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星 《财会学习》2016,(15):133-133
两千五百前,孔子提出“会计当而已矣”,被后人认为是孔子的早期会计思想,本文主要阐释这一思想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及当代社会赋予其的新的内涵,并就如何使会计“当”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来有礼义之邦的美称,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祟尚“诚信”的文明古国,从来就把诚信作为立国之本和做人的启蒙教育。孔子说过:“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就是要讲真话,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古时就有理财观 话说孔子东游,路遇一落魄富家子弟。富家子弟说:“我以前家财万贯,可三年下来己身无分文。”孔子问:“你一定是挥霍了?”富家子弟说:“没有,我平时非常节俭!”  相似文献   

4.
“一事不再罚”亦称“一事不二罚”,它源于行政处罚中的“过罚相当”原则,具体指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予多次处罚。行政处罚以惩戒为目的,这一个违法行为实施了处罚,就已达到了片戒目的,如果再对其处罚,有失公允。税务行政处罚作为行政处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样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在税务行政处罚中正确把握“一事不再罚”原则,对于充分保护纳税人的权益,体现税收的“公平、公正”,具有重要意义。新《税收征管法》的实施加强了对纳税人权益的保护,“一事不再罚”原则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现结合新《税收征管法》将“一事不再罚”原则在税务行政处罚中的运用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夏红莲 《中国外资》2009,(10):192-192
孔子对中华民族影响至深至远,从两千多年前到今天,孔子的思想经久不衰,一直指导人们前行。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孔子思想从哪些方面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一是推己及人的“仁”的观念,而是温文尔雅的君子风范,三是中正和平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6.
汪丽超 《金卡工程》2010,14(2):305-305
孔子言语中的“孝”包含的惠义众多,仔细研究,涉及其对封建礼仪的态度和观点。虽其中不免有维护封建礼教之嫌,但孔子的“孝”所包括的爱老、敬老、适时劝谏等思想,一直影响着二千多年来的中国家庭,并对当代的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有着积极地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海雅 《中国外资》2010,(8):148-149
由于传统保险违反伊斯兰教法沙里亚,“塔卡福尔”——基于互助和捐赠原则建立的伊斯兰保险作为替代品应运而生。近年来“塔卡福尔”快速发展,瑞士再预测其将成新兴市场保险业的增长点,因此,对其的了解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塔卡福尔”的市场前景开始,结合伊斯兰经济思想介绍评述其发展现状,并比较分析其主要运行模式和险种特点,最后提出一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静 《中国信用卡》2009,(22):73-75
岁序更移,己丑代戌子。在生肖排名中,牛位列第二,可见其地位的重要。孔子说:“牛羊之字,以形举也。”“牛”和“羊”一样,都是象形字,依动物的外形画成。《说文解字》中对“牛”字的解释是:“牛,大牲也”。牛在十二生肖中,是体积最大的,与老鼠迥然成对比,所以人们在生活中以“鼠”喻小或少,以“牛”寓大或多。  相似文献   

9.
赵刚 《上海会计》2003,(3):56-57
一、正确理解“实质重于形式”原则1993年国家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十二条会计的一般原则,它是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和“明晰性”等六项原则;会计政策中关于确认和计量的“权责发生制”、“配比”、“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四项原则;具有修正和补充性质的“谨慎”、“充分披露和重要性”两项原则。这次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除了体现以上会计的一般原则之外,在第十一条第二款会计核算基本…  相似文献   

