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董事会》2006,(11)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我们已经见证了一批光速崛起,并光速占据行业龙头的新型公司。从雅虎到谷歌,从网易到盛大,速度的狂欢者们以一个又一个颠覆性的神话,将公司成长的传统故事踩在脚下。这些甚至远远超过他们同行前辈(如微软者)的成长传奇,在印证一个"快时代"到来的同时,似乎也在不断改写商业的本质涵义。世界变得越来越快,公司也必须变得越来越快。他们快速诞生,快速成长,快速扩张,快速并购,甚至将所有这些在传统上必须按部就班的企业流程压缩在一个极短的时间中完成。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快公司。  相似文献   

2.
袁剑 《董事会》2006,(11):4-4
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来描述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我的选择是:快。显然,每一代人都能察觉他们所处时代的变迁,但我们这个时代的与众不同之处可能在于:这个世界的变化速度正在变得越来越快。仅仅在十年之前,移动通讯还是时髦玩意,但  相似文献   

3.
《武钢政工》2011,(2):23-2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必须抓紧抓好。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再次强调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港务公司党委早就深刻认识到.学习.是一级组织、一个企业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增强竞争力的力量源泉,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变革越来越快.武钢及港务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快,如果我们不重视学习、不加强学习、不善于学习,就会在激烈的变革中掉队,在快速的发展中落后,因此,公司党委十分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桂冠电力公司从国内高校、发电企业引进了一大批青年员工,充实到电力生产、基本建设一线。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青年员工的培养,促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成长起来,并渐入角色,逐步成为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5.
那些成功引进外部高管的公司,有何与众不同之处?首先,公司掌权者意志坚定,战略目标清晰,对公司有绝对的控制权。其次,公司的内部管理快速、灵活近几年来,许多企业的成长速度颠覆了过去我们对"高增长"的定义。过去,如果每年能有30%的增长,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在今天以创新和科技驱动发展的新经济时代,每年300%的增长都不足为奇。然而,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理念和重要指导方针。企业又好又快发展.首先强调是一个“好”字。实践证明.追求发展的质量,强调经营效益。强健自身.打造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既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也是企业实现持续和快速成长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1998年,对美国101家最大的快印商排序统计显示,“小店”巨人的模式正得到快速发展。在这些公司中,虽然也有像Balmer、Xyan以及Ikon商务这样的销售额大户,但从技术应用、印程和基本市场等方面考虑,它们全属于快印行业。  相似文献   

8.
董平 《董事会》2005,(8):80-81
江湖时代的“绿林公司” 唐万新似乎是一个传统家族伦理的信徒。将这种传统的家族伦理向外推展而至朋友圈子,就成为所谓“义气”。在朋友圈子里,唐万新“讲义气”是出了名的。事实上.这也是唐万新能够领导德隆长期进行冒险活动的不二法门。在德隆拥有的200多家公司中,绝大部分企业首领都是唐万新的兄弟、朋友和“哥们”。  相似文献   

9.
正在时代的留言版上,擦除字迹的频率已经变得越来越快,尤其是进入以5G为代表的大数据年代,更是快到海量内容只需一键"格式化"。快速变化的世界,似乎正在缩短着时间和空间,以至于尽管我们步履匆匆,但技术进步的列车还是从身边呼啸而过,而我们却在原地描画着"下一站"风景。这样的画面似乎就是我们编制"五年规划"的一个隐喻,仿佛案头电脑屏幕上的"屏保",一直循环播放,令规划编制人员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0.
标兵文化引领向上的力量 这里是“中国好人”杜维刚诞生的地方,这里是河北省金牌工人、全国劳动模范白庆勇成长的摇篮…… 杜维刚和白庆永,两位“国”字头的先进人物,在社会上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他们的成长绝不是偶然,这要从廊坊供电公司2000年的标兵培树工程说起.  相似文献   

