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图书简介本书的编写出版得到国台办支持,由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组织编写。全书分上下两册,共计60余万字,全彩印刷,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大陆与台湾科技界打破隔绝僵局,由试探性接触到实质性交流,彼此逐步增加互信、建立共识,通过科技产业转移加深两岸间经济合作的过程。目录第一章:两岸科技发展历程回顾第二章:打破僵局第三章:大门渐开第四章:深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正>本书得到国台办支持,由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组织编写。全书分上下册,共计60余万字,全彩印刷,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大陆与台湾科技界打破隔绝僵局,由试探性接触到实质性交流,彼此逐步增加互信、建立共识,通过科技产业转移加深两岸间经济合作的过程。台湾新一届领导人上台后,两岸进入和平发展时代,双方科技界高层实现互访,  相似文献   

3.
<正>本书得到国台办支持,由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组织编写。全书分上下册,共计60余万字,全彩印刷,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大陆与台湾科技界打破隔绝僵局,由试探性接触到实质性交流,彼此逐步增加互信、建立共识,通过科技产业转移加深两岸间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国内尚无此类图书,本书的出版填补了一项空白。即日起订购可享七折优惠,订购5套以上(含5套)享五折优惠!图书简介本书的编写出版得到国台办支持,由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组织编写。全书分上下两册,共计60余万字,全彩印刷,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大陆与台湾科技界打破隔绝僵局,由试探性接触到实质性交流,彼此逐步增加互信、建立共识,通过科技产业转移加深两岸间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5.
<正>图书简介本书的编写出版26海峡科技与产业26海峡科技与产业流中心组织编写。全书分上下两册,共计60余万字,全彩印刷,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大陆与台湾科技界打破隔绝僵局,由试探性接触到实质性交流,彼此逐步增加互信、建立共识,通过科技产业转移加深两岸间经济合作的过程。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23-6996-5精装本(上下两册)定价:296元(人民币)平装本(上下两册)定价:196元(人民币)开本:16开  相似文献   

6.
<正>图书简介本书由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组织编写,得到国台办的支持,全书分上下两册,共计60余万字,全彩印刷,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大陆与台湾科技界打破隔绝僵局,由试探性接触到实质性交流,彼此逐步增加互信、建立共识,通过科技产业转移加深两岸间经济合作的过程。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23-6996-5精装本(上下两册)定价:296元(人民币)平装本(上下两册)定价:196元(人民币)开本:16开  相似文献   

7.
<正>图书简介本书的编写出版得到国台办支持,由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组织编写。全书分上下两册,共计60余万字,全彩印刷,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大陆与台湾科技界打破隔绝僵局,由试探性接触到实质性交流,彼此逐步增加互信、建立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两岸经贸关系恢复以来,两岸科技的交流与合作,经历了由相互了解向实质合作发展、由低层次合作逐步向中高层合作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末,两岸科技合作在三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在学术交流方面,科技人员交往日益频繁,专业性交流逐步扩大;在研究开发合作方面,科技合作项目日益增多,不仅有成果转化项目,也有前瞻性的技术项目;在科技产业合作方面出现三大趋势:一是投资领域由劳动密集产业向资本、技术产业演进趋势;二是产品的技术含量逐渐提高趋势;三是科技产业的合作方式由 "一般合作"转向"创新合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科技产业合作成为两岸合作的主旋律。两岸科技产业的优势互补、互利是合作的基础;两岸先后加入WTO为彼此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两岸通过合理配置两岸科技资源,在大陆建立生产基地形成垂直与水平相结合的分工模式,鼓励台湾企业界积极与大陆学术机构合作,将高科技作为未来合作的重点与方向等路径来推动两岸科技产业的全面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要发挥福建"五缘"优势,积极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扶持政策,加强与台湾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的高位对接;建设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平台,完善海峡西岸科技服务平台,形成两岸科技人才集聚平台。  相似文献   