10.
诚的内涵为诚实、真诚、忠实、真实、真情和实情;信则为诚实无欺并实施诺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与道德往往相提并论,“忠义礼智信”就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诚信”在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都显示出了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
孔子对谜     
孔子和众弟子乘坐马车到一个地方讲学 ,见前面有两个顽童在路中顽耍。孔子的徒弟赶紧停住车 ,大声嚷道 :“你这两个顽童快让开 ,这是孔夫子的车!”孔子连忙喝住徒弟 ,下车对顽童客客气气地说 :“我们有要事在身 ,借个路让过去吧!”顽童甲问 :“你们有什么要事呀?”孔子答道 :“周游列国 ,讲学传道。”顽童乙接口说 :“那你这位老先生一定有套本事和才学?”“岂敢 ,岂敢。”孔子连声谦道。顽童甲 :“我问你四个字!”说罢唱道 :“一点一点分一点 ,一点一点合一点 ,一点一点留一点 ,一点一点少一点。”孔子说 :“这是汾、洽、溜、沙”四个…  相似文献   

12.
凌宇 《重庆税务》2001,(8):22-23
新的税收征管法第一镒在税收法律上确定了税款优先的地位,确定了税款征收在纳税人支付各种款项和偿还债务时的顺序,无疑对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笔认为,新征法管地在“税款优先原则”上立法精神不够清楚,思想不够明晰,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其所谓的“税款优先原则”在相关法律条款的制约上大打折扣,且极易造成执法上的偏差。现笔结全实际案例,谈变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孔子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被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孔子提出因材施教,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杰出能力值得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当代教师应培养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及“身教”能力。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才能持续完善教书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4.
和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境界和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追求。孔子在《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意思是说,礼的功用主要是调和。先王之道是以和谐为美。从孔子那个时代起,中华民族就把“和”作为最宝贵的东西,并给予了极其深刻和美好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一、“国民待遇”是一项重要原则 “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将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前10年,对外商投资者实行“国民待遇”,在投资、生产、经营各环节给予和国人投资相同的待遇。“国民待遇”作为开放条件下国际投资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原则,主要是通过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来体现的,它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权威性。目前,规定“国民待遇”原则的多边协定主要有三个: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 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对“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也采取不同…  相似文献   

16.
政府收入分配原则及其政策体系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颖 《中国金融》2006,(14):35-36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一新提法以来,理论界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否还可以继续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原则展开了激烈争论,产生的分歧较大。笔者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仅过去是,而且将来很长时期都将是我国政府履行其经济职能的基本原则,但笔者认为,它不应该成为政府履行其收入分配职能的原则。在收入分配领域,政府遵循的原则应该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相似文献   

17.
我国所有制形式的改革目标选择原则,一是确保其社会主义性质,二是市场化取向。混合所有制经济符合这一要求。自中央提出“混合所有”是“新的财产所有结构”的表述,直到确认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下“公有制主要的实现形式”的政策演变,其过程之快、力度之大有其客观原因就在于这个复合性所有制形式它具有“公”和“私”两种所有制和“资本”和“知本”多种生产要素混合为一个市场主体内的“杂交优势”,从而在制度安排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既可以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又更便于现代产权制度建设的要求。所以它的发展对于推动国企改革的深化;有利于改变社会资产占比从而收入分配构成不合理的状况;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和生态和谐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道德领域的“信用”,就意味着“诚信”。孔子就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连信用都没有,还能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仁"与"绝对命令分别是孔子和康德道德人生观中至关重要的道德原则。孔子依据"仁"而自觉的做圣贤功夫以发展完善其道德人格,践仁知天,达致与宇宙万物为一体的人生境界;康德依据"绝对命令"而告诫人们应禁绝种种感性欲望之诱惑,从而纯化道德之动机而彰显理智世界之人格。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有何异同?对其现代人有何启示?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职德建设 “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忠义礼智信”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守的行为准则。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町也。”又说:“信则人任焉”;老子也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把“本真”看作精诚之极至。这些圣贤哲人的论述,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日中的价值和地位。社会发展到今天诚信就不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了,而有了它更为广泛的内涵,如果传统文化的诚信强调“自省”、“自律”、“克己复礼”,那么现代诚信则强调“互利”和“双赢”,而且市场经济越发展,诚信的作用越重要。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市场竞争就是诚信的竞争”。诚信不仅是社会伦理学家的道德资源,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企业的经济资源和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无不把诚信作为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