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良好的池塘条件,是高效养鱼的必要前提。群众中有“要产一吨鱼,先建吨鱼池”的渔谚,这充分说明了建设高产、稳产鱼池的重要性。近几年对高产、稳产池塘的要求,是养鱼生产向前发展,技术水平有了提高的体现。下面就如何改良老池塘来提高鱼产量介绍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提高养鱼池塘经济效益的九点优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良好的池塘条件和科学的养殖方式是获得养鱼高产的重要前提。为了提高池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条件,必须对建设不合理的养鱼池塘进行改造,对不科学的养鱼方式等进行优化。具体措施为下:  相似文献   

3.
<正> 回字形池塘种、养都很方便,能较好地解决鱼的青、精饲料,挖掘渔业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尤其在近几年鱼饲料紧缺价高的情况下,回字形池塘养鱼更有“钱图”,既可改变“人放天养”的粗养池塘低产低效状况,又可克服“以人工投饵为主”的精养池塘高产不  相似文献   

4.
<正> <三>混养类型和混养比例 1、混养类型:池塘养鱼一般都混养7—8种鱼类,高产池塘多数是10种以上,其中以1—2种鱼为主,称“主体鱼”,在数量或重量上占较大比例,而且是饲养管理的主要对象;其余数量或重量较少的混养搭配鱼类称“配养鱼”,在饲养中不作或较少专门管理,依靠取食部分投喂给主体鱼的饲料或池中的有机碎屑和天然食料生物而成长。主体鱼固然是饲养的主要对象,对提高产量起着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蛙类养殖的发展,池塘鱼蛙立体养殖也成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池塘鱼蛙立体养殖技术是在常规池塘养鱼的基础上,通过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实行石蛙的无陆地养殖,建立池塘鱼蛙共生系统,实现鱼蛙共生,优势互补,综合提高池塘养殖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从池塘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池塘以养鱼为主,塘内设置网箱养蛙,不占用耕地,技术方便;从饲料利用角度看,池塘设置网箱养蛙,建立了池塘鱼蛙共生系统,池  相似文献   

6.
<正>鱼种放养模式决定着采取不同水质管理技术措施,水质管理措施是围绕着主养鱼来进行。加强水质管理,创造良好水质环境,改善池水溶氧条件,有利于提高池塘载鱼能力,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原来池塘放养模式主要以鲢、鳙鱼(肥水鱼)为主养鱼,搭养草鱼、鲫鱼、鲤鱼等,池塘中"肥水鱼"的产量约占池塘总产量的60%~80%。肥水养鱼主要围绕着"肥水鱼"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 各地大面积实践证明,种草养鱼可利用邻近池塘的荒坡、荒地,甚至塘头池边的零星杂地种植高产饲草。塘泥可用作种草的肥料,种出的饲草又可返塘喂鱼,做到“寸土不荒,四季常青”。以此形成良性循环。种草养鱼,可以大幅度提高鱼的产量,特别是草、鲂、鲤、鲫等优质鱼的比例和产量,使养鱼效益显著提高。这样,既可改变“人放天养”的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洪湖围圈养鱼是将池塘养鱼高产技术运用于湖泊之中的一个成功经验。在当前条件下,亩产鱼400~500公斤时的经济效益最佳;每亩合理的鱼种投放量是600尾、75公斤。  相似文献   

9.
从事池塘养鱼的单位及个人,要想养鱼获高产、投资少、见效快,首先应了解各种鱼的栖息水层及食性.以利于同塘混养,这样一来既能提高池塘的利用率.节约饲料,也发挥了它们之间的互利作用,渔业丰产丰收就有了基础。现就淡水池塘较普遍养的五种鱼类的栖息与食性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而水的载体是池塘,可以这样说,没有好的池塘就没有好的水质,没有好的水质就养不好鱼,养不好鱼就没有好的经济效益。池塘也是鱼类等水产动物赖以栖息和生长的场所,较高标准的池塘对于高产、高效、优质的养殖渔业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采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池塘养鱼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我地池塘养殖结构的调整,全面提高了池塘养殖技术和经济效益。苏州市吴中区是“淡水池塘80:20鳜鱼养殖新技术”项目的主要实施基地之一,2001年推广养殖面积3128亩,总产商品鱼1563.7吨,其中鳜鱼1264.2吨,鳜鱼平均亩产达404.2kg,亩净收益4092元,取得了大面积高产高效的养殖成果,总结该区的养殖经验,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 “回字形”池塘种养十分方便。能较好地解决鱼的青、精饲料,是当前有效提高养鱼单产和效益的一种节粮新模式,亩出鱼可稳定在500千克以上。收益大大高于普通池塘。1、开挖池塘。回字形池塘由池埂、鱼沟和平台三部分组成,所占面积各为1/3。池埂建筑在外围,鱼沟居中,平台在内。鱼沟的宽窄按开挖面积而定,沟底距平台2米,平台比池埂  相似文献   

