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并且基于此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边界.我们的分析表明,集权会损害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分权会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央政府究竟是采用集权还是采用分权,除了要考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之间的外部性外,还要考虑基准到底是中央政府的效用函数还是社会总效用函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边界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迁,这个变迁过程是一个效率改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一、各级政府需要转变发展观念。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每增长2个百分点,就业率则增长1个百分点。在这样的理论影响下,中央政府为了促进就业以保持社会稳定而追求经济增长率的硬性指标。但是如果短期的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效率及社会公平等为代价,仍然停留在依靠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层面上,则短期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后果,不仅会透支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还在长期影响了就业和稳定。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央政府在"十二五"发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6)
北京市作为首都,既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又是北京市政府的所在地。这种特殊的地位使得两级政府在对北京市土地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存在着相较其他地区更为复杂的关系。文章采用制度变迁理论和博弈论的研究方法,从建国以来北京市土地利用政策的演变及现状的角度,对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的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作为具有"经济人"思维的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在对待土地资源配置问题上,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当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同时追求保证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利益等效用最大化时,二者将会合作,共同推动土地利用政策体系向更注重耕地保护的方向进行制度变迁;第二种情况为,当两级政府同时追求经济增长、政绩提升等效用最大化时,二者也将合作,共同阻碍土地利用政策体系向更注重耕地保护的方向进行制度变迁,例如,制定具有可钻漏洞的土地利用政策等;第三种情况为,当中央政府追求保护耕地等综合效用最大化,而北京市政府追求实现经济增长等效用最大化时,二者将会进行"监察博弈",中央政府惩罚的力度决定了北京市政府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国外汇储备理论误区包括三个主要方面:误区之一:外汇储备等于经济实力。1·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度”的要求,外汇储备规模也是如此,如果外汇储备超出合理或适度区间,不可避免地会降低资源使用效率、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给宏观经济带来众多的负面影响。2·外汇储备规模并不一定完全代表国家的经济实力。我国外汇储备的来源由债权性储备与债务性储备所构成。属于债权性的外汇储备其来源于经常项目收支的盈余部分,这部分外汇储备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的经济实力。至于来源于资本项目收支盈余的这部分外汇储备,其本身就属于债务性,就更不…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层政府的角色有两个:一是作为中央政府在农村的代理人,为中央政府的效用最大化服务;二是作为理性的个体,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从理论上讲,为求得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购并过程中的若干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梁 《经济纵横》2000,(5):33-36
国有企业购并的规模经济动机与效果不尽一致 ,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购并过程中存在的若干认识与行动误区有关。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 :把经济规模等同于规模经济 ;把经济范围等同于范围经济 ;购并后的企业组织陷入“或者市场化、或者一体化”两个极端 ,以资本运营替代生产经营 ;企业购并 ,追求规模经济的滥用 ,热衷于构建“航空母舰”而忽视组成企业团队的意义 ;政府与企业在购并中的角色及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规模经济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剖析了几个容易误解和混淆的理论问题;指明规模经济的误区以及实现规模经济的理性抉择;阐明了在发展规模经济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于当前我国消费不足存在若干认识误区,主要表现为:认为消费不足只是消费问题,而不是生产、分配或交换问题;消费不足标志着居民的消费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消费不足是一种暂时的经济异常现象;对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消费不足只有消极意义;我国消费不足的治理可以套用西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治理消费不足的根本思路是让消费服从生产。只有辨明这些认识误区,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的消费不足问题,为解决消费不足问题提供良方。  相似文献   

9.
