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3):88-92
三维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在高校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数字校园"和"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校园建设成为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为例,基于GIS构建虚拟校园,采用C#作为开发语言,并结合ArcEngine的相关组件,对数字校园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开发。其中包括三维场景的建模与优化、虚拟校园系统功能设计以及三维场景的功能实现,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张会霞  刘影 《价值工程》2013,(26):186-187
Skyline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三维GIS软件之一。本文研究Skyline软件应用在三维数字校园中的方法与技术,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ketchup进行建筑物的建模,并在Skyline软件下进行模型的集成与可视化。以太原师范学院为例,完成了校园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的实际情况,在GIS技术的支持下,提出了数字校园建设的具体思路。基于GIS-MapObjects技术,阐述了数字校园的内涵,提出了基于GIS的数字校园体系结构、系统功能及其主要支撑技术,并立足于我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Visual Basic开发环境下,结合组件式GIS-MapObjects的数字校园管理解决方案。研制开发出一个集空间定位与分析、虚拟校园、信息查询、输出与表达功能的实现于一体的数字校园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
虚拟现实护术和GIS技术的结合是实现“数字校园”的关键技术之一,而三维虚拟校园对学校的管理提供了直接的表现形式。本文利用Multigen Creator软件,结合GIS技术,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了在Multigen Creator平台上构建虚拟现实模型的过程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当前虚拟现实的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而在现代教育之中,通常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构建虚拟校园,使用这种方式能够带给使用者一个感同身受的环境。三维建模技术在虚拟校园的构建过程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占据绝大部分的工程量,所以建模技术是构建虚拟校园的基础,是构建立体校园的重要技术,属于整个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骨架。本文结合大学虚拟校园的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了在图形图象基础之上的三维建模技术,从而为介绍三维建模技术以及其实现方法进行对比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发展,三维虚拟漫游系统的研究成为众多高校的研究热点,本文从不同角度论述常用三维建模方法的利弊,以及如何在三维虚拟校园建设中实现各种软件优势互补作了简单介绍,并就Unity3D如何实现虚拟校园漫游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从景观信息展示角度,以三维可视化GIS系统为基础,结合建筑物精细化三维建模,实现对风景资源、遗产资源的三维虚拟再现。在各级游人中心通过信息屏、触摸屏为游客构建泰山景观互动虚拟游,实现旅游路线虚拟漫游、重要景点飞临定位、旅游信息点播查询等功能,以游客的视角、亲身参与、点播互动的形式实现景区虚拟游览。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基于 Skyline 平台的数字城市多维展示与决策系统的构建方法,提出并实现了一个面向数字城市领域的三维GIS 交互式可视化应用系统.实现了二维、多维联合显示、查询、空间分析和最优路径分析决策功能,并在多维景观模型的建模技术、海量矢量数据的访问和查询方面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数字化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9,(3):163-165
根据采集到的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平面图形数据和各建筑物的高度数据,利用SketchUp软件的三维建模功能和Arc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功能,开发出一个独立的内蒙古农业大学三维数字校园系统,实现内蒙古农业大学三维空间分析功能。内蒙古农业大学三维数字校园系统具有空间信息资源的输入、显示、查询、定位、场景漫游、量算和分析、定位感兴趣点等功能,该系统为校园用户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0.
将信阳学院校园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三维空间分析软件与SketchUp三维实体建模软件,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三维数字校园研究,主要目的是让浏览者能够直观感性的了解本校园的总体布局,丰富了浏览者对校园的认识,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便捷的数据查询通道。为建立智慧城市提供信息数据的研究基础,促进信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数字地球及其未来应用领域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飞  张宇  邓锋 《价值工程》2010,29(29):110-110
数字地球是一种数字化的地球,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它通过海量存储,多分辨率,综合3S、网络以及仿真和虚拟等高端技术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从而实现数字化手段处理地球问题以及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建立数字地球的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网络及其技术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合产物。  相似文献   

