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来的组织强调培养员工胜任力,获取、使用、激励和开发员工胜任力将成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因此,加强胜任力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将员工胜任力整合成组织胜任力,企业必会获得竞争对手不可复制的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2.
探析员工参与管理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企业组织在获得人才后,如何对人才尤其是脑力劳动者这一类核心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有效激励就显得越发重要。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能重新创造出历史上的辉煌,其秘诀主要在于通过让员工参与决策过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用之不竭的工作干劲。从某种程度上说,科技越发达,管理中越要重视人的因素。员工参与管理是当今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都很关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这就必然要求企业组织将专业管理和民主管理(重点是员工参与管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3.
美国名的管理学专家戴明(1981)坚持认为组织的架构及制度安排是造成员工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通过组织结构调整、合理的评估与激励以及有效的监督活动使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合奏出美妙的交响乐。这就要求组织运用相应的组织制度对组织成员进行管理时,不能只是一种组织管理单方面的意愿和设想,必须考虑到组织成员的需求和特点,创造条件让员工达到组织目标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绩效管理能够很好地满足员工的需求,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导向统一到企业的目标上来。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已有对人-组织匹配和冲突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人-组织匹配与员工冲突感的关系,并基于Weber—Fechner模型和值函数模型推导出人-组织匹配与员工冲突感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组织匹配对员工冲突感的放大作用机制,为管理者通过改进人-组织匹配度来有效管理冲突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金青梅 《现代企业》2004,(11):41-42
越来越多的组织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组织获取效益的核心,足关系组织生死存亡的战略性手段。而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如何实现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相结合,以达到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双向发展这一目标,既是理论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也开始成为组织管理层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生活的高级生命形式,情绪、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成分。作为领导者,仅仅依靠一些物质手段激励员工,而不着眼于员工的感情生活,那是不够的,与下属进行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是非常必要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组织作用,它支配和组织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情感管理应该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尊重员工、  相似文献   

7.
关于知识经济中知识企业团队管理的有效性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企业成为共识。但采用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对知识企业中知识和员工的管理有效呢?很多专家学者都呼吁在知识经济形势下,知识企业对知识员工采用团队管理。为什么呢?本文试综述了企业中团队管理的有效性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政工作是其中的核心之一,这两项工作的核心都是针对人。思政工作是对人的思想进行工作,让员工的观念得到转变,进而改变员工的行为,让员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对挖掘人的潜能,提升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不管是人力资源管理还是思政工作都必须要以人为管理核心,以企业的发展为目标。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二者的关系,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进而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更多企业开始关注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维护,员工幸福感建设作为有效缓解员工工作压力、提升工作积极性与绩效产出的重要途径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以海底捞人本管理体系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基于人-组织匹配的视角,本文分析了服务型企业员工幸福感构建的基本机制,并得出两点讨论:(1)员工与组织间的匹配是一个动态的交互过程,要把握两者的动态性;(2)如何把握人-组织匹配“度”的问题将会成为未来员工幸福感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服务型企业构建员工幸福感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核心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员工的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可和重视,知识员工的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管理的热点话题。而这其中,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如何正确衡量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则成为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11.
王晖  黄金 《企业活力》2012,(3):60-63
心理契约是存在于核心员工和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体现了员工与组织间责任义务的相互关系。物质报酬、环境、发展空间是影响核心员工流失的主要因素,心理契约通过其物质激励、环境支持、发展机会三个层面的满足与否对核心员工的流失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应重视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建立与维护,规范制度环境,满足核心员工的发展需要,从根本上降低流失率。  相似文献   

12.
欧阳慧 《价值工程》2014,(24):235-236
高校职工的住房呈现出多样化形式,住房档案也日益增多。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是保存、管理和利用好职工住房档案,提高高校房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Using human capital and institutional theories, we analyze the impacts of individual- and office-level factors on the career perceptions of employees in a globally integrated firm. More specifically, we examine factors related to both employee human capital and their institutional operating environments that might influence whether employees perceive that their careers would benefit from greater global integration of their company. The hypotheses were tested using survey data from 398 employees nested within 44 offices in 15 countries, collected from a single multinational company. We find evidence that two of our hypothesized human capital-related factors (shared clients and service year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and three of our institutionally-based predictors at the office level (office size, office centrality and client multinationality)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perceived career benefits from global integration. We also find marginal significance for a fourth office-level factor (office performance).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relatively limited literature on local employee career perceptions, while also helping to reconcile different streams of literature by simultaneously examining multiple levels of analysis. By utilizing hierarchical linear analysis, the study is able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individual- and office-level effects.  相似文献   

14.
Employees' voice is conceptualized a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organizational success. A model of employee voice is proposed that encompasses employee predispositions, receptivity to employee voice i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affirmative norms for voice in the societal macrostructure. The model was examined by tes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subordinates' satisfaction will be greater when corporate conditions are receptive to employee voice and when the organization is perceived to be committed both to quality in product and quality of employees' work life. a study with 150 employees from a variety of organizations is reported. The results produced rather strong support for the research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15.
现实组织中,员工奉献的短缺成为组织运行的一个特征。本文基于组织及其演变和员工行为,分析组织构造的逻辑与员工奉献性行为逻辑,认为现实组织构造与员工奉献行为之间具有不相容性。在现实组织框架内,对员工奉献的组织诉求基本上是徒劳的。在任何的群体性生存中,从来就没有纯粹的个体,群体——个体——环境从来就是一个整体,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源,知识型员工具有新的时代特征;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也有其自身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和知识型员工的个性是相矛盾的,二者经常发生摩擦,所以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如何获得、留住、管理好知识型员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员工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忠诚度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接受期、依赖期和忠诚期3个阶段。企业可以从员工薪酬福利体系设计、员工素质和技术培训、营造支持性的人力资源工作环境、建立员工的归属感和做好员工离职挽留与离职面谈工作等5个方面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8.
Using a predictive research design with data collected at three different time points over a four-year period from 277 firms in South Korea, we investigated how and when investment in employee training leads to improved organizational outcom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mployee commitment and competence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ing investment and organizational outcomes. The moderated mediation analyses further revealed that the medi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ing investment and organizational outcomes via employee commitment and competence was stronger when the human resources (HR) function within an organization was highly strategically orien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ic HR research and practice we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减少员工沉默行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丰瑞  谢芸潞 《价值工程》2009,28(8):122-125
员工沉默是指员工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种种原因,有意的隐瞒有关改善工作和组织的有价值的意见、观点和信息。文中主要探讨了员工沉默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影响员工沉默的因素,并结合人力资源开发环节提出了减少员工沉默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心理契约的破裂能够解释企业营销高层人才招聘甄选策略失效的原因。在企业和员工解决了"能岗匹配"问题后,企业未能留住营销高层人才说明其招聘甄选策略存在失效,原因在于双方的"雇员接触点"管理工作出现了失效。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的破裂说明企业"雇员接触点"管理的失效;雇员未能"本组织化"和职业经理人精神的缺失说明员工"雇员接触点"管理的失效;在营销高层人才招聘甄选途径上,通过内部培养方式选聘的人才与企业心理契约的破裂风险小于外部引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