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松海 《山东经济》2007,23(6):9-10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这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件大喜事。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所作的报告,内容丰富、立意深远、高屋建瓴、统揽全局,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推进事业发展的政治宣言,受到各个阶层人民的热烈欢迎。报告科学地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什么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山东经济》特设“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笔谈”专栏,本期与山东经济学院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专家学者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廉租房提供与住房保障制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体功能区规划”、“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进行了深入座谈,摘编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征地制度改革与失地农民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我国在扩大农民土地权利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刺激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但应该看到,当前农民的土地权利仍然很弱。用不同方式侵犯农民的土地权益,已成为新形势下农村矛盾的焦点。为了探索征地制度改革与失地农民权利保护,课题组对分布在四个省市的四个县(市、区)、39个村庄、1000多个农户进行了调查,着重了解了失地农民对征地制度改革的意见,基于大量第一手调查资料,对征地制度改革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阐述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对失地农民权益造成的影响及原因,并介绍国外征地补偿方面的经验。借鉴国外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有以下启示: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对征地的范围和规模要界定;补偿标准合理化,补偿方法多样化;建立土地纠纷仲裁机构解决造成的土地征用矛盾。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在多种经济成分中,特别是私营经济、独资经济等非公企业中很容易出现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部分非公企业暂未建立工会组织,一些非公企业工会目前尚难完全行使对职工合法权益保护的职责。而人大作为立法和监督法律、法规实施的机关,对《工会法》、《劳动法》、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关部门正在制订农民土地制度改革政策。主要内容是: 一、基本思路。逐步缩小征地范围,逐步确立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利益地位。政府逐步退出商业性用地的征地工作。设立土地补偿标准和土地出让金标准,引入政府、企业、农民三方谈判机制。确立农民的谈判地位,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并且防止出现出让金过高出现卖地热潮。  相似文献   

6.
王丽萍 《魅力中国》2011,(20):128-128
据估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有数百万农民因为农地被征收而因此成为失地农民。他们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截至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大约为5000万人,其中完全失去土地、没有工作的农民至少在1000万人以上,占失地农民的20%。显然,失地农民已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如何保护这一群体的基本权益,现如今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先是通过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不足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进而针对如何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熊玉娟 《改革与战略》2011,27(2):94-96,171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由此衍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然而,受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缺陷的影响,农民在失地过程中权益严重受损。因此,必须改革农地产权制度,为保护失地农民权益提供有效的内部激励和外部约束。  相似文献   

8.
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大量耕地的非农化转移是不可逆转的。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利益的保护是必须关注的问题。现行的征地制度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剥夺农民利益、进行工业化积累是无奈的选择,其中农民的利益损害是巨大的。本文在分析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权益流失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我国实际占用耕地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0.8亩计算,有失地农民5000多万,2002-2003年,更是征地的高峰年,据统计,这两年共征地2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约1/8,失地或部分失地农民估计已超过2亿人,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建设步伐,征地还在稳步进行,失地农民还在不断增加。按照我国土地法,“城市市区的土地属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城郊的土地属农区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农村土地承包法也明确了农民对承包地享有长期稳定的使用权、收益权,明确了土地流转收…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大力发展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收。土地是农民生活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维持生计的根本保障,失去土地后,农民的生活和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难就业,收入低并且不稳定,医疗、养老缺乏保障等方面。因此,急需尽快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与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春荣  黄燕 《南方经济》2005,(11):62-64
作为农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随农村经济发展愈演愈烈。妇女土地权益既与乡村社会特有的制度安排,也与目前实施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相关。乡村社会特有的制度是建立在保护男性、保护世居者权益、忽视、歧视女性权益基础上的,目前实施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传承了农村一些传统制度中延续的忽视女性权益的基本脉络。农村妇女权益保障成为被社会公平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构筑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制度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身份的错位、经济权益的缺位等造成了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的缺失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制度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农用地征地补偿中的物权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用地征收实质上农用地的所有权由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向政府转移的行为,因此征地补偿时就要充分靠考虑农用地所有权的物权属性,给予合理的补偿。本文在分析了农用地所有权的物权性质和新增建设用地地租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土地开发权所带来的增值收益应在农民集体与政府之间合理分割,分割的原则就是按照带来增值的投资主体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分配,最后得出结论,即征地补偿应为农用地的所有权价格与土地增值收益分割值之和。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我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土地管理体制改革路径选择标准,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等三个方面,对论题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我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土地权益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及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重要施政方针。文章在此背景下,针对当前农民土地权益流失涉及到的制度、市场及管理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要在完善制度、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建立农民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来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6.
刘贞  阎建明  施於人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128-13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土地征用而带来的社会矛盾冲突也不断增多。目前世界各国均认为其实施的土地征用标准是建立在合理补偿基础之上的,然而什么是合理补偿,合理补偿的标准是什么,一直是理论界和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关注的研究热点。文章结合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土地征用补偿演进的历史背景、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率、人口密度等几个指标对征地补偿标准演化的阶段进行了划分,结合我国土地征用补偿的实际情况,探索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土地征用补偿阶段。分析其他国家不同阶段的制度背景,以期对我国的征地补偿问题及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以完善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土地保障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民长期游离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从而使农地成为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作为农村社会保障替代物的土地保障也就在农村社会保障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农户对土地保障的强烈需求,诱发了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家庭承包制的推行使土地保障在回归的基础上得到强化,其复位不仅是农户克服生存压力的集体回应,而且承载着农民对公平的诉求。在完成释放家庭承包制制度绩效的历史使命之后,土地保障削弱了家庭承包制演进的路径依赖,阻滞了农地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变革。必须在弱化土地保障的基础上改革农地产权制度,从而提高农地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李厚廷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3):80-84
农地制度变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人们围绕这一问题提出的变革方案虽然其直接指向不同,但都是对产权结构的调整,由此产生的产权效率来自于制度变革对经济主体的激励效应、未来预期和行为方式的影响。鉴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农地制度变革效能的强制性,应该以“极化土地经营权”作为土地制度变革的类型选择。这种类型中的农地制度变革效能的实现机制极具魅力,其中的所有权指向和经营权指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事件频繁发生。外派劳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劳动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遭到不公平的待遇等。外派劳务人员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有我国相关法律不完善、劳务合作合同不规范、劳务人员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对外劳务合作合同、签署国际条约等方式,完善我国外派劳务人员保护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