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金融与金融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应该将环境、生态指标纳入金融可持续发展体系当中,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本文阐述了实行绿色金融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书洋  刘浩  王慧 《金融研究》2022,506(8):1-17
在可持续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减排技术内生化,建立带有环境约束并包含金融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解释了绿色金融通过支持绿色创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在机制。这一理论得到了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中介效应分析的支持。本文为绿色金融的经济学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推进了绿色金融的“功能”理论,论证了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绿色创新渠道”,这意味着绿色金融不限于对少数清洁行业的支持,针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内部环保技术升级的金融服务也至关重要,是未来绿色金融政策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绿色金融、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导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追求经济、环境、生态的平衡,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金融在资源配置上的强大功能使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因此,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方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绿色金融这一蓝海市场已逐渐浮出水面,互联网金融和绿色金融领域深度融合发展,绿色互联网金融无疑将会是发展创新动力源。目前我国现行的绿色互联网金融模式有:P2F2C2M模式、C2F2B模式、G2F2B模式、P2F2B模式和P2F2M模式,绿色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构建可以从这些模式的共有的要素中寻找创新点,只要保障措施到位,绿色互联网金融将成为我国金融发展史上的"新蓝海"。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绿色金融是引导资金向绿色产业集中进而优化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基于2004—2019年270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使用非参数方法测算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表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该政策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1)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看,该指标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97;(2)从政策效应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并不存在异质性;(3)从政策作用机制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提高等多个路径,促进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而提高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4)从企业微观行为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地区中的高污染企业会通过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履行污染治理责任等路径提升自身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升自身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论完善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的效果评价框架,为优化当前绿色金融...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经济高增长、出口高增长的不小部分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每年的环境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几乎和目前的经济增长率相当。全国近1/3的水体监察断面为劣质水质,重点流域40%以上断面的水质没有达到规划要求,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水源和空气污染正损害着中国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保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客观的历史潮流.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建立和谐金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生态环境”.“绿色金融”等生态学概念相继引入到金融领域。而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保险业,也应成为绿色金融的有机组成。然而.人们对金融生态环境或绿色金融内涵的认识,更多地把金融局限于狭义的金融。即银行业来理解.  相似文献   

8.
绿色金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我国环境污染严峻形势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绿色金融、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和构建绿色经济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提出了建议。构建绿色金融关键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指导思想上,必须要牢固树立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的理念,把环保责任因素纳入银行业务经营之中。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有一定促进作用,要构建绿色经济还要象美国那样,严格环保立法和执法。  相似文献   

9.
绿色金融代表当今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本文概述了绿色金融总体发展状况,并对当前主要绿色金融产品逐个展开分析。尽管我国绿色金融总体势头发展较快,但依旧存在政策制度不完善、缺乏信息共享平台、绿色金融人才稀缺等问题。为了实现绿色金融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加强各地区因地制宜制订长远绿色金融规划、强化绿色信息共享机制、培育绿色金融人才、不断加强产品创新,并有意识地提高企业的绿色自律。  相似文献   

10.
时下,在全社会倡行环保,大力节能减排之际,又一突破传统金融的全新理念被呼之而出——“绿色金融”。 传统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强调自身的盈利、资金的安全和流动,自身的经济利益高于一切,而后者则更加注重企业的声誉、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和自身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发布,绿色金融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在经济新常态下,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型,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而绿色金融发展则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如此,但在发展初期,仍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绿色金融进行了解释,并就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绿色信贷·绿色金融文化与环境内生型绿色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金融已经从理念、策略和产品创新等各个层面嵌入金融机构,成为现代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吉林省在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绿色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绿色金融支持经济转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缺乏省级层面绿色金融政策的长效激励,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且结构单一,缺乏相关配套设施和信息共享平台.因此,"十四五"期间开辟吉林经济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需要进一步完善具有吉林省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环保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无所顾忌的开发和对生态环境肆无忌惮的破坏已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取而代之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应运而生的绿色经济成为了时代的潮流,2l世纪的经济掀起了一股绿色浪潮。  相似文献   

15.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可有效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在改善环境、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提高“三农”领域的金融可得性.目前,中国在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上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绿色农业的标准尚未统一和规范,金融支持绿色农业的范围不够明确,缺乏针对绿色农业融资主体的信用体系,缺少绿色农业供给端的风险分担机制以及绿色农业消费端尚待进一...  相似文献   

16.
钱晓东 《河北金融》2020,(10):14-17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依靠大量的资金资源作为保障,因此金融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必须坚持以发展绿色金融为导向,注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平衡关系,升级产业结构,助推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让“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带动绿色金融发展,同时绿色金融也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可持续推进。有必要讨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绿色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结合陕西省自然禀赋与绿色金融发展实际,分析“一带一路”视角下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瓶颈以及“一带一路”视角下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安国俊  訾文硕 《财政研究》2020,(5):117-128,F0003
在当前世界经济政治大环境变幻莫测的背景下,我国自贸区已形成"1+3+7+1+6"的基本格局。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需稳定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和产业链布局,这为自贸区发展带来挑战与机遇。同时,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也得到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无疑可以为自贸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的自贸区与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同时从自贸区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出发,深入探讨绿色金融结合绿色财政助力自贸区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十四五"期间绿色开放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8.
19.
《福建金融》2014,(9):48-48
正20世纪末,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一场旨在摈弃传统的环境污染型经济发展模式,转而追求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模式,深刻改变政府、企业和个人行为逻辑的绿色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方向。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构建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三位一体的绿色金融体系,创新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对于引导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