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发展,是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的基础上,顺应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变化,通过自发形成或政府引导,形成的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生产性服务主体及其关系的总和,是各种利益关系下的传统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称。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四化"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一个整体,其中集约化和专业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组织化和社会化着眼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共同服务于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专业大户、  相似文献   

2.
点击关键词     
1.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需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在支持普通农户提高生产集约化程度的同时,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二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2021,(6):112-119
在农户分化的背景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供需主体出现双重分化,形成了分散需求—分散供给、规模需求—规模供给、分散需求—规模供给以及规模需求—分散供给四种供需关系。其中,后两种供需关系均存在"供非所求"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小农户难以与规模服务主体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分散的个体农机手也无法为规模经营主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服务交易的本质是嵌入社会关系中的合约关系,而服务供需双方合约关系与社会关系的非同构性是当前服务供需关系失衡的根源。因此,要改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供需矛盾,应着力平衡服务供需双方的社会关系与合约关系。对于"小农户—规模服务主体"的供需矛盾,应当继续鼓励分散的小农户通过自主联合、村集体整合、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途径提高组织化水平,推动小农户与社会化服务主体的有效衔接;而对于"规模经营主体—个体农机手"的供需矛盾,则需鼓励分散的个体农机手通过自我组织、带机入社等途径提高组织化程度,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的专业化服务主体,满足规模农户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对接的矛盾愈发突出,分散的农户越来越难以适应国内、国际统一大市场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江苏现代农业,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键是要提高全省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践表明。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5.
一、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及其内涵 在1998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经过中共中央全会讨论通过的重要文件中,首次出现了"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一词,但之后一段时间内,在许多文章、文件中,将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同起来,而且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讲得多,研究的人也多,对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则讲得很少.临近入世之时,有人撰文惊呼:目前我国农业组织状况"一盘散沙"难以抵御"八国联军",农产品销售方式"提篮小卖"难以应对"跨国公司",提高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刻不容缓!以后这方面的文章就日见多了起来,在苏州地区则已成为党政领导的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6.
浅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的规模经营水平和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利益为纽带,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单个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使生产成为有计划的按合同订单生产,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进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节约市场交易赞用。而且,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备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民的劳动与技术、资金,以及产加销各环节有机联结在一起,通过提供各种专业服务,增强农业生产分工的细密程度,有助于更好地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分散的农户如何走向市场,解决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产业化运作的组织形式是关键。提出了股份农业合作社的构想,从其产权结构、实施的前提条件以及具体实施模式三个方面加以创新。股份农业合作社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实施,必将使企业与农户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大大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的经营形式问题实质上是指围绕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制度安排;就狭义而言,是指一些得到国际经验证明的,适应中国国情的农业生产经营手段、形式、模式和途径,主要包括农地适度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商融合化和农民知识化.为此,应积极尝试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在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确立"合作社 企业 农户"的农民组织化的未来发展模式,鼓励工商业资本和企业进入农业产业链,构建农民知识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创新机制 改善环境 依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步伐,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农业面临着经营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不高的严峻挑战。为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我省把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经营体制和机制创新,增强组织生产和开拓市场能力的重要抓手,在法律地位、制度体系、政策支持、规范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因势利导,积极探索不断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分散的小农户生产为…  相似文献   

