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危机,凯恩斯掀起了现代经济思想史上的“革命”。50-6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的实施,导致了新的危机—通货膨胀危机,70年代后凯恩斯经济学悄然退场,各色“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度回潮。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失业率和生产停滞重新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要经济问题,“新凯恩斯主义”—“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派”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现代货币主义,亦称货币主义,是当代自由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经济学流派。它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被认为是一场对抗凯恩斯革命的革命。现在,货币主义虽然并没有取代当代的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正统地位,但是,它的理论与政策已受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重视。因此。了解货币主义的形成、理论与政策对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与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世界电力市场化改革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今年2月和4月,为了解西方主要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展情况,以及改革后涉及电力立法和电价机制情况,我们先后去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比利时和欧盟总部作了一些调查。如何认识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对我们的启示,提出一些调查者的看法。1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产生和发展电力的市场化改革始于英国的撒切尔时代。1979年保守党赢得大选,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新首相。面对过去30年来奉行凯恩斯主义、推行混合经济和强化国家控制所带来的经济停滞,垄断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和高通胀、高税率等诸多问题,撒切尔政府拒绝凯恩斯主义,奉行自由主义经济,坚信“市场万能”,采取限制国家和政府支出,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廉价出售政府拥有的企业,降低税率等措施。在这一思想指  相似文献   

4.
9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西方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与干预将表现出新的特点。本文试就此做一分析。 90年代西方国家在加强宏观经济总量调节的同时,将把结构调整、微观管理放到突出的地位。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加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除了普遍染上“滞胀病”以外,又出现了带有共同性的经济难题。  相似文献   

5.
一、钢铁工业不是夕阳工业 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钢铁工业,是100多年来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1900年,世界钢铁产量仅有2850万t;1927年,世界钢产量突破1亿t;1951年跨过了2亿t。50~70年代,伴随着西欧国家的恢复重建,日本、前苏联等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世界钢铁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74年世界钢产量突破7亿t。70年代开始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钢铁需求下降,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的电力工业管理体制黄哲近几十年来,西方国家的电力工业管理体制一直在不断完善,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此,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国家对电力工业的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凯恩斯理论成为主流经济学派,西方国家开始不同程度地对经济进行国家干预。对于...  相似文献   

7.
近一段时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国企改革、国有经济发展较为关注,争论持续不断,观点众说纷纭。国外一些政界、学界和企业界人士以西方新自由主义为标准,攻击我国国有企业,鼓吹私有化,指责我们搞国家资本主义;国内一些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学者,也大肆攻击国有企业,提出所谓的“国进民退”等论调,认为国有企业是未来中国成长的障碍,只有国企私有化,中国的经济才能搞好。国内外遥相呼应,形成了一股来势汹汹的“倒国企”、“反国企”浪潮。我们要正确认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实质,更加认清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切实履行好我们作为国有骨干企业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杨鲁军 《董事会》2011,(7):109-109
在与统治西方经济学界长达三四十年的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相抗衡的保守主义经济思潮中,供应学派是个后起者。论历史,当货币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早已推进到成熟阶段的时候,供应学派还囿于襁褓之中;论影响,当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冯·哈耶克等早已蜚声西方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又称新凯恩斯主义。凯恩斯的追随者对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进行诠释和补充,把凯恩斯的“短期的比较静态分析”发展为“长期”和“动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机电工业》2008,(11):16-17
当凯恩斯主义支配西方经济数十年之后,起源于撒切尔-里根改革时期的保守主义开始盛行,它带来了今天的繁荣,也带来了今天的恶果。下一步,商业时尚会回转吗?再下一步呢?  相似文献   

11.
论发达国家的区域政策扶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玮 《化工管理》2005,(4):38-39
20世纪30年代,在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理论指导下,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开始着手干预区域经济发展,旨在解决落后区域和萧条区域发展问题的区域政策应运而生,对区域政策的研究制定取得了很大进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发展区域经济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车行 《中国石化》2001,(9):62-6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企业结构改革、管理创新成为当今世界主旋律。特别是近些年来,国际上不断出现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论。从大的趋势看,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企业重建是一场管理革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重建运动被认为是继全面质量管理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商管理革命。亚洲国家的一些公司也开始重新审视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体制、效率和竞争力等问题。这场运动引起了各国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密切关注和极大兴趣。 重建企业是根本上对原有的基本信念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考虑和重新…  相似文献   