GDP消费率的不断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是汗牛充栋。文章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新的看法:当前我国国民收入按照生产法核算,抑制了各级地方政府增加居民消费的积极性,仅中央政府的一厢情愿,促消费的政策很难奏效;只有在国民收入核算改为支出法之后,地方政府才会在促进消费增长上积极、主动;这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政策才会形成合力,促消费的政策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总量转移支付的影响因素及其均等化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考察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总量转移支付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均等化方面的有效性。分析表明:对外开放水平、工业化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民族因素和预算外和非预算资金的规模都显著影响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总量转移支付的数量;从全国范围来看,总量转移支付并未起到促进地区经济收敛的作用;进一步地,总量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缺失的原因在于:那些拥有特定的关键资源,因而拥有更强谈判力的地方政府能向中央政府施压,谋取过多的总量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农地管理目标和行为模型的分析,指出了基于社会福利人角色的中央政府和基于经济理性人角色的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管理行为上存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适度的中央政府规模是我国进一步推进政府行政机构改革,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与经济增长、行政管理效率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文章从适度政府规模的判断标准入手,选择了中央政府职能和机构、中央财政支出两个角度对我国目前中央政府规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判断当前中央政府规模是否适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当增加中央政府规模,强化中央预算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协调中央和地方财权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央政府的激励机制与地方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央政府推行激励机制为背景,构造了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进行博弈,最终决定各地区经济增长率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将地方官员面临的行政和财政激励同政治晋升激励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下,揭示出激励机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通过该模型可以看出,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在中央政府实行激励机制的推动下得以实现的;中央政府在设计这套激励机制时,特别需要把握好激励强度的大小,只有安排好合理的激励强度,才可能实现合意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在我国经济改革的过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存在着一些理论误区。文章首先论述了新制度主义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的基本特征。接着在分析了所有权理论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列举了若干所有权理论的误区;在概括了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理论和科斯、威廉姆森等人的制度分析理论的要点的基础上,列举了若干产业组织理论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着土地流转行为,将农户的经济决策放置在农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三重博弈框架中展开论述。我们构建一个包含农户、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三重博弈的农户经济决策一般模型;研究发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的决策行为趋于理性。现实中,农户的决策行为决定于其家庭自身的经济禀赋以及外部政策环境。在一定经济禀赋条件下,农户群体面对各种政策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认识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导向以及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当地方政府的政策比中央政府的政策更有利于农户时,农户容易与地方政府达成默契,形成利益同盟,并努力促使中央政府修正政策。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相互配合,而中央政府的政策相对地方政府更有利于农户时,农户则可以利用中央政府政策对地方政府形成压力,迫使地方政府修正政策或者自己提前采取"行动",充分获取利益。  相似文献   

16.
<正> 沿海与内地的关系问题,在我国的经济研究中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在学术界占主流地位的观点是:改革以来中国地区差距增大过快,从而有可能影响社会的安定。甚至导致国家分裂等严重后果;这种差距主要是改革以来的中央政府政策造成的;因此,主要应当通过中央政府的投资倾斜、转移支付等方式来缩小地区差距。针对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正像经济改革过程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各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人们在经济预测有效性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预测的健康发展。本文对经济预测有效性的认识误区进行辨析,并探索提高经济预测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解安 《经济师》2002,(1):8-9
文章从历史考察入手 ,得出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本来就并行不悖”的结论 ,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思想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根据 ;最后 ,明确指出 :私有化不适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9.
政府行为、系统性风险与金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企业、银行、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四方目标函数的分析和构建博弈模型的论证,得到的结论是:以GDP等数量指标为导向的政绩考核制度和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近年来中央政府时常陷入“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两难”窘境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尽快改革政绩考核制度,创建银行信贷监测系统,提高中央对地方经济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有效地导向地方政府行为,在制度上提高金融稳定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政府换届、经济政策与政治经济周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梳理政治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比较中西方国家该理论前提、内在逻辑的差异,并从实际出发提出相关命题,建立计量模型,运用中国1953年~2008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会"召开周期 (中央政府换届)与经济波动周期之间存在较显著的相关性;中央政府换届导致地方政府交流周期,政绩考核晋升机制使地方政府产生纵向、横向上的竞争,并形成周期性的经济发展举措,进而加大了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央政府政治周期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顺周期特征,地方政府通过财政项目竞争、软预算约束以及货币信贷倒逼机制,扩大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顺周期性;在受到国际经济危机异常冲击时,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表现出平稳经济波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