12.
虚拟数字化校园漫游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计划的核心平台。本文首先对目前主流的虚拟可视化开发工具作了介绍,并结合当今最流行的游戏引擎UDK(Unreal Development Kit)和三维设计软件3ds Max的虚拟现实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校区为原型,设计并实现了将虚拟现实引擎作为三维动态交互立体数字校园开发平台的核心构件,着重对引擎实现过程中的3ds模型导入进行了解析,包含了材质编辑技术、物理碰撞技术及碰撞检测技术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上述技术的通用性在虚拟现实引擎中可见一斑,极大地提高了引擎的实用性和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王娜  王益轩 《价值工程》2011,30(15):39-41
简要介绍了虚拟样机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并阐述了利用Pro-E三维建模功能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实体建模和样机虚拟装配的过程;利用ANSYS和ADAMS软件对建立的虚拟样机中的关键零件和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合实例说明了虚拟样机的建模和仿真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学生的三维立体思维,针对实物模型教学的不足,本文基于Quest 3D平台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构建了一个用于展示和教学的交互式三维工程制图模型库。用户可以在模型库中自由漫游,全方位的观察所展示的模型,点播教学视屏和音频,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赵明 《价值工程》2014,(20):54-56
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和分析牵引供电系统三维建模的需求,研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牵引供电系统三维仿真建模的关键技术,实现对牵引供电系统数字化建模。  相似文献   

17.
实现零部件的三维建模与整机装配是建立产品虚拟样机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基于Pro/E、Cult 3D等软件,简要介绍了利用布局、骨架模型、二次开发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实现机电产品零部件自动装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目标,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BIM技术依托虚拟建模技术,实现了对工程项目的数字化建造管理。实践证明,将BIM技术融入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中,有助于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质量。论文立足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剖析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opportunities virtual worlds offer for real-world innovations. By integrating users of virtual worlds into an interactiv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companies can tap customers’ innovative potential using the latest technology. Connecting the emerging technology of virtual worlds with a customer-centric perspective of open innovation allows unique and inventive opportunities to capitalize on users’ innovative potential and knowledge. The concept of avatar-based innovation serves as a point of origin to reveal these possibilities and represents the first attempt to systematically take advantage of virtual worlds for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doing so, this paper argues that latest advance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enrich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and can improv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Further, characteristics are presented that suggest that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is especially conducive to innovation and creative tasks. Based on theoretical insights, the analysis of eight cases (Coca-Cola, Steelcase, Osram, Alcatel-Lucent, Toyota Scion, Endemol, Aloft, and Mazda),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directly within the virtual world and 23 interviews with both managers and customer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how virtual worlds allow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to swarm together with like-minded individuals to create new products and permits companies to find an audience to test, use, and provide feedback on the content and products they create. We highlight the active roles avatars can play throughout the whole innovation process, and demonstrate the opportunities of how manufacturers and customers could collaborate to innovate from idea to launch. A few pathfinding companies experiment with avatars as a source of innovation. Specifically, the initiatives of Osram, Steelcase, Mazda, and Toyota truly link the concepts of open innovation and virtual worlds to employ the interactive technology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hese efforts are critically analyzed to examine the hypothesized potential of avatar-based innovation. The cases pinpoint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nd reveal both preconditions and challenges of this new approach to interactiv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order to fully realize the potential of avatar-based innovation, companies need to create a compelling open innovation experience and consider the peculiarities of virtual worlds.  相似文献   

20.
张先  宣滨 《价值工程》2013,(32):221-222
数字化,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国内外高科技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随着3S技术,高速宽带网,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概念的进一步实施就越来越得到地理信息系统界的重视。阐述利用skyline系列软件的TerraBuilder对遥感影像和DEM数据进行融合整理,建立MPT文件。用3Dmax和TerraExplorer Pro建立模型,然后三维模型到三维景观的转化。最后得到三维数字校园景观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