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熊小青 《农村经济》2006,(12):93-95
水资源的稳定、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是保证水资源的关键。农村是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在严格惩治城市及工业污染的同时,应加大对农村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扶持、反哺力度,城乡统筹发展是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而复杂,建立合理有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基础。其综合评价的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环境系统,文中将其划分为调水沿线生态环境、调水周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建立了具有总目标层、子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流域内各种自然资源和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是相互制约和互相关联的统一体。四湖流域存在洪涝灾害、水体污染、生态退化和血吸虫病等生态环境问题,只有通过流域综合管理,采取各种生态措施,加强景观生态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四湖流域内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流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土资源是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太平湖湖泊及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目标的关键环节。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太平湖流域水土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农业面源污染较重、土地利用不合理对生态环境影响大。文章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管理策略:首先,根据地形条件,发展立体农业,促进水土保持工作;其次,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工作;第三,健全政策法规,强化管理;第四,采用经济调控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实现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提供基础资料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张艳得 《水利经济》2001,19(1):51-51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是维系整个二江一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的“水塔”。源头地带的生态环境状况 ,对维护整个流域水系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生态地位和生态效应对全流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三大流域内自然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严重 ,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为改善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全社会必须从战略高度来重视和保护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 ,突出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为西部大开发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西部大开…  相似文献   

6.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河西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武威干旱缺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甘肃民勤及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为了抢救民勤、改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国务院于2007年批准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并将  相似文献   

7.
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并介绍了目前通常采用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特点,指出国内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阶段。提出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衡问题,采取科学的、经济的和合理的跨流域调水方案,尽量减小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DS)是形成绿洲及其绿洲农业的基本条件.玛纳斯河流域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开垦的最大人工绿洲,其地貌呈现典型的MODS结构.本文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通过利用1980、1990、2000和2005年的卫星遥感图像与数据对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演变状况分析,结果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绿洲化与荒...  相似文献   

9.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中国的千年大计,其地理位置紧邻白洋淀,位于大清河流域的范围内。雄安新区目的是要打造成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其开发建设必然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而白洋淀生态修复同样离不开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要从改善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全局着眼,将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作为一项重大工程进行开展的话,那么首先开展的应该是对大清河系的河道治理整顿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用水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水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生态用水状况、水环境状况,指出我国水生态环境治理面临治理主体不协调、区域治理能力弱化、治理制度功效有限、流域水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基础薄弱、水生态环境治理监管力度不足等困境;从构建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改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水生态环境治理、实行流域生态补偿、推动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建设、强化水生态环境治理监管等方面提出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根据冰川系统理论,分布在长江流域内的所有冰川构成长江流域冰川系统,对冰川系统的面积结构特征的研究是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研究的一部分。通过对长江流域冰川的面积结构的分析发现,长江流域冰川系统主要由小规模的冰川构成,不同面积等级的冰川成正态分布。冰川的面积是冰川规模的反映并能最终反映综合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2.
浅议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分析,结合研究现状,提出一些区内生态恢复和重建的措施,旨在为该区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3.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植被的环状结构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植被分布呈明显的环状结构,形成了山地与平原、绿洲与荒漠、绿洲与山地的明显对峙。各地带植被类型及自然生产力不仅有内在的生态联系,而且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开发利用潜力和内容。只有把资源转化、产业化进程、市场开发和培育与跨越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开发战略、有自组织和自增长能力的产业结构和有资源环境支持的生态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伊犁河流域生态恢复与大农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剖析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以及土地资源类型和分布特征,探索土地资源潜力和利弊因素,寻求适合于当地农林草协调发展的关系及其大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的最佳方式和途径;提出以全流域为整体合理分配水资源、进行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及其生态建设,恢复良性的生态环境措施,实现该区生态与大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疆哈巴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经历了生态自然平衡、失衡、恶化、恢复的4个阶段,将来可能迎来良性发展的第5阶段,提出了该流域适宜的节水灌溉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云南金沙江流域热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云南省沙江流域的热区土地资源现状出发,揭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及耕作,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劳动者素质低下,环境及土地保护意识薄弱,提出了区域热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即加强生态建设及环境治理工作;兼顾生态、经济效益、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加强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建设基本农田、搞好水利设施建设;用地养地、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7.
关注攀西地区土地生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代松 《水利经济》2005,23(2):7-11
攀西是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地段,同时又是四川省特色化、产业化农业(水果、蔬菜)工程基地和全省农业用地的重要土地后备资源。在分析攀西地区土地利用及保护的矛盾及隐患的基础上,针对攀西地区土地生态状况不断恶化的巨大隐患,提出采取在保护中进行土地开发、在开发中加强土地保护,加强土地综合治理,强化林地种植和管护,杜绝原始迁徙耕作,加强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推行节水技术等相应对策以保护其土地生态。  相似文献   

18.
孙强  赵铖铖  韩竹 《水利经济》2006,24(6):18-22
通过对辽宁省英那河流域环境资源损失量的实际调查,分析并测算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收益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针对英那河水库扩建所产生的影响和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环境价值评估研究,充分证明了流域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具有极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经济效益。只要地方政府能在生态恢复初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相应的政策保障,因地制宜地、科学地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早日行动起来恢复生态环境系统,流域农民就有望早日脱贫致富。该项实证研究可为政府科学地协调好流域环境资源保护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艾比湖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尤其建国以后的大规模开垦,减少了入湖水量,导致湖面萎缩,风沙危害严重,对沿岸团场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艾比湖流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防治与保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对保证该区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嫩江大安古河道区植物资源的调查,探明该区共有资源植物293种,包括饲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食用植物资源、环境用植物资源共5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