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规定,我国企业兼并的形式有:(1)承担债务式,即兼并方承担被兼并方债务,以此为条件接收后者资产(以其债务和资产筹价为前提);(2)购买式,即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企业的资产;(3)吸收股份式,即被兼并方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方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方,成为兼并方企业的一个股东;(4)控股式,即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达到控股,实现兼并。在这四种形式中,除第三种形式因采用了完全的股权交换形式而基本不涉及以现金支付收购的筹资问题,其他三种形式在实施过程中都难以回避此问题。纵…  相似文献   

2.
企业兼并作为产权重组的形式,对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具有特殊的意义。针对兼并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必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以及改革的深入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企业兼并是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自身经济目标的一种经济行为。它通过对资本的快速集中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兼并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必然得到人们的接受和采用。我国十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企...  相似文献   

4.
贺军  李薇 《北方经济》2006,(3):74-75
商誉作为会计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起源于企业兼并业务,企业合并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制合并三种形式。吸收合并(又称兼并)是一家企业兼并另外一家或几家企业的合并,其中被兼并企业的法人资格消失,兼并企业继续保留原法人资格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新设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取消原法人资格。合并建立一个新法人企业的合并;控制合并。则是通过一家企业对其他企业投资从而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表决权和控制权而实现的经济意义上的合并。其中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的法人资格继续保留。在这三种企业合并中,吸收合并(兼并)最直接提出了商誉问题.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第五次全球性兼并浪潮及我国改革的深化,我国企业兼并方兴未艾,推动了国民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但企业兼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无论在认识上还是操作上都存在一些盲点。在企业兼并中政府要不要进行宏观调控,怎样进行宏观调控,便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图就此作一粗浅探讨。一、政府要对企业兼并进行宏观调控(一)“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对兼并进行宏观调控。市场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在企业兼并过程中,失业、总量供给与总量需求、滞胀等涉及总量方面的问题,处理“外部不经济”问题,分配过程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企业兼并作为深化企业改革一种新形式,正在我国各地出现,由于我国情况复杂、经验不足,有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值得研究。其中首先必须把我国企业兼并的概念及与其它改革形式的关系搞清楚。如有的视产权转让为兼并;有的认为合并就是兼并;还有的把企业承包企业、企业租货企业、参股经营都算作兼并。例如新民晚报今年10月报导“上海市企业兼并的形式主要有产权有偿转让、企业承包企业、行政方式兼并和企业自愿合并等四种。”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兼并的概念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7.
以经济承包和简政放权为先导和中心的我国经济改革,在摸索中前进了十年之后,终于向人们提出了企业破产、兼并与产权转让等问题,从而向传统的国家所有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体现了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要求。对于企业破产问题,我国已有了基本一致的认识,并制订了有关的法律,但对于企业兼并与产权转让问题,人们在认识上和做法上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就企业兼并与产权让问题略陈所见,并求正于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从国外兼并风潮看我国企业兼并梁栩凌/山东财政学院经贸系近年来,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掀起一股企业兼并风潮。如果说80年代,企业跨国兼并是作为国际间直接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主要形式,国内兼并多以投机为出发点,对改善企业经营机制都少...  相似文献   

9.
徐文成  孔庆来 《发展》2008,(3):81-82
近年来,大规模的企业或公司兼并成为我国经济领域中非常令人瞩目的现象。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合并与收购,中外企业之间的相互控制与渗透,正极大地改变着我国经济体制中的产业结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化趋向的纵深发展,企业之间的兼并与破产将变成惯常现象。但由于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尚不成熟,企业兼并立法条文简单、笼统、可操作性差,法规之间、法规与政策之间缺乏整体和层次上的协调、衔接,再加上实务操作中的违规和随意,导致同一案件在审判结果上出现了迥异的状况比比皆是。从近年来司法实践中涉及的与此有关的案件情况看,主要有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问题。外部问题是企业兼并过程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问题,内部问题是兼并方与被兼并方的利益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薛涛 《亚太经济》1999,(6):40-42
自1983年以来,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经历了4次兼并浪潮。1992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大型企业的兼并、收购再次浪潮迭起,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早在去年就有人预言,第5次的全球企业并购热将持续到下个世纪初,1999年还将是企业购并年,不仅数量将大大增加,而且会有重量级的案例发生。而我国自1992年以来,也已出现了企业并购的第二次高潮,随着产权改革成为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我国企业兼并在规模和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但企业购并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因此,在国…  相似文献   