10.
试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必然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随着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过程中,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为获取更大效益、所需服务和保护自身利益而自愿联合形成的新型经济组织。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一件事关农业发展道路的大事。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两个不可改变:一是家庭经营的基础不可改变,二是市场化的趋势不可改变。如何使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小生…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相对于二、三产业还比较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当前政府把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速实现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其中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是重要突破口。我国在20世纪末就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然而经历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十分低下,没有取得应有的发展成绩,依然面临着机制制约、科技落后、企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等系列问题。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与长久以来的小规模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许多地方出现的农业企业由于孤立发展也难以对小规模农业生产的大环境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只有形成农业产业化集群,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因此,通过政策与市场的引导,建立农业产业化集群,促进农业生产的组织制度的优化是当前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分析入手,提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环境保护,阐述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和农业环境保护产业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为应该通过政策引导、加强管理、主动服务等途径,使农业产业化更符合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体系的角度研究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实证试图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构方法。[方法]采用文献调查和实证分析法,以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为实证对象,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构问题。[结果]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应用多元化的主体、制订标准化的质量体系、延伸产业链上的服务、提供多元化服务的一种经营系统。即:优化土地改革,使土地产权稳妥集中,然后平衡产权所有人的利益分配,建立多元化经营主体制度;以产业链发展为目标制订一套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产业链上下游经营者都必须依此标准把关产品质量;结合产业链经营特点推出特色产品服务;打造多元化的经营平台,围绕特色产品开展全方位的服务。[结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的经营主体、经营模式、经营服务、经营监管与传统的农业经营体系不同,它具有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模式市场化、经营服务多元化、经营监管标准化等4个特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着力于上述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我国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玉米、大豆、水稻供需及成本收益现状,以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实现农业供需平衡、保证农民受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将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两部分,而市场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市场供给则只指国内供给。分别采集我国玉米、大豆、水稻这3种典型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国外市场需求和国内市场供给3部分数据,并将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数据进行对比,由此分析我国农业供给侧农产品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方向。[结果](1)我国农产品仍面临着供需不平衡、农民成本收益率低、农产品价格高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力低等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我国通过降低农作物播种面积来降低产能最终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效果微乎其微; (2)我国的农产品产能是相对过剩,并非绝对过剩; (3)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一端的要素没有得到有效调节,使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是导致农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论]积极拓宽农产品国外销售市场来增加农产品需求渠道,调节农产品国内市场供给要素,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增加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是我国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中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一直以农业为国本,几千年来中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也形成了有明显农业文明特色的文化体系。而近代我国农业逐渐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方向发展,农业经济随之向市场化与城市化的方向发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向成为当前最值得探究的问题。文章从分析城市化的人口集中、经济活动聚集、社会经济结构巨变等发展特点出发,探讨了城市化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强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科学制定土地流转政策等建议,以期为城市化背景下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切实解决我国长期面临的农业资源禀赋家底不清楚、农业资源更新不及时、基础数据共享不充分等实际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率先启动了"国家重要农业资源台账数据"系统建设和服务应用。[方法]文章在国家重要农业资源台账数据基础上,根据研究内容与分析要求,甄选出了典型样点县(市)农用地资源数据库(2010~2015年),作为农用地资源态势分析和研究的依据。[结果](1)耕地、林地是典型样点县农用地主要类型。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占土地总面积均在40%以上。2010~2015年,全国各样点农用地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耕地呈现总体增加的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76%,主要分布在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地区,耕地减少的地区主要在快速发展的中部区域。(2)2010~2015年耕地质量呈现整体下降态势,这种趋势在我国中部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尤其明显。草地、园地面积均有明显减少,年均减少2.10%和2.02%。(3)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全氮含量平均值、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及土壤pH发现,东北地区样点的有机质含量高,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南部地区的土壤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较高,华北地区普遍偏低。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的地区分布在中部地区,而南部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中部地区的p H普遍偏高,土壤呈碱性,南部及北部地区的pH偏低,土壤多为酸性。[结论]近些年来我国耕地数量保持稳定甚至有所增加,但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不容忽视。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亟须进一步加大农用地资源整治与保护力度,加快国家农业资源基础数据建设与共享,加强农业资源利用领域前沿的技术方法和科学决策研究,为新时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论述大兴安岭岭南农业开发区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耕地权属问题,管理问题及政策制度问题。提出稳定政策、和谐发展是解决岭南开发区权属问题的关键。要从改革管理体制,理顺管理关系入手,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收费、统一服务。同时,制定相适应的政策,出台规章制度,规范岭南开发区农业的发展。并且要借鉴成功经验,适时发展岭南开发区的农业保险。解决好这些问题,岭南农业开发区将步入健康、和谐、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Land Distribution and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is often cited as a source of inefficiency in agriculture. Previous cross-country studi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though, have not considered land inequality.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is issue by using cross-country data on inequality in operational holdings of agricultural land from Deininger and Squire (1998) . In an estimation of a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Gini coefficient for land holdings is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productivity.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istence of heterogeneity in productivity by farm size within countries. A one standard deviation drop in the Gini coefficient implies an increase in productivity of 8.5%.  相似文献   

19.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鲜农产品主要指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的初级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食物来源,其鲜活程度是衡量农产品价值的重要标准。然而生鲜农产品的最大缺点是易腐易损,生鲜农产品物流就是为了保证在运送过程中生鲜农产品安全与品质不受外部环境损害、减少农产品损耗,冷链物流正是利用温度控制来保护其鲜活特性。文章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及其特点出发,分析其存在的总体发展进程缓慢、道路建设落后、冷链车等硬件设施落后、标准化程度低、技术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并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标准化建设与产业融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与政策扶持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