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理财思想主要以格言、警句、谚语等形式存在,它们是勤劳的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关于财富的智慧总结。今日看来,这些深邃、简短的言语对于现代居民理财仍有很大借鉴意义。人与财富的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探索财富机理方面首先碰到的问题。《易经·系辞》云:“何以聚人?曰财。”北宋王安石在《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中亦云:“合天下之众者财。”有一句谚语说得更明白:“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直到今天,财富尤其是物质财富依然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现实基础。北宋欧阳修在《本论》中也说:“足天下之用,莫先乎财”。  相似文献   

2.
夏冻春  梁海松 《英才》2005,(1):87-87
没有高层团队的分崩离析,也没有创业元老的分道扬镳,四川禾嘉集团“财散人聚”的故事成为了不得不谈的话题。“25年过去了.当初和我一起创业的十几个人,如今他们一个也没有离开。”堆在夏朝嘉脸上慈善家式的关容出卖了他内心的自豪。  相似文献   

3.
“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世界上80%的喜剧跟钱没关系,而80%的悲剧却跟钱有关系。如果中国的企业不能为社会做出足够的贡献,不能把财富用于需要的人们,那么即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再快,也不能够对世界的重建和发展产生一点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时代有个重要特点:"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企业不能帮员工发财致富,员工便不会死心塌地地帮企业发财致富.因此,一些较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提出和开始实施"帮助员工发财致富"的计划.思科公司首席执行官钱伯斯说:"使企业陷于困境的有两大原因,一是远离客户,二是远离员工."因此,思科40%的股票掌握在普通员工手中,总机小姐也是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5.
南方人讲:有人气、才会有财气,反之亦然。人气不旺,财气衰竭。近闻,领创新风气之先的温州人对此又有新的诠释。19年前仅以5万元起步,如今却做到全国民营企业第四、同行业全球第五的温州正泰集团,其老总在向学习考察团解释其缘何由独资起家,而不断稀释股份,至目前仅占公司30%的股权时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这句朴素简短而寓意深刻的话语既点破了问题的谜底,又道出了企业迅猛膨胀的根由,更体现了企业老总在用人之道上的独特见解和开明胸襟。  相似文献   

6.
像张近东一样有着打造百年老店理想的企业家下在少数。《英才》的“首要影响力”对张近东的采访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企业家和一个不一样的苏宁。他对资本、血缘关系、扩张的看法以及低调的处事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自己对苏宁在国内上市的解释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使然,但是考虑如今众多优质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张近东确有魄力。张近东深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这则中国古训,他没有把苏宁的股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或是家族的手中,而是王动散财,淡化个人奋斗、强化团队的集体奋斗。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做事业会更大”。企业…  相似文献   

7.
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用人问题。成功企业在人才任用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许多公司对员工都有这样的要求:个人志愿必须服从集团利益。然而,日本本田公司的用人策略则是“让员工感觉在为自己工作”。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先生说:“每个人必须为自己工作”。他认为,“人们不愿为公司牺牲自己,他们来公司工作是来享受,本田公司要对不同类型的员工予以区别对待,让喜爱钻研的人尽情研究发明创造。”这种为自己工作和在生活中得到享受的感觉导致了革新和创造,激发和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本田公司创业不到半个世纪,就…  相似文献   

8.
李华振 《经营者》2002,(9):32-32
<正> 注意老板并无特权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这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实行人才部模式,让员工与老板在利益分配上做到平衡。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不是资本经济时代,资本时代里,老板可以凭自己的资本多分利益,但在知识时代,这一套就行不通了——既然大家都是人才,那么员工与老板就应平等地分配利益。为人称道的梁山108条好汉共聚大义,也是以"老板与员工"不分贵贱一碗酒,你有我有全都有"作为前提的,试想,如果是"老板"宋江喝一碗酒,"员工"武松们却喝半碗酒,还会有梁山大聚义吗?白衣秀士王伦就失败在  相似文献   

9.
“奥康西部鞋都”对于王振滔来讲,或许只是他诸多投资中的一项,但是对于璧山县而言,却有可能改变他们中一部分人的命运。评判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并不在于他究竟有多少钱,而在于他对这个社会作出了多少贡献。王振滔的确无愧于“2004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这也正是《财富智慧》杂志选择王振滔作为改版后第一个封面人物的原因。 2005年1月9日,重庆璧山洋溢着节日般的喜气, “西部鞋都签约两周年暨一期主体项目全面运行典礼”正在隆重举行,奥康集团历时两年,在重庆璧山县耗资十亿元打造的“中国西部鞋都”一期工程全面竣工。专程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王世成、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徐永、璧山县四套班子官员、浙江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及所有到会的西部鞋都员工, 都是穿戴一新,每个人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喜悦。两年来,西部鞋都的市场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西南鞋材交易中心搬迁成功,市场气候已经形成;金都孵化区竣工,已有多家企业入驻;康乐鞋业已投入生产……这一串串骄人成绩的背后,无不显现着西部鞋都的建设速度。正如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徐永所言:“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只有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自己的员工,让所有员工都感受到公司大家庭的温暖,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只有企业强大,才能为国富民强和创造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对于企业关爱员工的价值,陈权中说他是这样认为的。  相似文献   

