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建居住区大量涌现,需要大量社区商业设施配套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本文在对国内8个典型社区商业综合体详细调查的基础上,从区位选择、功能布置、业态组合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研究影响城市社区综合体开发和经营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我国建设城市社区综合体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城市综合体"最基本的组合是:"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组合。"城市综合体"最大的特点有五:空间巨型化、资源综合化、功能集约化、价值复合化、效能最大化。组合的城市生活空间项目愈多,其综合、集约、复合之难度愈大。成功案例1:日本六本木新城项目介绍:日本六本木新城目前是亚洲最成功的旧城改造典范,已成为日本东京著名的世界级商务旅游中心,同时也是日本新都市主义居住空间的范本。  相似文献   

3.
所谓城市综合体(HOPSCA),是将城市中的酒店(Hotel)、办公(Office)、公园(Park)、商业(Shoppingmall)、会所(Club)、公寓(Apartment)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的服务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在国外,如欧洲的拉德劳斯、东京的新宿、纽约的曼哈顿都是典型的城市综合体,而在国内,深圳的万象城、上海的港汇广场等城市综合体也相继产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产业经济的变化,城市综合体这一新型物业类型也越来越多。由于城市综合体规模较大,内部车流、人流密集,因此,处理好城市综合体内的交通问题是管好此类物业的关键。本刊特编发此文,为业内同好做好这一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综合体.是指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三项以上的城市生活空间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已经是城市商业地产的重要业态,由于城市综合体本身业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6,(6):73-75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城市综合体"这一原本新鲜的名词逐渐成为建筑界的热门话题。这些近年来常州突然涌现的商业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城市综合体。都有相似的特征:体量庞大、商业业态完善、影响范围较广、有极强的聚合能力。这一连串的名字,也勾勒出常州城市综合体之战烽烟四起的图景。但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与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商业综合体开发前期的筹备不足;同业竞争过于激烈等问题。由此,课题组提出了"常州市城市综合体建设的调查与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试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就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内涵、特征、类型、发展概况及前景、整体规划布局及功能组合等几个基本问题进行解析,并阐述相关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上海房地》2012,(12):1-2
城市综合体可以将多种城市生活空间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8,(7):30-34
城市土地集约化,地块功能多样化快速发展趋势促使更多城市综合体涌现,因综合体内不同功能用地错时停车及多目的出行的泊位共享特性,停车总需求可适当减少;本文通过停车调查,考虑不同功能用地停车需求时间变化的差异性、出行者同一行程内访问城市综合体内不同功能用地的数量以及不同功能用地的泊位供给形式三个方面,结合区位系数及目标年停车需求变化系数修正,建立城市综合体共享停车需求预测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综合体实际停车需求,为城市综合体的停车配建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导刊》2012,(4):106-107
步入21世纪,中国迎来了城市综合体遍地开花的时代。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发展的方向之一成为各个城市政府和开发企业的共识。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那么,如此全面、综合的建筑形态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呢?综合体的出现,对建筑设计行业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导刊在此分享广佛智城的设计案例,邀请建筑设计大师盛宇宏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孙磊 《中国房地产》2012,(17):54-57
一、国内城市综合体的发展现状城市综合体是从"城市性、开放性和集约性"层面切入城市发展本质,将城市功能与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城市建筑实体与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而形成,其利用建筑空间复合化、集约化和开放化,满足城市的商业、办公、居住、旅游、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城市功能空间需求,并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空间能动关系,构成多功能、高效率的经济聚集体。我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历程尽管短暂但发展迅速,由于城市综合体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运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些城市已经把城市综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历程,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也是方兴未艾,国内一线大城市为满足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产业经济变化的需求,涌现出一种新型的城市物业类型即城市综合体。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备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立交桥下空间利用现状,针对桥下空间形态、桥墩形态的特征及功能利用取向,从公共性与适宜性结合、个性化与人性化结合、连续性与整体性结合、艺术性与生态性结合、安全性与适度性结合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桥下空间的利用及设计原则。认为立交桥下的空间环境是一种宝贵的人工环境,应科学地利用这一环境,应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立交桥进行综合性的艺术设计。  相似文献   

