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诉讼时效中断在法律上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现行法律对提起诉讼、权利人提出要求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这三种时效中断事由规定较为宽泛,应做更具体的分析。涉及经济犯罪中的司法介入查处活动以及信访活动,是司法行政机关对民事权利保护的一种特定形式,也应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  相似文献   

2.
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问题,在我国立法中实质上是一个未确定的问题,尤其体现在未定期债权请求权上.因此,重新全面认识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问的起算问题,对我国的立法、司法、律师实务和民事主体保护自己权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产品质量纠纷包括产品损害赔偿纠纷和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纠纷,而对产品质量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我国法律尚未进行统一的规定。但相关法律规定了我国产品质量损害赔偿纠的诉讼时效制度和产品瑕疵担保责任纠纷的诉讼时效制度,这两者共同构成了我国产品质量纠纷的诉讼时效制度。司法实践中,应针对具体的产品质量纠纷,正确运用相应的诉讼时效制度,以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权利是法律的核心范畴。在“权利爆炸”的权利时代中,法律权利自治正是一种基本的权利行使方式。而落实到诉讼法中,撤诉则是当事人诉讼权利自治行使的基本表现。然而,我国现行撤诉制度的立法缺陷却严重影响了其效能的有效发挥。本文就针对现有立法与理论上撤诉与诉讼时效中断之间的冲突进行浅显的探讨。原告的撤诉行为表达了原告自愿停止权利行使,是积极行使权利的一种表现;它不同与合同法中有关要约的撤回、撤销制度;原告行使权利不以法院送达诉讼文书为条件。因此,撤诉是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可以引起时效中断。  相似文献   

5.
诉讼时效有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时效效力的定位与法院能否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直接相关,而将诉讼时效的效力定位为消灭胜诉权,势必产生法院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效果。基于诉讼公正的需要,将诉讼时效的效力定位为产生债务人的抗辨权从而避免法院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更为合理。我国法律确定的普通诉讼时效的期间过程,具有不利于保护债权人权利和导致诉讼案件增加过快等弊端,应予修改。在解决起诉与诉讼时效中断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原则上可以适用“有效起诉的时效中断有利于起诉人,无效起诉的时效中断不利于起诉人”的规则。  相似文献   

6.
请求权概念的产生与私权保护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请求权概念的确立明确了民事权利保护的起点,扩张了民法典的内在功能,同时也整合了权利与诉讼时效的关系,对私权保护及私法体系构建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论新闻侵权     
新闻侵权表现为对名誉权的侵害、对隐私权的侵害和对其他权利的侵害,新闻媒体对新闻侵权行为的抗辩以指控者主体不合法、善意的批评评论、权威消息来源.诉讼时效已过、公众人物和公众兴趣、受害人同意为事由.新闻媒体应消除导致"新闻官司"的几个认识误区,寻求新闻与法律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目前,无效合同所涉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在我国法律中没有相关规定,也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无效合同的确认不应受诉讼时效限制,由无效合同产生的返还财产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应受诉讼时效限制,并且该诉讼时效期间应从确认无效合同裁判生效之日起计算。  相似文献   

9.
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常以各种理由拖欠物业服务费,物业企业需要采取包括催告和诉讼在内的各种措施进行催费,因为如果物业企业怠于行使权利,超过2年诉讼时效会导致最终丧失实体胜诉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会因主张权利而中断,但鉴于物业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和立法的局限,法律赋予用来保全诉讼时效的手段十分有限,如何取得、保留主张权利的证据一直以来是物业企业困惑的问题,极大制约了物业企业保全诉讼时效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保证期间为除斥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发生中断、中止和延长。保证期间的确定依靠法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如何确定保证期间,区别不同情况进行详细论述,尤其是关于最高额保证的保证期间确定有其特殊性,及保证期间向诉讼时效转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诉讼时效制度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民事法律制度,对保护民事诉讼中权利人的权利有着重要意义。但我国现行实施的诉讼时效制度在法律适用及社会现实中存在着诉讼时效法定时间过短与社会不相适应等缺陷。因此,文章试从延长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等方面来展开探讨,以完善我国的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12.
自然人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胎儿尚系母体之一部分,无法取得民事权利能力,当然的被排除在民事主体之外。而自母体受孕至胎儿出生之过程,不仅其未来利益需要保护,诸多现实利益也需要保护。自罗马法以来,各国立法均有对胎儿的利益设有特殊保护。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现状,在立法上赋予胎儿一定的民事权利能力,以加强对胎儿利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3.
自然人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胎儿尚系母体之一部分,无法取得民事权利能力,当然的被排除在民事主体之外.而自母体受孕至胎儿出生之过程,不仅其未来利益需要保护,诸多现实利益也需要保护.自罗马法以来,各国立法均有对胎儿的利益设有特殊保护.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现状,在立法上赋予胎儿一定的民事权利能力,以加强对胎儿利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4.
经纪人是在经济活动中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经济业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经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促使法律赋予其民事法律地位。经纪人依法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须依法经营,其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违法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15.
法律规定在保证期间的内涵和性质方面的空白,给法律适用带来极大的混乱,本文对保证期间的内涵和性质进行了理论探讨;无论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就保证合同诉讼时效和主合同诉讼时效的关系而言,均应采用时效独立原则。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应修订征地补偿法律制度,维护征地活动的合法性,促使征地补偿程序公开,保障农民知情权和参与权,引入监督制度,保护司法审查程序公正性,等方面完善征地补偿程序。  相似文献   

17.
张勇 《新智慧》2006,(2):54-54
预防超过诉讼时效的方法就是债权人有意识地造成诉讼时效的中断,即催讨欠款的同时取得收集到的欠款的证据,依法使诉讼时效期间向后顺延。具体做法有:  相似文献   

18.
王韵 《企业家天地》2007,(4):200-201
随着新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权意识的增加,胎儿利益的保护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于胎儿遭受损害进行赔偿的法律规范不甚明确。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在即将制定的民法典中重新定位胎儿的民事法律地位,同时明确胎儿的民事权利范围,从而真正有效全面地保护胎儿的民事权益。  相似文献   

19.
法律活动离不开法律解释,法律活动是一种语言活动,法律解释也是一种语言解释活动。法律解释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之中才能被理解和接受。从西方语境中移植的法律解释目标理论在中国的语境中到底该如何理解并运用到司法个案的裁判之中,更是见仁见智。文章运用语境论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司法场域中法律向现实转换时法律解释目标的探讨,并通过对中西语境中的法律解释目标的比较,试图给中国法官的司法判决结果的正当性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不安抗辩权是对合同中负有先行履行义务人给予保护的重要权利。本文对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及其在司法实践中与几种相关法律制度的区分和其他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