11.
<正>蒙牛快速成长成为业内的奇迹,为什么蒙牛能够有这样的成就?最大的原因即是“人财”(人即财富)。许多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无法再长大,原因也在于欠缺突破现状的经营团队。而蒙牛幸运之处就在于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就有非常强的经营团队,正如《蒙牛内幕》书中所形容的:“初创的蒙牛,除了几颗人脑袋,别的就一无所有了,不过这大概也是中国乳业最硬的几颗脑袋。”蒙牛何以聚集“人财”?在蒙牛只有六七岁的年龄时,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就在思考如何让一百年后的蒙牛更加茁壮与健康,这是传统思维的人无法想象的事情。蒙牛如果要永续经营,聚“财”(人财)自然是关键,为此牛董事长将自己的股份全部捐出。他说:“很少有  相似文献   

12.
人世间,好聚易,好散难,企业和员工之间也是一样.其实,离职员工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能够与他们做到好散,企业会收益良多.……  相似文献   

13.
尚希 《经营者》2009,(5):30-31
“任何一家大公司的任何创新都不是总裁一个人单独完成的。”这是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最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全体员工的创意,是公司一切活动的开端。Jackwoo在下班回到家的时候,还是习惯打开电脑,登陆到PatentCooking网站,来继续完成之前对于个人移动设备商务化的建议。因为在这里,不管是同事还是高管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这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看罢“东港”善待员工的六项举措,让人感慨万千。“东港”的六项举措职工得益实实在在,行之有效。2000年,该公司给部分员工的股份达2900万元;2002年至今,为1200多人办理了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等多种保险,其中需职工自负的金额就达1亿多元。这笔巨资亦由企业承担;有几百名员工获得进校学习化和科学知识的机会,更多的员工得到在职培训。公司还计划给员工建造经济适用房。“东港”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可以从董事长王云友那里找到答案,他说:“企业的财富三分是企业家打拼,七分靠员工创造”。真的,此说一点不错。由于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2004年,公司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0.38亿元,创利税1.5亿元。“东港”的事实告诉我们,善待员工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的具体体现,善特员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企业能从“东港”的经验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5.
一位从小发誓不让亲人再过穷日子的东北汉子,一位以房地产起家投身保险业的大亨,一位坐着轮椅走遍全国三级机构的保险公司董事长,一位看到基层员工的艰辛和痛苦会禁不住泪流满面的亿万富豪,一位为爱和梦想执著奋斗永不言败的斗士——这就是中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合众人寿董事长戴皓在媒体聚光灯下的形象。 许多采访过戴皓的人觉得他是一个谜,坐拥亿万财富生活却极其简朴,身残之后毅然二次创业投身保险业,身体被病痛缠绕意志却极其顽强,自奉甚简对员工却慷慨异常。其实,追随戴皓多年的下属都知道,他是一个具有博大爱心的人,他除了有一颗菩萨心还有一颗责任心,许多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把“责任”二字常挂在嘴边的人。他常说,让所有追随他的员工都过上好日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要深层次地了解和解读戴皓,爱和责任是一把钥匙,否则就会觉得他是一个怪人,病痛缠身,对生活依然那么豁达乐观,对事业依然那么执着坚定。近日,本刊记者对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董事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6.
洪涛 《物流时代》2008,(7):54-56
世界著名的《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最佳创意、最具有竞争力公司,整个亚洲只有15个,香港只有两个——它不是和记黄埔、也不是新鸿基地产,而是很多人还不熟悉但却是香港最大的贸易公司利丰集团和ESPRIT公司。 在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案例中,有9个案例都是关于香港利丰集团(Li&Fung)的。令人称奇的是,作为一家跨国贸易企业,该集团却没有一家工厂。有评论家称,利丰是在“平的世界上竞争”的楷模,是“全球网络整合者”。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人对质量的认识,与欧美完全不同。”王明舰教授指出,日本人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是精益求精的。据日本神钢集团人力资源株式会社社长增田和朗先生介绍,在日本神钢,质量管理是深入到每一个员工血液中的事情。对于质量的管理,是每一个员工必要的责任。如果一个员工发现任何一个工序上出现了任何一个问题,他都会努力向相关人员指出,直到问题真正解决为止。  相似文献   

18.
这场变动更大的意义在于,可以为那些“摸着阿里过河”的互联网企业提供一个参考模板“大地震。”阿里淘天员工杨毅对《中国企业家》如此形容。“消息藏得密不透风,我们也是看到内部信才知道。群里当时就炸锅了。”他感慨道,“没想到能成为阿里成立24年以来最大变革的亲历者。”3月28日,一封全员信搅动整个阿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宣布“1+6+N”组织变革正式开启,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未来都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这意味着,阿里集团对人、财、事一手抓的统管模式成为过去时,未来将全面转向控股模式。旗下的每个业务也会更像一家创业公司,自主决策权加强,也需自负盈亏,直面市场竞争洗礼。一场大风暴很快席卷而来。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达拉斯,有一家机械结构和设备服务的公司:TD工业。这家公司去年的营业额是40亿美元,而且连续16年上榜《财富》杂志的100个“最喜欢工作的地方”,而且这家企业的内部股票评级连续20年,每年超过S&P500指数。因为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所以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拥有者。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中旬“首钢集团化改造可行性研究”课题组专访了宝钢集团战略研究室主任孙纪守先生。孙主任曾参与宝钢集团化改造的主导设计、改造过程,并且很注意跟踪研究首钢的发展情况。他对首钢集团化改造给予了热心支持,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他认为,除中国外的世界各国在选择企业集团化的模式时都采用了“集团办公司”的模式。唯有中国在组建企业集团时采用了“公司办集团”的模式。这主要是由于组成集团的各公司在经营规模上差异较大所致。在中国目前组建的企业集团试点中,母公司(或核心企业)在生产经营规模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