12.
董晨鹏 《价值工程》2011,30(4):188-189
在城市的更新和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传承和可持续的关系,要坚持人和城市、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必须把城市视作是由一个个有机的城市模块融合而成的有机综合体,而不能简单看作是由一个个单纯的功能中心叠加而成的无机的城市综合体。  相似文献   

13.
以基于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功能区划基本思路为指导,构建了包括城市功能类型选择、生态区划、自然生态维护优先功能区划、资源定位功能区划、城市功能区划初步方案形成、基于公众意愿功能区划6个步骤的城市功能区划框架,并对各步骤的策略与技术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厦门城市功能区划实例中,围绕着主导产业旅游,以第三产业为主,把厦门划分成13个功能区.与传统的城市功能区划比较,所研究构建的城市功能区划框架在这些方面更为合理:以城市发展战略把握城市功能结构进行功能选择,以生态区划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维护优先、资源定位原则进行功能区划,将公众参与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先海域功能区划后陆域功能区划等,采用的技术方法也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4.
Environmental justice principles are widespread at national and global levels of transition discourse, but this is sometimes irrelevant to marginalized communities.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apply environmental justice theory to a participatory postcolonial urban case study where poverty, unemployment and inequality continue to incentivize unregulated exploitation of vulnerable environments and people. It is unclear how national legislation can provide for indiscriminate access to environments that promote wellbeing in complex postcolonial communities, where xenophobic and economic discrimination reproduces colonial-style inequalities. To resist this injustice, the combination of academic and ordinary expressions of critique that confront regressive praxis and orthodoxies becomes a valuable and constructive political innovation for transitions.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enfranchising the most vulnerable proponents of transformation could advance their political capital to advocate for themselves, formulate and enculturate decolonized visions of urban sustainability, demand governmental and commercial accountability and foster urban reform that is relevant to them.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近几年来,城市综合体已在我国很多大城市开始盛行。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和产生原因,并以城市化历程作为背景,分别追溯了西方国家和中国城市综合体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城市综合体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揭示了产业革命、城市化和城市综合体之间的逻辑发展关系,以及城市综合体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明晰现代物流、城市区域与空间组织概念基础上,通过条分缕析现代物流与城市区域内经济系统、基础设施、社会系统、环境系统和自然资源等子系统的作用机理来阐释现代物流与城市区域空间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郭继孚 《城市问题》2007,(6):77-80,98
认为城市道路网络系统是一个有机协调的系统,必须有合理的功能等级结构和布局;利用GPS技术记录车辆出行的整个行驶过程,通过分析不同出行使用不同等级道路的比例,发现现实道路系统存在功能不清、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建设和交通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静  秦笑颜 《价值工程》2014,(5):316-317
城市绿道的产生正是在人们渴求改善城市绿色空间环境这一普遍愿望的体现,本文从绿道的作用、形成条件、绿道选线、功能结构等角度出发,对城市绿道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旨在为将来城市绿道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市空间演化的物流设施布局与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以城市物理空间扩展、功能区转换、产业结构“软化”以及城市群出现为特征的城市空间演化对城市物流需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着城市物流设施布局与规划战略;提出了考虑城市空间演化的城市物流设施布局与规划模型,指出政府在进行城市物流设施布局与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城市空间演化这一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城市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20.
现代城市及其管理——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对现代城市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城市管理者应超越还原论局限,抓住信息技术引领的管理变革机遇,以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为契机,抓好专家体系、计算机体系、数据信息体系的综合集成,大力加强城市综合管理与协调、高度重视城市管理中人的因素、以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指导城市管理工作.在对现代城市及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分析基础上,论文论述了综合集成法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构建了城市管理的综合集成体系结构和流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