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典”过去,加上内地放宽个人游政策,使沉寂一时的香港旅游业再度活跃起来。面对与日俱增的内地旅客,如何让传统的香港游更富有新的活力,这是摆在香港各大旅行社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在香港有30多年历史的老牌旅行社——康泰旅行社董事长黄士心先生,就如何开创香港旅游新局面等问题和他展开了探讨。 黄士心在香港旅游界里算得上是个“老法师”了。早在1981年他已开始主办旅行团进军北京、上海等城市,是香港最早组团到内地旅游的旅行社之一。  相似文献   

2.
“香港变得踏实了。”6月22日傍晚,香港投资基金公会执行董事黄王慈明女士用“踏实”来形容目前香港金融机构对内地金融业的态度。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的过程中,黄王慈明几次提到,香港是一个金融中心,但香港更为重要的角色是为内地提供先进的金融理念和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3.
“1997·香港”,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普遍关心的焦点。为此,本刊记者以香港的金融、贸易和通和为话题,分别采访了上海三家著名企业的“老总”。沈若雷(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 香港的银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的经营门类齐全。它集中了世界各国商业银行通常的做法,如房  相似文献   

4.
金融在整个香港经济中,被誉为“百业之首”、“神经中枢”,它是使香港经济之所以为世界所瞩目的最为重要的产业部门,也是使香港经济具有高度国际性质,成为亚太地区一个重要的国际经济中心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已经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他产业和行业的发展,无不与之息息相关。香港金融的引人注目之处,主要在于其发达的产业和市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比较有效的体制和监管。  相似文献   

5.
香港金融界人士认为香港银行必须加强国际化香港外汇同业联合会会长、道亨银行总经理谭炳胜先生表示,如今距离香港回归不到一年时间,对香港银行业而言,“九七”只是一个时间概念。他强调,保持金融制度不变,保持自由的金融环境对香港金融业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香港是...  相似文献   

6.
丁笔 《沪港经济》2003,(1):44-46
香港媒体有点“讨人厌” 去年底香港娱乐界有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就是歌星罗文的逝世。 丁笔对罗文不是很熟悉,也很少听他的歌,到香港后才知他患了绝症仍顽强和病魔抗争。他逝世后,香港人都感到很伤心,从政府高官到市民百姓都表示惋惜,他的葬礼很隆重,数千歌迷自发前去为他送行。好多香港人称他是香港的骄傲,有人甚至建议要把他的那一首《狮子山下》评为香港区歌,还有人提出要建造罗文纪念馆。人们之所以敬重和喜欢罗文,是因为他“歌好人正”。作为一个歌星,首先得要唱好歌,但光能唱歌还不行,关键还要  相似文献   

7.
朱鼎 《沪港经济》2002,(11):46-47
如今上海话在香港也成了“热门话”。随着中国入世,上海的商业和金融地位愈来愈重要,不少有“远见“的香港人也开始有意学点上海话,以备有朝一日能大显身手。近年来不少港人前往上海工作及做生意,学会上海话.对这些“北上“发展的确可以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8.
作为香港名门之后,吕耀东是幸运的,同时也是成功的。他没有躺在父亲的财产上享福,而是发奋努力把企业蛋糕做大。 吕耀东对记者表示,如要采访他,就一定要提他的父亲吕志和。在他的心目中,父亲是最好的企业家,父亲在商场上有着过人的才华和长远的目光,以自己的实力在商界站稳脚跟,同时又以自己的为人赢得了声誉。 在香港商界,吕志和是个“奇才”,他一手创建的嘉华集团自50年代开始发展建  相似文献   

9.
来香港以后、一直想采访唐英年。那天,我找到他的助理陈小姐,问她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唐英年的文章,以便准备采访提纲。“你要哪一年的?”“我都想看一看。”“都要?”她的眼神有点异样。“没错。”陈小姐一脸疑惑看着我,随后推开了移动的资料柜,搬出了厚厚的一本剪报。“这么多?”我吃了一惊,那材料少说也有500页。陈小姐指着资料柜:“这儿还有五本呢!”我傻眼了。以往的采访总是担心背景材料太少,这回却倒了过来——在笔者的人物采访中,也算是破了一个“纪录”! 资讯科技是一门本小利大的生  相似文献   

10.
晓鼎 《沪港经济》2002,(7):26-28
1950年初夏,当李和声风尘仆仆从上海赶到香港时,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在香港长住。用李和声的话来说,当初只是想到香港来住一个时期,因为那时候香港黄金市场相当“闹猛”,很适合寻工找职位。但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一干就是50多年,从当年的“毛头小伙”,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享誉香港金融界的“老法师”。  相似文献   