11.
<正>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为指导单位,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和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两岸工作小组共同主办、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台湾科技产业联盟共同承办的"2013年第四届两岸产业技术论坛"于6月20日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是伴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开展而发展的。多年来,两岸科技领域经历了尝试接触、相互了解、专业交流的过程,走出了相互确认对方价值的第一步。随着台湾企业家在祖国大陆的投资,台资企业已经从传统产业跨入高科技产业,两岸的优势逐步走上了相互补充、逐渐汇聚的道路,更大规模的高科技交流和全面合作已经展开,展示了两岸科技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及电子信息产品推陈出新等因素带动下,两岸科技产业贸易和投资关系也逐渐回稳。两岸科技产业呈现产业链、市场进一步融合,企业间合作趋于紧密的新特征。展望2015年,两岸推进科技产业合作面临两岸经济合作走入"深水区"、缺乏互信及平台不足导致的技术流动困难等问题。一、2014年基本情况(一)两岸科技产品贸易稳步增长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台湾产业转型为以电子资讯业为主,以及受台商大规模"西进"并将代工生产线转移至大陆等因素影响,科技商品逐渐成为两岸贸易的主体,主要包括电机设备及零件、精密  相似文献   

14.
由江苏省台办、东南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经济与科技产业比较研讨会”于5月30日在南京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经济、科技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部分著名企业的负责人共90余人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围绕苏台两地经贸、科技合作,两岸科技产业的合作与发展、两岸高科技工业园区的比较及互动发展等主题,就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背景下两岸IT产业发展、两岸IC产业的发展,两岸光电产业的发展、两岸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两岸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的两岸专家、学者及企业家…  相似文献   

15.
<正>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行之有年,以产业投资、商品贸易、知识产权、企业经营等为主要指标可大致判断其运行情况。2016年,两岸科技产业合作虽总体稳定,但受两岸关系、政策因素的干扰明显增强。同时,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调整等,使两岸科技产业合作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一、2016年大陆地区科技产业发展状况为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大陆地区加快推动科技创新,2016年科技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为指导单位,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和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两岸工作小组共同主办、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台湾科技产业联盟共同承办的"2013年第四届两岸产业技术论坛"于6月20日在厦门成功召开,本次论坛聚焦新材料技术、北斗应用产业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的业内龙头企业的企业家、学术界知名专家共378人(其中台湾代表52人)与会,就共同关注的产业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成果、两岸技术前沿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一系列专业而务实的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正>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与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等两岸有关机构主办的"寰宇生产力产业经管交流论坛",聚集了两岸学术界和产业界人士共商合作创新之计,推动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论坛主要致力于两岸的经济发展与合作,特别是在企业发展、产业技术发展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动态     
<正>国台办:欢迎台湾基层民众参加第五届海峡论坛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杨毅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第五届海峡论坛将于6月15日至21日在福建举办,目前论坛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本届论坛由两岸70多家单位共同主办,将围绕"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论坛主题和"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台湾掀起了对祖国大陆科技产业投资的热潮,两岸在产业领域的科技合作成了主旋律。科技产业依存度不断加深,产业间利益相关、相互支撑。随着两岸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产业互动作用日益显著。1.优势互补,合理配置两岸科技资源两岸在加入WTO后,为提高两岸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必须充分发挥两岸在科技产业各个环节上的优势,进行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利用科研成果,加快科技产业化发展。两岸在科学技术和基础研究上各自形成独特优势。结合祖国大陆在部分高技术和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与台湾应用科技与产业以及拓展国际市场等能…  相似文献   

20.
两岸月览     
<正>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圆满落幕并发表"共同建议" 7月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闭幕。两岸各界代表经过两天密集的深入研讨,达成了丰硕成果——"共同建议",提供给两岸有关部门的决策者参考。本届论坛由中共中央台办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主题为"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国共两党有关方面负责人、台湾其他党派、两岸文化界、教育界、经贸界等各界人士、专家学者530余人出席。两岸文化和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