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流转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是推动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当前土地仍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民生老病死的保障.在国家大力推动土地流转的形势下,必然有一大部分农民失去土地,而这部分农民何去何从是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研究土地流转的意愿对更好地顺利完成流转工作、促进城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土地流转形式、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土地收益状况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后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众多专家学者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重点强调了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但新型城镇化如何做到以人为核心仍然有待商榷。根据中国现行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重点分析制约中国城镇化人口转移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开发经营政策四个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现实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项配套的法律制度来支撑和保障,归根到底就是要充分发挥法治在城镇化中的作用与功能.衡水作为华北平原的一个农业大市,面临新型城镇化的艰巨任务.多年来,衡水市城镇化率一直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完善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与功能、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助推农民市民化进程,对于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将会产生积极、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中农民失地的必然性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农民失地问题越来越突出。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失地的必然性,估计全国农民每年会因城镇化而失去400万亩土地。农民失地问题的产生来自土地向外部转移过程中对农民利益的侵害,主要表现为粮食安全和“三无农民”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民失地问题应该遵循的原则,如粮食安全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和法治公开原则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短板。民营企业在参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自身能力不足、参与平台与鼓励政策不完善、经营和交易环境欠优等问题。解放思想,尽快构建起一个系统的促进民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体系,是下一阶段河北省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与过去粗放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不同,更加注重统筹城乡综合资源,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所以,能否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未来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便成为关键因素。分析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郑州市新型城镇化问题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郑州市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成为了政府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其核心城市区域,郑州市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也加速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尽管如此,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矛盾,尤其体现在耕地变动与农民权益的保障方面,制约着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并结合日本城镇化的先进经验与教训,分析了郑州市某行政村新型城镇化在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而提出适时的政策建议,对于加速社会转型,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中原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和特点出发,着力剖析了新型城镇化中将面临的土地、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就业和市场消费等诸多问题,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重点在于将农民的生存资本转化成为发展资本,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增收: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农地制度、户籍制度和支农政策的调整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机遇。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制度调整的"增收效应"表现在:第一,由农地使用权期限的延长所带来的"收益保障效应"和"成本分摊效应"促进了农民增收,但该效应的发挥应以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为前提;第二,城乡分割的长期存在使得户籍放松政策难以发挥"增收效应",后续政策应进一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第三,财政金融支农政策通过对经营环境改善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第四,相较于"东中西部地区差异"而言,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南北地区差异"更为明显,且南方农村具有较强的"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城镇化以来,大量农村人口走出了农村,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及其配套政策的残缺,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流动"成为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瓶颈和关键。通过分析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另辟蹊径地提出发展县域经济,以小城镇为过渡的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提出要走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传统城镇化土地征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弊端日益显现的今天,如何在土地制度改革上破题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为土地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结合我国土地制度变迁历程与各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未来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在于: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调整产权结构;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健全土地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5,(11)
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农民现代化进程关系着城镇化进程的质量。文章从农村基层民主中窥视当下农民政治心理类型,分析农民由传统心理向现代心理过渡的现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4.
刘燕  杨庆媛 《经济地理》2019,39(1):164-171
寻求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途径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总结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研究成果,探讨未来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研究的重点方向。现有研究对传统城镇化过程中的失衡问题、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解读,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作用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实现渠道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总体而言,现有研究多从人或者物单要素的视角,侧重于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等某一来源渠道,而将人地双要素城镇化作为相互支撑的整体的研究较少,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实现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对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渠道模式总结与城镇化发展的阶段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未来研究需加强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增值的机理探讨、模式概括与途径探索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制度改革因涉及的层多面广,历史上积累下来的矛盾纠结缠绕,利益平衡的难度很大,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农民权益保障等诸多问题的焦点和难题。本文从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矛盾破解入手,结合深圳市调研中发现的实践突破,提出未来在现有土地法律框架下,可采用渐进式改革路径,分步实施土地制度改革。在深圳市创新初步经验基础上,可在单一国有平台上,通盘规划土地开发利用,分类分步兑现谈判形成的一次性方案中的各方利益,使市场充分起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职能,动态优化,因地制宜,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我国土地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宋刚  赵述 《经济师》2014,(3):174-175
建立高效、可持续的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融资体系,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是辽宁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辽宁省城镇化存在融资主体单一、财权事权不匹配、土地财政难以维系、投融资平台风险大,融资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使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巨额的资金缺口,为此需要推进税收体制改革、丰富建设资金来源、规范投融资公司管理,不断完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既缺乏包容,也难以持续。当前,我国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突破传统粗放型城镇化模式束缚,处理好"城"与"乡"、"快"与"慢"、"人"与"钱"、"人"与"地"的关系,切实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城镇化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实现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相比仍显缓慢,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有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不足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新型城镇化可有效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受教育水平、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因此,发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提高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力度,提升农村教育水平;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民就地市民化。  相似文献   

19.
周春  魏胜学 《经济师》2012,(6):62-64
农民迁移问题总是伴随于城镇化左右,对城镇化进程有着深远影响。影响农民迁移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因素既有农民自身内在的价值因素,也有外部社会制度因素。文章对农民迁移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和农民迁移者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农民迁移意愿的城镇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土地流转作为新型城镇化所必需面临的问题,需要我们密切关注,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处理由于土地流转带来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十分关心的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项目.本文主要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后的‘三农’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