13.
周冠夫 《化工管理》2013,(6):127-127
化工园区是上世纪4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石油化工产业,其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逐渐兴起,在日本、德国以及英法等国家都建立了一系列大型的化工园区。我国的化工园区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化工园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的日益急切,化工园区发展面临困境。本文中,笔者就针对我国目前化工园区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华北电业》2006,(2):F0002-F0002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所有者、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以及自然环境承担责任,以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从90年代至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形成了持续发展的国际潮流,特别是各大跨国公司开始把社会责任上升为公司战略,视其为公司核心业务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竞争,是跨国公司继价格竞争,质量竞争之后,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志。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我国的传播,与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相一致,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一、如何确保低通胀下的高增长?控制通货膨胀与维持经济增长的矛盾,似乎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韩国在起飞时期,经历了高通胀、高增长的阶段。美英等西方国家,在六七十年代则受到了高通胀、低增长即滞胀的困扰.日、德曾一度创造了低通胀、高增长的奇迹,可在1973年经历了一次石油危机之后,便陷入了滞胀的困境。我国在改革二十年来,也已数次经历了通胀与增长矛盾的两难选择。1979年针对“洋跃进”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政府开始了全面的国民经济调整工作。1981年财政赤字减少,经济增长率下降,但随后三年经济快速回升、经济过热浪潮…  相似文献   

16.
自50年代起,钛白煅烧技术开始在我国逐渐兴起,国家开始接触并研究这种技术,但当时并没有大量研究,直到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钛白煅烧技术也进入了其发展的黄金期。文章重点介绍钛白煅烧技术的新进展,一种钛白煅烧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7.
国家创新体系社会运行的新角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期,西方学者弗里曼和纳尔逊分别研究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90年代以后,这一理论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广泛采用,并逐渐丰富完善。西方发达国家能够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与其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完善密不可分。1996年,OECD组织在它的报告中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体系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创新体系内部各分…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初国家关键技术选择及其政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国家关键技术具有新的战略意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迅速发展,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进步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更加明显的战略意义。进入21世纪,未来国家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前瞻性的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因此,各国政府都在制定新的国家科技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科技政策,以强化国家在重大科技领域的积极作用,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近200年来世界经济史表明,现代国际经济增长并不能自然地促进各国的平衡发展。一些国家持续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熊燕军 《中国纺织》2006,(3):174-175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得利于资本劳务投入及技术革新。事情真是这样的吗?1970年和197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史专家新制度派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和美国另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托马斯合作在《经济时评论》上发表《西方世界成长的经济理论》和《庄园制度的兴衰,一个理论模式》两篇论文.指出制约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制度对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他们特别重视所有权,认为无论是封建庄园制度兴起和衰落还是近代产业革命的发生,都与所有权的变革有直接关系他们确信所有权不确定私人经营的产业及其收八没有合法保障或者说如果没有制度的保证和提供个人经营的刺激,近代工业就发展不起来。1973年,针对当时传统经济史和经济理论分道扬镰经济史不能利用经济理论结果连诸如“一国兴衰”甚至经济史自身发展问题都无法说明的严峻现实他们为了提供一个“经济史和经济理论统一”的成功范本,同时也为了更多没有受过专门经济学训练的人了解西方世界兴起这一历史进程在上述两篇论又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删去一些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和经济学理论写了《西万世界的兴起》这本通俗小书。  相似文献   

20.
卷首纵横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一些根本性变化,其中之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与就业机会的增长并不同步。 90年代,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出现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廉价劳动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已不再显得那么重要,愈来愈不足以构成“比较利益”。美国生产制造业近10年增长近40%,而制造业就业却减少了500多万人。日本还要明显。一些发展中国家近10年来真制造业每单位产出的就业人数,远比发达国家下降得迟缓,因此仍显相对落后。这就证明了一条经济规律:一个国家,一个产业或一家企业,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