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上海专员办根据财政部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检查发现问题金额99.7亿元,追缴财政资金1768万元,为整顿和维护财经秩序发挥了重大作用。在调查中发现,某上市公司通过虚构各种交易业务,以各种手段虚增收入和虚减成本。从而达到虚增利润、掩盖亏损的目的,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严重失真。2001——2004年期间,该公司通过会计造假,虚增收入2.57亿元,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终极产品.目前已日益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做到真实与公允。但据我国财政部2000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抽样统计,在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方不实的有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的有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由此可见会计造假愈烈,会计诚信基础已经动摇。  相似文献   

3.
美国公司惊曝会计造假空前巨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通信公司造假收入38亿美元 6月25日,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公司(World Com)发表声明,承认自2001年初到2002年第一季度,通过将大量的费用支出计入资本项目的手法,共虚增收入38亿美元,虚增利润16亿多美元.  相似文献   

4.
王文  卞海花  蔡广梅  晔生 《税收征纳》2006,(5):18-18,33
目前.企业会计报表造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虚增资产.虚增利润;二是虚增负债.隐瞒利润。前者大多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因为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升迁和奖金、股息、红利等既得利益的分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低。后者主要是私营企业和个人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因为这类企业更关心的是如何逃避国家的税收.少接收政府有关部门的摊派。  相似文献   

5.
付艳 《投资与合作》2014,(1):176-176
一、绪论(一)万福生科事件在万福生科发布2011年年度和2012年半年度的公告中,虚增销售收入28000万元和165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6635万元和3435万元。万福生科公司主要利用虚拟应收账款方式虚增收入,造成大量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出现了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等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20l2年11月22日,万福生科因为本次公告造假情况而被公开谴责。  相似文献   

6.
根据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要求,辽宁专员办对沈阳某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发现该公司为了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人为编造假账,虚增资产8996万元、负债1956万元、所有者权益7413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利润8679万元,其中虚增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两项分别占该公司对外披露数字的37%和166%。公司利润总额由检查前的5231万,实为-3448万元。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在非财务部门的工作资料中寻求突破。在对营销中心的检查中,检查人员发现该中心6月份和12月份产品销量异常,达到了3.4万件,而上市公司在这期间正面临着中期报告和年报。顺着这个疑点在劳资部门,检查组发现实际发生的计件工资与生产量不匹配,通过计算计件工资,该厂当月生产量仅为2000件。终于查出了该中心虚增收入2269万元,虚增利润1039万元  相似文献   

7.
3月,又一家欺诈上市的公司浮出水面.根据万福生科3月1日公布的自查结果,该公司2008年至2011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在这四年里,该公司净利润总数为1.81亿元.这就意味着该公司利润中近九成为"造假"所得.那么,应该如何惩罚万福生科这种欺诈上市的行为呢?让其直接退市是人心所向.  相似文献   

8.
公司财务造假一般是为保融资资格(包括IPO和再融资),或者避免亏损,甚至ST、PT,以致退市。从理论上说,其造假手法并不很多,无非是虚增收入、虚减成本费用、虚增资产等。一般可从其财务数据发现疑点。常见的线索有以下一些:  相似文献   

9.
张伟 《理财》2006,(6):63-64
今年3月5日,财政部驻上海专员一篇文章,上市公司华源制药4年巨额造假的丑闻引爆,其通过空壳公司设立账外账、虚构往来账户转移虚增利润与虚缴土地出让金、虚增无形资产等10种会计造假手法,亦成为市场大众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2015,(18)
会计利润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如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也十分关键。文章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上市公司虚增利润时常用的一些手段,在此基础上结合财务分析方法给出了虚增利润的审计识别方法,并从上市公司自身、外部监督以及政府等角度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从而为识别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的手段,降低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被误导的风险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财政部于1999年上半年对110户酿酒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情况进行了抽查,发现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损益核算普遍不实。在被抽查的110户企业中,收入、费用、利润核算不同程度存在失真问题的有102户,占抽查总户数的92.7%,收入、费用不实金额24.3亿元,导致利润虚假金额13.9亿元。 2.会计基础比较薄弱。一是原始凭证不真实、不规范;二是账账、账表、账证、账实不符;三是不按规定设置、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四是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五是会计人员无证上岗。 3.…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原始凭证失真,凭证要素填写不全,帐务管理混乱,会计报表虚假,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虚增利润、掩盖亏损,设隐瞒利润、逃避企业所得税,置帐外帐,“小金库”侵占流转税款,隐瞒利润、逃避企业所,基础管理薄弱、财务理混乱。  相似文献   

13.
皮海洲 《金融博览》2014,(12):86-86
最近,“南纺股份造假案”在市场上掀起了巨大波澜。根据证监会的认定,南纺股份在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间虚增利润总额超过3.44亿元,这一造假金额甚至超过了之前受到查处的欺诈上市的绿大地与万福生科。也正因如此,南纺股份彼市场称为是“近十年国企造假第一股”。  相似文献   

14.
医药行业是2001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社会上对药品“回扣”成风、药价居高不下等现象反响强烈.该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状况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01年财政部专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对82户医药、医疗等企事业单位2000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82户单位资产不实137474万元(其中虚增49288万元,虚减88186万元),失真度2.96%;利润不实41605万元(其中虚增22008万元.虚减19597万元),失真度18.22%。检查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原因分析(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危害1.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人以权谋私的保护伞。通过做假账,使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得以蒙混过关。如人为调节收入,造成收入失真;虚列成本,造成成本失实;虚增、虚减利润,虚列投资收益,虚假负债等调节利润指标。由此助长了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的发生,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2.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目前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缴纳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很多企业账面盈亏不实,通过造假账、虚增支出、隐瞒利润等手段使账面亏损,逃避…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粉饰经营业绩的作假手法一般包括虚增资产和收入、虚减负债和费用.其中虚增销售收入是公司业绩作假的主要手段之一。查清上市公司虚增收入是税务稽查关注和贯彻“既不少收也不多收”的税收政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蔡伟  严萍萍 《会计师》2023,(4):26-28
我国正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证券违法活动。A公司因财务造假虚增营收512.25亿元,成为2023年退市第一股。结合舞弊风险因子理论解析A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和动因,阐述企业财务造假的危害和内外部监管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于财务造假防范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货币市场》2006,(2):70-70
12月共成交黄金90430.7公斤,成交金额119.56亿元。1—12月份累计成交黄金906.42吨,同比增长36.24%;累计成交金额1069.76亿元,同比增长46.35%。12月共成交铂金4370公斤,成交金额11.32亿元。1—12月份累计成交铂金40.81吨,同比增长46.89%;累计成交金额98.67亿元,同比增长53.57%。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期参加了对某食品生产公司的专项审计工作,发现该公司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造假行为。本文在揭示该公司采用的会计造假方法基础上提出审计时应采取的对策,以期能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一、采用的几种会计造假方法(一)虚增利润的操作方法1.该公司属于竞争激烈的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市场上类似产品供大于求。因食品有一定的保质期,超过或即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申请报废,但是公司为隐瞒不良存货损失,仍按正常销售价格开具发票将上述食品虚假销售给正常客户,以虚增利润同时形成虚假债权。2.按公司营销政策,对于达到规定销…  相似文献   

20.
《新理财》2010,(Z1)
虎年伊始,老牌家电企业四川长虹(600839)突陷财务丑闻。2月25日,有报道称四川长虹被指,10年来虚增销售收入50亿,引来投资者广泛关注。对此,长虹公司新闻发言人刘海中回应称,这则长虹虚增50亿销售收入的报道属于虚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