11.
在香港,上司叫波士。我去年夏天被派到香港某中资机构做一个部门波士,真不容易。首先我不会讲广东话,常常闹笑话。将颜色说成“咸湿”;“上船”说成“上床”!香港人很聪明,但也很势利,表面上看似尊敬你,骨子里还是有点笑我“老土”。  相似文献   

12.
水昆 《沪港经济》2001,(4):37-39
香港人对西部并不陌生,早在10多年前,就有不少港商以“吃螃蟹”的精神和勇气投资西部。近几年来好多港商也上过天山、去过拉萨、看过兵马俑、尝过辣川菜、游过漓江、到过青海。 如果说香港是一个枝盛叶茂的果园,那么西部就是一片尚未开垦的沃土。也许,正因为如此,精明的香港人才目光炯炯聚焦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3.
核心内容:在香港,看病很容易,费用也很低,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家庭的负担。香港医疗制度比较完善,同时拥有高度透明的投诉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鼎宕 《沪港经济》2001,(4):24-26
近来翻开报章,常常可见香港人在大声疾呼要重新找回“香港精神”,特别是一些有识之士更是苦口婆心,要港人虚心向内地学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向很感觉良好的香港人会如此放下架子一“作践自己”呢? 开始时我也感到很纳闷,难道香港人的精神真的这么脆弱?当我了解了香港精神以后,我方才明白,这就是香港人的可贵之处,他们善于思考,勤于探索,不回避矛盾,输得起也站得直。 什么是香港精神?勤奋工作,灵活多变,不畏艰险,勇于创业和勇于承担风险”。这23个字的香港精神,曾经为香港人带来过许多辉煌,也曾经给香港人创造了无穷的财富。 现在香港人又在重新呼唤香港精神,这对我们上海人来说,是不是能有所启示呢?  相似文献   

15.
据说,香港国际影星周润发有一句名言,叫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普通话”。尽管此话含有戏说的成份,但也多少反映了香港人一种尴尬的现状。 我来香港已有一年多了,我最怕的也是和香港人讲普通话。香港人讲普通话不但累,而且常闹笑话,有时真叫急死人。香港人不但普通话讲得不好,而且好多香港人的中文字也写得  相似文献   

16.
“九七”后两地金融关系的法律基础和原则研究确定“九七”后内地和香港金融关系的法规及政策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其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围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具体说明》。根据这些法律,“九七”后香港将成为中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力的特别行政区。在香港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中央政府将继续努力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②香港现行的货币金融制度将  相似文献   

17.
羊年伊始,沉寂了多时的香港楼市“再起风云“,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楼市以豪宅拉开战幔,显示出一股“霸气”。初步估计,羊年首季已有超过1600个单位成功推售,创下了2001年第4季度以来的新高,使“阴云密布”多时的香港楼市露出了一丝温和的阳光,这一良好的开局也使得不少地产商有点“洋洋得意”。  相似文献   

18.
我和杜惠恺先生是"第二次握手"了,早在2001年我就在香港采访过他。当时他给我的印象就是谈吐儒雅,思路敏捷,为人随和。作为香港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主管公司在上海庞大的投资业务,及掌管着香港5家上市公司,并参与投资世界各地80多家酒店、宾馆的大老板,他根本不像一个腰缠亿贯的大亨,与他交谈时,他似乎更像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香港新世界集团是从1993年开始到上海投资的,到2004年投资总额已高达80亿元,主要涉及房地产、酒店和大型商场,堪称是上海投资规模最大的港商之一。我的这次访问是从杜惠恺的社会公职之一上海政协委员开始的。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都说香港遍地黄金,这个传说在内地更广泛流传,亦是导致很多内地人士认为香港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究竟,香港人是怎样投资,怎样“钱生钱”而达至“滚雪球”效应? 无疑,香港遍地黄金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但我们相信,香港的政策及投资环境提供了很多赚钱的机会,而除了直接投资外,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金融市场,香港亦提供了多项金融  相似文献   

20.
2.香港金融监管给我们的启示通过分析香港金融监管的特点,为我们完善金融监管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明确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目标和责任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制度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也不同,因此,许多做法不能盲目照搬。但香港金管局金融监管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这一条完全可以借鉴。建立和健全金融监管法规香港金融监管法规健全,有法可(上接第3期)依,执法严厉。内地的金融业处在向市场转轨的过程中,金融法规在不断建立和健全。目前已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担保法”、“信托法”、“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