11.
浅议我国企业兼并的难点及对策董晓红企业兼并在近年来的发展实践过程中,可谓收益良多,不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少经验,而且在实践中发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概括如下:(一)兼并方企业的问题1优势企业缺乏。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低下,目前盈利企业尚不足三...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企业兼并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后,日本的企业兼并主要是通过两种模式进行的。一是以挽救淑临困境企业、寻求企业发展为主要目的,采取了大中型企业兼并小型企业的强弱兼并模式;二是以促进产业集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的,采取了大中型企业间相互兼并的强强兼并模式。日本企业兼并模式对我国的启示是,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兼并应采取强弱兼并和强强兼并并存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企业兼并作为企业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正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为了积极推动企业兼并迅速、健康地发展,必须妥善地解决企业兼并中出现的以下几个问题。一、转变思想观念减少兼并阻力企业兼并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许多地区还尚属起步阶段,为数不少的职工对它还不够熟悉,思想上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顾虑。从已实行企业兼并的部分企业来看,大多数干部和工人是积极支持兼并、拥护兼并的,但也有部分干部和工人存在以下思想顾虑:被兼并企业的领导干部怕兼  相似文献   

14.
整村兼并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卢平提起兼并人们更多地会想到它是发生在企业界的现象。随着市场机制在经济领域内作用发挥程度的不断加深,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效率好的企业兼并效率差的企业时有发生,人们也已司空见惯。市场经济以市场为衡量标准,优胜劣汰亦属必然。...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并购为何雷声大雨点小●倪顺发人们以为,1997年在结构调整的令旗下,第一阵“冲击波”,首推企业兼并破产。因为,这是理论与实践都已解决了的问题,认识上也达到了一致,即企业兼并破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反过来也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09,(6):42-42
经济界的人们常将小企业对大企业的兼并比作蛇吞象,企业间的兼并与蛇吞食物十分相近。  相似文献   

17.
“汉斯”借“青岛”,火了;“如意”招“康佳”,发了。国全改组应走出“自力更生”的误区,引进外力发展自己才是正确的选择—— 对国有企业采取兼并破产等形式,是国有企业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的企业兼并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一地区同一部门内以挽救危困企业为主因的行政划转式兼并:另一类是企业以优势互补为前提,本着平等自愿原则。以企业发展为主要动因的经济性兼并。 国企改组大多数采取的是行政划转式兼并。即劣势企业被优势企业兼并。同时将劣势企业的债务划转到优势企业的户头上,并进行挂账停息,由优势企业五至…  相似文献   

18.
企业兼并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也可能使企业由此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破产倒闭。因此,企业必须识别兼并风险,分析其成因,采取有效的防范与控制措施,保证兼并成功。一、我国企业兼并的风险及其成因由于我国企业外部环境的不完善性、动态变化性,及企业自身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等原因,目前我国企业兼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风险:(-)政策与法律风险。目前,国家鼓励兼并的政策限于国务院确定的大中型重点企业及110个试点城市的国有企业,在此范围外的企业兼并享受不到这一优惠政策,相应地付出的兼并成本要高,可能发生的风险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行业、各领域企业通过合并和股权、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整合,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行业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问题仍很突出。为此,国务院于2010年9月6日发布了《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提出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做强做大优势企业。该意见第四点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企业兼并重组的引导和政策扶持,其中第一项内容就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完善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的财税政策。对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给予税收优惠。税收作为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同的并购方式使得并购过程中税负不同,税收因素影响企业并购全过程,恰当的纳税筹划可以降低企业并购的成本,带来最大并购效益。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现行税法中影响企业并购重组的各税收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帮助企业合法利用税收政策,在并购行为中科学全面地进行纳税安排。  相似文献   

20.
企业合并商誉处理的国际比较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军  李薇 《北方经济》2006,(5):74-75
商誉作为会计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起源于企业兼并业务,企业合并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制合并三种形式.吸收合并(又称兼并)是一家企业兼并另外一家或几家企业的合并,其中被兼并企业的法人资格消失,兼并企业继续保留原法人资格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新设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取消原法人资格,合并建立一个新法人企业的合并;控制合并,则是通过一家企业对其他企业投资从而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表决权和控制权而实现的经济意义上的合并,其中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的法人资格继续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