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兆荣  吴杰 《特区经济》2008,(4):199-200
随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长三角经济圈的崛起,安徽省沿江经济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推进安徽省跨越式发展和实现中部率先崛起的关键。本文构建安徽省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墒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分析排名靠前的各县市发展的模式及特点,提出安徽省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竞争力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 2009年,江苏省江阴市在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基本竞争力排名中实现"七连冠",继续处领跑位置,各项发展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百强县排名看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0年以来,关于县域经济“百强县”的评比,国内有两个最权威的排名。即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评出的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区)和《经济日报》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评出的我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即“经济百强县”,至今已进行到了第三届。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域是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层次和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辽宁县域经济竞争力全国排名第十位.与发达省份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只有抓好了县域经济,全省经济总量才能快速跃升,富民强省才有坚实的基础,故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有利于全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县域经济不发达是云南的—大省情。云南现有县区级行政单位129个,其中市辖区10个,县及县级市119个。119个县市中的绝大多数是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和农民生活水平低、生活质量差的县。2001年,119个县的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5%、拥有全省96%的耕地、人口占全省的84.7%,但仅创造了全省60.1%的国内生产总值。据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测评,2000年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指数为全国倒数第3位,比西部平均值还低2.3个百分点:2000年云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23位,只有上海的1/3,没有—个县市进入竞争力百…  相似文献   

6.
《四川经济研究》2006,(12):12-12
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选日前揭晓,四川有25个县(市)进入“西部百强县(市)”。数量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排名第一。其中排在我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10位的县(市)分别是:双流县、绵竹市、郫县、什邡市、都江堰市、西昌市、江油市、广汉市、彭州市、简阳市。统计结果显示,与上届相比,四川成为10个排序上升的省市区之一.竞争力位居全国20位.比上届提升一位。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甘肃为例,在利用翔实的统计资料和较为先进的计量方法对甘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甘肃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作出综合评价;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比较视觉下的广东县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全 《特区经济》2006,(3):278-279
本文运用县域经济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指数的评价结果,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对广东县域经济进行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并基于研究的基本结论提出加快发展广东县域经济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9.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物质前提。本文阐述了海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差异,对海南省县域基本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分析了海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提升海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比较视角下的广东县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县域经济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指数的评价结果,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对广东县域经济进行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并基于研究的基本结论提出加快发展广东县域经济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简要论述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之后 ,紧密结合安徽省情 ,从纵向比较的角度 ,深刻分析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并对今后如何发展安徽省县域经济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伟 《科技和产业》2008,8(9):19-22
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差异问题,构建了由28个指标组成的县域经济差异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包对县级社会经济发展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及其演变特征。得出安徽省社会与经济协同发展不平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安徽省县域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但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总体还不成熟.文章在分析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联系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与实际,研究了安徽省县域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其功能,并分析了政府引导、发展产业集群的助推时机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孟莹莹 《科技和产业》2023,23(13):38-44
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使用安徽省2011—2020年的县域相关数据,利用面板空间杜宾模型(PSDM),检验财政支出结构在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教育、节能环保、文化体育和传媒、医疗卫生类财政支出能够显著推动安徽省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总体上抑制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皖北、皖中和皖南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有一定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对金融支持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了安徽县域经济与其他邻近省份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熏分析了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未获得有效支持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凌斌  王勇 《特区经济》2006,(4):355-357
企业资源严重不足已成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本文以安徽省无为县为例,剖析了回乡创业这一新生事物衍生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性及其对县域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力求对拓展我国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张砚 《特区经济》2006,(12):237-238
县域经济作为一种特定的区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合肥市所辖三县的县域经济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但与安徽省最发达县的县域经济还存在一定差距,其发展现状如何,需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汤川 《乡镇经济》2010,1(4):75-78
伴随着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和东向发展战略的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在安徽经济整体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说,相对于经济发达省份而言,县域经济仍是安徽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金融如何发挥其杠杆作用,撬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摆在金融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文章围绕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县域金融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探讨发挥金融服务职能、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富有成效的金融解决框架。  相似文献   

19.
李芳芳 《特区经济》2014,(9):148-150
一般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经济发展就越快。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外向型经济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外向带动"已经作为安徽省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因此本文先简单介绍一下外向型经济,再选择描述外向型经济的指标,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对比安徽省与其他各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用主成分分析来对安徽省各地级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地级市的发展水平排名,结果发现,安徽省处于我国中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与东部地区和少数中部地区差距明显,安徽省各地级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十分不均衡;并根据以上分析指出大力发展安徽省外向型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安徽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借助有关经济技术指标,对安徽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讨了促进安徽省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