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投入产出SKYLINE分析法,探讨了中国进出口贸易在国际分工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中国贸易结构在国际分工中具有污染逆差特征。分行业看,净出口二氧化碳排放比例排在前八位的产业部门分别是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相似文献   

2.
基于考虑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的视角,本文将RAM测度模型与SFA方法相结合,对中国省区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3-2014年间全国碳排放效率偏低,均值仅为72.1%,减排潜力较大.所有制结构和对外开发程度与碳排放效率均呈现正相关,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政府干预程度与碳排放效率呈负相关.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耦合程度显示,全国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管制的平均耦合度为86.6%,属于不协调状况的省区达70%.  相似文献   

3.
实现低碳发展对北京市意义重大。北京市近二十年来人口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二三产业结构发生巨变,能源效率持续提高,因此运用STIRPAT模型对北京市(1995—2012年)二氧化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人口、产业结构、能源强度、人均GDP依次对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产生正向驱动作用。北京市低碳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在控制人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度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等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原有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模型进行修正,对中国1978~2012年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的时间区间内,中国的人均GDP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不存在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假说的结论,而是呈现正"U"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中国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低碳经济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模式新趋势的背景下,运用处理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计算出2000-2007年我国30个省区的碳环境技术效率,对能源消耗、二氧化碳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状况进行评价,进而尝试探究碳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区域间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差别显著。北京、上海、福建、浙江、广东、海南、江苏等东部地区处于低碳经济发展,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碳环境技术效率普遍较低,特别是中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高碳经济特征明显。(2)生活水平和技术进步都会极大促进碳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工业结构重型化、粗放式增长方式及城市化阻碍碳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制度因素尚未对碳环境技术效率改善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指数分解法、计量经济分析法、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三种方法为主线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理论模型适用性有待提高、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视角的单一性、研究变量的不一致性等问题,以期为后期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1990—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 GMM)对金融发展与二氧化碳( CO2)排放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人均CO2排放的整体影响并不显著,而这是不同发展特征的省市产生不同作用互相抵消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开放度均会影响金融发展对CO2排放的作用,收入水平由低到中的提升会强化正向影响,达到高收入水平则会变为负向影响;随着经济开放度提升,金融发展会降低CO2排放。  相似文献   

9.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特点及减排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虽然总体不断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国际水平。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还处于较陕增长阶段,“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碳减排形势仍不容乐观。为实现减排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提高能源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趋势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及其减控技术的综合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揽本世纪末的最后二三年内一些美国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公司所作分析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试图以数据陈证为主,介绍当前CO。排放。全球气候及控排技术发展的综合形势,供读者参考。现状与形势所及的多数研究报告,几乎都一致地归纳了当今人类社会在本领域内所共同关心的四大问题:一是CO2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是温室效应气体特别是人为产生的CO2增量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三是能源效率与能源消耗的发展形势;四是控制CO2排放的先进技术。围绕这四大问题,概括介绍总的现状和形势。1.世纪之交,世界经济所呈现的状况和总趋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趋势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但排放的总体强度不断下降,尽管如此也明显高于国际水平。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还处于较快增长阶段,"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碳减排形势仍不容乐观。为实现减排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提高能源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08-2015年我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在STIRPAT模型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修改,考虑了总人口数和第二产业GDP总量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总人口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正向影响,而第二产业总量也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较为明显的正向影响,所以可以通过优化人们的消费模式以及控制第二产业的废气排放问题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研究使得PM2.5值达到最低的影响因素最优组合方案。以SAS方程拟合与正交试验设计的理论方法为工具,选择PM2.5为研究对象,先用SAS拟合方程,并检验序列相关性、多重共线性以证明所拟合方程的可用性。再用正交试验设计的直观分析法确定因素水平的最优组合方案,通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法讨论因素的显著性,以确定最优组合即让PM2.5的值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过去50年是全球气候变暖最显著的50年,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担负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任。文章采用表观能耗估算法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历史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优先的发展模式导致了我国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虽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每年递增,但是单位GDP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却比较低,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水平相对发达国家也较低。文章研究结论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规模的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对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规模以及经济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发现外国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规模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规模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可以通过经济规模导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上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开征二氧化碳排放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碳税的征收实践表明:碳税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不大,而且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我国开征碳税势在必行,碳税有利于减缓碳排放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环境税收制度,应对国际碳关税,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我国碳税制度设计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选择合理的开征时机,实行渐进的碳税税率,设置完善的免税条款,遵循税收收入中性原则,形成环境经济政策合力。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低碳城市过程中,对主要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研究至关重要.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通过计算广州市原煤、焦炭、原油、汽油、柴油五大化石能源20年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得出各类化石能源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影响程度,针对各类能源提出节能减排对策,对其他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路正南  罗雨森 《技术经济》2021,40(6):102-111
基于文献综述发现双向FDI(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可能同时具有"污染光环效应"和"污染避难效应".因此,选择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市(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莫兰指数(Moran's I)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刻画,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中国双向FDI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双向FDI都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中国双向FDI对本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均显著为正;中国双向FDI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抑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增加.最后,提出了合理利用双向FDI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981—201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 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分析我国能源消耗、 经济发展和二氧化碳排放三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能源消费、 经济发展和二氧化碳排放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能源消费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并不一定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