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杨林 《发展》2012,(3):84-84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长期主题。当前农民增收比较缓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力和土地两种资源的结合出现了互相“绊腿”现象。主要表现是:以家庭为单元的土地经营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显现出成本高、产出少、效益低,农业要靠农业以外的收益来养活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近年来,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例日趋增长。而农民来自劳务收人中的一部分又被土地经营消耗掉了,直接消耗是将劳务收入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朱镕基总理也认为“农民的收入增长得不快,个别地方还有所下降”是令他“很头痛的事情”。 制约农民收入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粮价低、贷款难、产业化水平低、农民负担重、农业人口量大质低等方面。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多地少,土地承载量过大,比较效益低。据有关资料统计,虽然我国土地总量很大,但农业人口数量更大,加之生态恶化和非农占地导致耕地锐减,我国户均承包耕  相似文献   

3.
康清  赵学忠 《发展》2008,(3):57-58
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十一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的既定目标。必须力促农民收入由平稳小幅增加向持续高幅增长转变 近几年,甘肃省临泽县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旋律,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立足比较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全县初步形成了制种、奶肉牛、加工番茄、劳务为支柱的特色产业。预计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26元,比上年增加220元。其中,制种收入1376元(其中花卉、瓜菜制种169元),占32.56%;日光温室收入196元,占4.63%;奶肉牛产业收入379元,占8.97%;劳务收入980元,占23.19%。分析比较效益,就种植业而言,玉米制种平均亩收入1300元,瓜菜、花卉制种亩收入6000元以上,日光温室亩收入8000元以上;就养殖业而言。奶牛每头收入8000元左右,肉牛每头收入3000元左右。劳务输出人均收入3100元左右;总体上看,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达到较高水平,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但深入分析全县农业发展现状,持续增收困难,上增空间不大。一是制种收入特别是玉米制种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过大,受全国玉米种子市场影响,今后农民依靠玉米制种增收的空间已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4.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农民的全面小康,才有中国的全面小康社会,而要实现农民的全面小康,必须按照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在稳定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采取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密集型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方式,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解决农民增收乏力的问题。永修县立新乡是个农业大乡,乡域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800亩,24343人。农业产值占乡域经济的70%以上。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60元,相对沿海地区,我乡农业…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重点是收入问题,“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发展劳务经济增收。近几年,澧县农村劳务输出每年都在10万人以上,年收入约8~10亿元,去年仅人均务工收入就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6%。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责任,完善服务体系,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今后凡是农民外出务工,要为他们保留耕地承包权,免除劳动积累工,财政补贴培训费,解除…  相似文献   

6.
王振宇 《发展》2008,(10):18-19
一、甘谷县农民收入现状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渭河上游,是一个典型农业大县。全县辖5镇10乡405个村委,2213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61.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67万人。全县耕地面积88.23万亩,人均耕地1.57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河北经济研究》2001,(5):48-49
惠到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县,全县人均占有耕地0.49亩。由于地处沿海、土地贫瘠以及农业灌溉条件差等原因,传统农业以旱作物“番蕾”为主,历史上有“番薯县”之称。近年来,由于农产品结构单一、市场供过于求,加之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农业高产低效、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8.
枞阳县是我省农业大县,拥有农业人口88万.耕地面积65万亩,人均耕地0.74亩,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地区。近几年,为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减少农田抛荒、撂荒现象,解决“有人无田种,有田无人种”的人地矛盾,该县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不断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促进工作,通过转包、互换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耕地不断向种田大户集中。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它不仅是关系到农民自身利益,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地区间收入差距也在拉大,人多地少,劳动力就业不足,资金积累较少,产权制度不顺,缺少经济合作组织等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大财政和信贷支农力度等措施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上认为,通过增加财政农业支出促进农民增收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化解“三农”困境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估算了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增收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后,财政农业支出确实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但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并不明显.这表明,财政农业支出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逻辑并未得到实证支持.究其原因在于,财政农业支出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带来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同步甚至更快速增长.文章认为,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减少财政农业支出的“非农化”倾向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民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广大农民的期盼,也是目前党和政府的大事。当前中国的农民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困难;负担不合理、支出比重大;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一、资源少效益低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来源1、土地国情决定了农民赖以生产的资源有限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地、高原、丘陵占了65%,有55%的地域不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中国拥有100.9亿亩的农、林、牧业用地,占世界的7.79%,其中耕地面积20.46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4%,为世界耕地总量的10.13%。然而,我国又拥有世界上…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实证明试图从农业内部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是很难的,只有通过“非农化”途径,减少农民,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才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克莱因博士一直在关心着中国的农业问题,他曾说过,中国经济有两大问题,一是农业,二是人口。邓小平曾经说,中国的经济要出问题,可能就出在农业上。中国有9亿农民,“三农”问题如今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曾用三个“最”字,极言所面临的形势:“现在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形势最严峻的时期,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最根本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难。”时隔18年之后,农民再一次盼来了又一份“一号件”。这份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件,被称为是近年来有关“三农”问题含金量最高、最务实的件。但一些干部群众也有担忧:担心件落不到实处,担心件念“走样”。如何认清和克服农民增收难问题,如何把“一号件”落到实处,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支招”……  相似文献   

14.
本首先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探讨了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提出应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来克服农业收入下降,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克服非农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石和平 《老区建设》2009,(15):25-27
江西省都昌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78.28万,其中农业人口66.5万;全县耕地面积61.94万亩,人均耕地0.93亩。在都昌这样一个“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农业大县,如何有效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繁荣,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茶陵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拥有耕地42.7万亩,宜林地254.8万亩;全县总人口5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7.4%。200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8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42.5%,农业农村经济占据了县域经济的主体地位。但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艰难问题依然是茶陵县的基本县情、基本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根本症结是结构不优。因此,农业结构调整已经到了不调整农业就不能增效,不调整农民就不能增收的时候。那么,如何调优农业结构呢一、面向市场,调优产品质量。近几年,农产…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认识到“兴农不在农”,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能光靠农业,要跳出农业抓增收,围绕工业抓农业,推动农业内外协调发展,大力建设“一带五园”工业园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综合拉动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区建设》2008,(11):17-17
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昌平认为,随着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一般而言,农地经营的比较效益是相对下降的。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寄托于农地“私有化”是不现实的。土地制度无论怎么“化”,都无法在农地上创造增量了。相反,如果农地“私有化”了,一旦城市化和工业化遇到挫折或危机,数亿人的吃喝拉撒睡等“麻烦事”就不得不集中在城市里解决,这是很危险的。维持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既有利农业规模经营和合作经济、新集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民应该是“农业居民”,而不是“农村居民”。他们的增收问题才是焦点。“增收政策”不增收的症结是我们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根深蒂固的弊端,把这些政策差不多一一化解了,难以落实到作为“弱势群体”的农业居民头上。“农民增收”的出路是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农村民主自治选举是我们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真正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最大的变化就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是,与全国经济发展相比,与国民收入比,与城乡居民比,农民的收入确实又存在较大的差距。“三农”问题最根本、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问题,如今的农民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缺吃少穿,而是货币收入低。这里有一组数据,很能反映农民收入增速减缓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