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以泰国新政引发的金融动荡为契机,对比分析了1997年金融危机和2006年金融动荡背后的泰国经济模式,揭示了出口导向型经济与双轨型经济在泰国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通过梳理两次金融事件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以加深对泰国金融、经济的认识,从而为我国所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贸易与金融     
巴西金融动荡对泰国经济的影响巴西最近发生的金融动荡和西方主要金融市场因此而出现的波动有可能从四个方面对已饱尝金融危机之苦的泰国带来不利影响。首先是泰国脆弱的货币再次受到冲击。1997年7月泰铢的大幅贬值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此后,泰国政府、民众以及投资...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始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动荡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冲击,导致全球股市动荡,正如美国财长鲁宾所说: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4.
香港抵御金融风暴冲击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7年7月以泰国外汇市场动荡为起点引发亚洲金融和经济危机以来,香港由于地缘经济的关系也经历了风雷激荡、引人注目的金融风暴,经受了金融冲击的多次考验,抵御了国际炒家的疯狂掠夺。当此香港遭受金融冲击一周年之际,简要回顾香港成功抗御金融风暴冲击的过...  相似文献   

5.
创造世界奇迹的日本进入90年代后失去了昔日的光环,泡沫破灭、金融动荡、实体经济恶化。1997年发端于泰国的东亚金融危机使之雪上加霜,长达10年的经济衰退打破了日本经济发展模式的神话。虽然近来日本经济已显露复苏的迹象,但由于金融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和结构调整的长期性,全面复苏仍需时日。日本经济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解决我国国内经济问题在多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表明,全世界大约有1/5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金融危机或潜在的金融危机。1997年7月以来,东南亚国家发生了以泰国铢暴跌为开端的严重的金融动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出现本国货币汇率下降、美元汇  相似文献   

7.
魏剑锋 《魅力中国》2009,(27):186-187
2008年9月份以来,由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迅速席卷全球,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呈衰退趋势。面对国际上的经济动荡,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中国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  相似文献   

8.
近两个月来,东南亚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有关国家因货币大幅度贬值造成物价不断上涨,利率居高不下,企业外债增加,流动资金紧张,股市暴跌,泰国经济已经滑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迹象。 但专家们认为,由于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基础比较牢固,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仍可望稳定增长。 有关分析家指出,东南亚国家经济基础比较稳固,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在今明两年可望继续稳定增长。金融动荡发生后,除泰国外,其余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仍基本正常,货币危机对今后经济发展并没有带来  相似文献   

9.
聂庆平 《新财经》2007,(3):28-28
泰国股市和汇市出现的动荡,再一次说明:新兴资本市场开放,必须遵循有序原则,合理地安排改革与自由化的秩序,防止国际金融风险对本国经济崛起和金融安全的冲击。新兴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形式主要包括机构准入和市场准入,其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从2007年开始就出现了眼花缭乱的问题。我把这些问题归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美元下跌和次贷风暴引起的全球金融动荡;另外一个是由于粮价和油价上涨引起的全球性通货膨胀。金融动荡主要是来自于发达国家产生的问题,而通货膨胀则是源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的一次调整。  相似文献   

11.
金融支持在安徽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取得了若干成就,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应着力构建健全的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强化对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安徽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安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曹帅  姜帅 《特区经济》2020,(3):147-149
最近几年,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金融经济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而经济数学相关理论知识在金融经济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够让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分析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微分方程、函数模型、极限理论、导数等等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以期望能够更好的解决金融经济方面的问题,从而促进金融经济市场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日本金融危机长期化与复杂化的原因透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刚 《现代日本经济》2007,153(3):21-24
素来以金融“立”国、金融“强”国著称的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却遭遇世界近现代金融史上持续时间较长、损失较为惨烈的“滑铁卢”,虽然看似偶然却又事发必然,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长期隐藏在日本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之间的潜在矛盾集体爆发综合所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集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然而,现有的集群理论中关于金融企业集聚的分析较少。文章在借鉴已有的企业集聚研究基础上,以杭州庆春路"金融街"为例,认为金融集聚是由外部经济和区位优势而引起的自发行为。政府只有长期致力于完善金融市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才能进一步提升金融企业的集聚度。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内农村和农业的资金供给与需求处在严重的失衡状态,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资金的有效供给,按合作制组建农村信用合作社,使农村金融体系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改革的要求.建立农村资金需求主体获得信贷资金的有效承贷机制,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投入,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已经被看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否定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即在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双重约束下实现经济健康的发展,实现代价最小的经济增长。本文从财税政策调整和配套机制建设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入手,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对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并从理论基础上分析财税政策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对国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和配套机制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汤川 《乡镇经济》2010,1(4):75-78
伴随着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和东向发展战略的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在安徽经济整体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说,相对于经济发达省份而言,县域经济仍是安徽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金融如何发挥其杠杆作用,撬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摆在金融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文章围绕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县域金融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探讨发挥金融服务职能、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富有成效的金融解决框架。  相似文献   

18.
陈晔 《上海经济》2022,(1):65-76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都是国家战略,两者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示范作用。金融本身不创造价值,其收益来自实体经济,其作用在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协同发展,能够将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相互争夺利益的"零和"游戏局面,转变为互利共赢关系。扎实的实体经济是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可以完善金融中心的功能,由实体经济带动的金融中心更加持久稳定,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协同发展能更好发挥规模经济,能构建更加完善稳定的产业链,发挥产业间的互利效应,发挥产业内的集聚效应。建议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以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协同发展为本,以制造业与金融业协同为先,肩负起产业和区域经济稳定器功能,成立长三角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相似文献   

19.
在普通金融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考虑金融机构经营的专业化经济和规模经济,对金融部门融资成本进行比较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内生的金融机构数量一般是无效的,社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金融机构的数量进行调整来提高金融部门的效率,促进经济的增长.然而具体是扩大金融机构规模、减少金融机构数量,还是发展专业性金融机构、增加金融机构数量,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石油、煤炭等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发展缺乏内在动力等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经济转型迫在眉睫。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资源型经济转型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首先,政府要注重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与搭配,找准金融支持的着力点,使资金投向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和领域;其次,金融机构要着力调整信贷结构,突破金融锁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满足企业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最后,企业在利用传统方式融资的同时要积极利用上市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还要借助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金融投资公司等非银行机构规避融资风险和降低融资成本。唯如此,才能及时推进资源型经济实现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