13.
<正> 由农业部下达、甘肃省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八五”重点研究项目《西北地区池塘模式化养鱼高产技术研究》——《甘肃省池塘养鱼高产因子研究》,经过1996—1998年两年实施,目前已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并通过有关专家技术鉴定验收。 甘肃省渔业生产总量的70%来自池塘养鱼,但池塘养殖单产低是甘肃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科技人员对影响池塘养鱼的各项因子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提出了鱼种放养规格、放养密度、饵料投放及鱼种不同搭配比例是池养高产的主要因子。并首  相似文献   

14.
<正> 夏秋季节捕鱼,渔民称捕“热水鱼”。捕“热水鱼”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市场淡水鱼“春缺、夏少、秋挤”局面,做到四季有鱼,还可以挖掘池塘养鱼潜力,提高养鱼效益。但捕捞不当,也容易导致鱼类浮头、泛池和病害流行。因此,捕“热水鱼”时须注意以下几点:1、捕前准备:捕捞前一天,应适当减少投饵量,并及时清除池塘内的障碍物,如树杈和水面草渣污物,以便拉网顺利进行。2、捕时选择:夏秋季节要求在水温较低、池水溶氧较高,能见度较好的时候捕捞。一般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由于常规养鱼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池塘养鱼行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甚至亏本,严重影响了整个渔业生产发展。为了不减少常规鱼产量,又要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在鱼塘中用网箱套养黄鳝,具  相似文献   

16.
<正> 五 放养密度 合理密养是池塘养鱼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的放养密度,应当是在保证达到食用鱼规格及质量的前提下,能获得最高鱼产量的密度,放养密度较低时,鱼类的生长速度虽快,但不能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资源,难以发挥池塘生产潜力,单产水平难以提高。增加放养密度,即可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一)确定放养密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为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收入,池塘养鱼改变了传统的以花白鲢为主的养殖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鲤、草、鲫、鳊、大口鲶、黄颡鱼、斑点叉尾鮰等吃食性优质鱼类的精养高产模式。养殖者采取投喂配合颗粒饲料,缩短鱼类养殖周期的增产增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有些养殖户不知道投饵先要驯食,或驯食方法不当,造成饲料大量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减少收入。现简单介绍池塘养鱼驯食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在城郊养鱼的基础上,大规模的商品鱼基地建设,促进了池塘养鱼的迅速发展,解决了城市的水产品供给问题,缓解了“吃鱼难”。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消费者已不满足有鱼吃,对鱼的种类和品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从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因而水产  相似文献   

19.
<正> 池塘设置网箱养鱼是可行的。首先有所需的水环境;其次是池鱼与箱鱼互不干扰。是集约化养殖的好途径;三是在风浪、灌排、增氧机的作用和高密度鱼的运动下,使箱内外水体交换频率增加,水质保持一致,箱内饵料生物能不断得到补充;四是网箱范围小,降低丁鱼类活动代谢强度,提高了合成代谢速度,有利于鱼能量的转化和积累;五是便于起捕,适时上市。 池塘网箱养鱼要注意如下技术要点。 1、养殖种类的确定。池塘网箱养鱼适宜于耐低氧的鱼类,如鲤、鲫、乌鳢、鲶鱼、淡水鲳鱼、罗非鱼等。  相似文献   

20.
<正> 稻田养鱼改变了稻田的生态环境,阻止了稻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外溢,增大了稻田对日光能的利用率,发挥了稻田生态系统的“负载力”,提高了生物生产力,获得了稻鱼双丰收。过去的稻田养鱼基本上只停留在维持水域生态平衡,利用稻田的原有初级生产力进行粗放粗养的水平。随着淡水养殖业和水产科学技术的提高,近二十年内我国的稻田养鱼得到迅猛发展,稻田养鱼技术的内涵也不断地得到充实而日渐丰富。就稻田养成鱼而言,已将传统的稻田“粗放”养鱼与现代的池塘“精养”统一于稻田小生境之中。那么稻田养成鱼如何实行精养呢?我们说,稻田养成鱼也要坚持“水、种、饵、管”四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