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语言顺应论对中国学生英语语音偏误问题进行探析发现,中国学生英语语音偏误主要存在发音部位错乱、重音指派错位和语调平淡、缺少核心调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学生在言语交际中忽视了顺应语用意义的传递、言语交际者的心理世界和话语构建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相似文献   

2.
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从宏观、微观层面诠释了意象扭曲的原因,在宏观上意象扭曲顺应了文化语境,在主观上意象扭曲顺应了译者的创作需求,在微观上意象扭曲顺应了语言语境。  相似文献   

3.
商标翻译是指对商标文字部分的翻译。商标翻译要顺应产品的特性、目的语消费者的语言、文化及他们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4.
国际商务活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愈发增多,商务英语口译也日显重要。顺应论以语言的变异、协商、顺应为线索,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律和方法。口译员应顺应和依据语境和环境,进行语言选择,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快乐大本营是湖南卫视一直保留的品牌节目,它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综艺娱乐节目之一.它以主持群——“快乐家族”的方式,激荡出更具效果的娱乐空间,形成了多元丰富的主持氛围.从耶夫维索尔伦语言顺应论语境顺应的角度分析快乐大本营主持群“快乐家族”的语言,“快乐家族”语言幽默的制造过程其实是“快乐家族”在主持过程中不同的意识程度下对语言结构与语境相关成分之间相互顺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是存在于广告语篇中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在广告语篇中的混合与交融。同一切言语交际活动一样,广告互文性的生成也是一个连续选择的过程。成功的广告在选择过程中要顺应具体的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是体裁互文性和文化互文性的艺术融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英语的存在与否一直是研究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笔者认为这种争论毫无必要,因为中国英语是语言顺应的产物,其产生是客观必然的。本文试图通过顺应理论,从语音、词汇、句子、语篇层面诠释中国英语产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中的幽默言语深受网民喜爱,本文尝试着从顺应的角度探讨了网络流行语中言语幽默的生成和理解机制。有如下发现:幽默的产生一部分归因于幽默发出者(网民)顺应了其他网民话语的语言结构:一部分是由于幽默发出者(网民)错误或过分地顺应了发话者(网民)创造出来的交际语境。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家大量的研究了隐喻,而转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转喻。笔者以索绪尔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转喻在英语新闻中是如何顺应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质世界的。  相似文献   

10.
从顺应论角度分析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话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做的语言选择没有与交际语境(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顺应是造成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在言语交际中应该重视交际语境中的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使我们的语言选择与之相顺应,从而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1.
广告语言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广告语言翻译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述是实现广告终极目标的保证。语用顺应论为广告语言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两个方面的顺应来探讨广告语言翻译的策略选择和运用,为广告语言的理解和创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以顺应论为基础,探索其中的结构客体顺应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翻译练习为分析基础,归纳常见错误,运用顺应论的原理剖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并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外贸口语谈判中,模糊限制语被当做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和策略广泛运用。本文旨在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探究谈判者在进行谈判时为什么要使用模糊限制语,并进一步论证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谈判双方为了顺应谈判语境中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这对外贸谈判中准确使用模糊语言策略和促进外贸口语谈判教学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助于顺应论的理论框架,从"编成式"短信的非语言语境着手,分析了"短信写手们"在短信创作过程中如何顺应交际语境中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等因素,使自己编写的短信受到人们的认可、青睐,并在拇指间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15.
交际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出于对自己或者对方面子的考虑,都要对语言做出一定的选择,以顺应当时的时空、社交环境及心理感受等。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所涉及的面子就具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因此,交际双方都要加深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理解,以实现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他的著作《语用学新解》(1999)中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加以阐述。语用综观说把语用学看作是语言功能的综观,比传统的把语用学看作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来研究更加科学。顺应论是语用综观说的核心内容: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的过程。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功能的视角对语言使用进行描述和解释。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使用者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种种选择。根据语用综观说和顺应论,要从四个方面描述和解释语言的使用,即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的意识程度。用语言表达意义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顺应的意识程度不同,语境和语言结构产生了变化。本文旨在阐述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如何运用这一全新的角度分析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时间、语境和语言结构等要素决定着翻译过程的动态语言选择。李霁野、祝庆英在其《简爱》译本中的名词、词句以及整个语篇衔接等选择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语言模因是一种语用策略。在日常交往中,为了满足特定的交际需要,说话人可借助模因这一语言载体来顺应交际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从而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冗余否定相于对非冗余否定形式来讲是一种有标记的语言表达式,和非冗余否定相比冗余否定有着自己的存在优势。本文借用顺应论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汉语中冗余否定句式的类型和结构分析,揭示了冗余否定句式的产生机制,即是人们为了对本身所处的各种主客观语境因素进行顺应。  相似文献   

20.
语言适应论的适应观是对传统语用学思维范式的超越,已经成为反思语用本质的新的思考原点。它促使有效性要求转向有限性思想、语境的动态性转向语境的涌现性、适应性造就了语言使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