11.
社会越发展,就越讲效率,“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已从特区引入内地,变成国人的普遍的共识。于是,立等可取的快照、马上就吃的快餐、缩短两地时间的高速公路和火车提速等,正在方便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在这种大气候之下,人们以新的眼光审视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于是,相关到全国一千多万辆机动车、三千多万驾驶员和无数个有车单位的汽车修理行业,也正在酝酿着一场从传统修理转向快修的革命。最近在成都、重庆、北京、上海、南京等许多大中快城市,汽车快修部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出来。醒目的“昼夜服务’广告灯箱分外耀眼。门前…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诞生在困境下、成长于拼搏中的年轻公司。 1998年8月,天动珀金斯配套公司从改制后的天津动力机厂脱胎问世,容纳在职员工108人,承担240名下岗、退休职工的费用,还背着老国企历史上形成的包袱。成立这个公司的初衷是专为珀金斯动力(天津)公司配套生产珀金斯柴油机零部件,由于合资公司没有正式运营,从而使这棵重负的幼苗陷在无产品、无市场、无资金的旱地上。 时过三年,这棵幼苗却顽强地长成新葩。他们开发出第一代、第二代产品,产品尽产尽销,三年产销额平均递增40%,实现利税平均每年递增59.1%,人均年收入达到15000元…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尤需媒体公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六红 《董事会》2010,(6):90-91
公司治理由于牵涉太多“利益相关者”,是一个多方力量共同博弈的集合体,因此,其治理机制也从内到外不断延伸,从内部的董事会、监事会到高管层,再到外部的政府监管、法律规章制度,甚至出现了所谓的“社区治理”理论。当然,尽管有着如此众多的治理机制的共同作用,也没有任何企业敢宣称自己的公司治理已臻完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  相似文献   

14.
正策划人语一家四代在一个企业工作,时间延续了65年,四代人见证、经历了一个企业的诞生、曲折和成长。这听上去像个传奇,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职工梁春文一家就是这个传奇故事的记录者。从1954年到2019年,65年的时光里,北京送变电公司组织机构几经变迁,公司规模不断变化,既有过行业领头雁的荣光,也历经过生产经营滑坡的低谷。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严峻局面,北送人从不畏缩,总是振奋精神,顽强拼搏,打赢一场场艰苦卓绝的翻身仗。  相似文献   

15.
“金融机构过于庞大以至难以被市场淘汰”成为了欧美政府当下的一块心病。然而,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情却指出了另一个问题:除了难以遭到淘汰外,是否这些公司也承担着由于自身过于庞大而难以取得成功的风险?第一件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有人联系到笔者。希望笔者为他们介绍一些优秀的领导人才;这些领导人要曾成功带领公司跨越规模障碍.譬如突破10亿美金的销售额或者实现雇员超过几千;并且没有给公司业绩带去冲击。上述障碍并不新鲜,且往往导致公司领导层和组织形态发生变化:而这些恰是很多创始人及其公司不愿面对的,因此不得不求助外援。  相似文献   

16.
卢国筠 《中国电业》2007,(11):44-45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写入了党章。这无疑进一步明确了电力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方针。山东东营供电公司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企业快速发展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尽责履职,真正体现一个负责任的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应起到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一个公司诞生了,它可能只领风骚一两年,也可能长领风骚数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逐渐学会了生存,平均可以活到75岁甚至更长。但是,对于自然平均寿命至少应该长达二三百年的公司而言,“百年公司古来稀”,即便是那些发展健壮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也只有40到50年。公司应该长寿吗?阿里·德赫斯倾其一生思考这个问题,他把公司当作有生命的实体,把组织管理看成人与人的相互交往,指出了公司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8.
在老牌大公司内部,一个从零起步的研发中心跨过了它的第一道门槛。 25个从美国学术界回来的科学家,他们带着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同样耀眼的成绩,在2009年加入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中国研发中心并成为了搭档。那时候,中国研发中心刚成立两年,正在酝酿如何在大药厂土壤中成长为一个创新永动机,并期待在不久之后一炮打响。这样一个25人的小团队,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化大潮势不可挡的今天,传统企业都将信息化建设列到了自己的议事日程。而有很多IT分销企业,从一个两三人的公司,正迅速地成长为一个二三百人的公司,虽然现在业绩做得非常不错,发展前景非常好,但他们明白,自己公司也遇到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需要有更先进的手段来促进公司向前发展。说穿了,其实就是IT分销企业也和那些传统企业一样,需要自身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20.
如果站在一个全球视角来审视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将会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它很可能是这样讲述的。 一群投资者投资建立了很大的公司,公司的规模足够大或者需要的管理足够复杂.以至于复杂得超过了这些投资者所能运作的地步,当然也有可能是投资者本身有价值更高的劳动场合需要出席而无暇顾及公司的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