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技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研究》2016,(8):72-85
本文在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下,构建了贸易自由化下中间品进口与企业技术选择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入世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应用高技术。进一步考虑企业生产率差异性时,发现这种促进作用与企业的初始生产率水平有关,仅仅显著促进中等生产率的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另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强,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使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测算了最终品关税和中间品关税,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变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进步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其中中间品关税减让引致的成本节约以及优质要素获得效应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比最终品关税减让引致的竞争效应更大;(2)贸易自由化对非出口企业、非加工企业以及本土企业的生产率提高的影响效应分别显著地大于出口企业、加工企业和外资企业,并且这些差异又主要体现在中间品关税减让引致的成本节约以及优质要素获得效应对生产率的作用上;(3)制造业行业总体生产率的上升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生产率的改善,而市场份额重置效应的贡献相对较小,进一步的估计发现,贸易自由化对资源重置效率的净影响也较为微弱.本文为理解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动态演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同时也为评价中国入世的经济效果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判别视角.  相似文献   

4.
贸易自由化是加深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主要因素,我国在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贸易自由化将会对我国外贸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根据贸易自由化对贸易结构变动效应的分析,用以各自科学的衡量指标,着重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分析两者间的影响作用,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企业生产与创新决策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2001~2007年世界银行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服务开放渗透率和创新强度指标,并运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强度;从细分服务行业来看,金融、分销和专业服务部门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明显;以同期巴西服务开放渗透率作为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并使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等方法进行多角度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民营企业以及高服务使用率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表明,持续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将企业的"排污—减排"决策引入基于拟线性需求系统的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企业以及总体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固定排污税率下,贸易自由化会增加全球总产出,但可能降低全球总污染排放,从而引致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然而本文也发现这种情况只在初始排污税率较低之时成立。此外,在内生化的排污税率下,本文发现在一定参数下,最优的排污税率在贸易自由化以后应该上升。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2018,(2):170-184
即使没有任何政策干预,市场本身的不完全也可能导致扭曲。本文在企业异质性框架下,构建包含Behrens类型需求结构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贸易自由化对市场扭曲程度的影响。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发现贸易自由化(市场规模扩张或者贸易成本下降)并没有减缓市场扭曲,这是因为,贸易自由化导致市场均衡福利和社会最优福利上升幅度相同。此外,随着一个经济体平均生产率的上升,会出现市场均衡福利上升和市场扭曲程度加剧并存的局面。进一步研究发现,理论模型得到的一般性结论同样适用于中国。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应该协调使用;随着一个经济体平均生产率的上升,产业政策的重要性加强。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的中间品贸易的兴起,使传统关境贸易统计无法准确衡量全球价值链下一国的实际贸易利得。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重新评估加入WTO对于中国出口的真实影响,以及关境统计下WTO贸易促进作用与真实状况的偏离。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1)总体上,中国加入WTO显著促进其增加值出口,但关境统计明显高估了WTO贸易促进作用。(2)分行业看,WTO对中国增加值出口的贸易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加入WTO显著地促进了中国非制造业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出口,却抑制了中国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出口。(3)进一步研究发现,关境统计数据对于WTO贸易促进作用的高估问题仅存在于制造业,对于农林牧渔业等其他三个行业反而存在低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行业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工业行业存活企业平均生产率高于进入企业平均生产率,退出企业平均生产率最低;第二,使用动态OP方法对中国工业行业总量生产率增长进行分解,发现存活企业生产率增长对总量生产率增幅贡献最大,低效率企业退出同样促进总量生产率增长;第三,总进口增加、中间品进口增加和最终品进口增加会促进中国工业行业总量生产率增长及各个分解部分增长;第四,国内企业竞争主要通过影响存活企业间资源再配置促进总量生产率增长,而贸易自由化则主要通过淘汰低效率企业实现经济资源再配置,并以此推动总量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参与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合作的效果评估APEC发展的二十年是中国国内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二十年,同时也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的合并样本进行倍差法估计后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并且这一结论在改变核心指标的测度方法、使用不同的模型设定和采用不同计量方法的情况下也较为稳健.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进口种类的拓展与进口质量的提升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两个渠道,其中“进口质量”渠道更为重要.最后,文章还实证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资源再配置与行业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资源再配置效应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行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布什政府的贸易自由化战略与中国贸易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布什政府的贸易自由化战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利用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迫使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二是通过与贸易伙伴国进行双边与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推动以美国为中心的双边与地区贸易自由化。这种战略具有典型的霸权主义色彩,严重危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美国单边主义贸易自由化战略,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贸易安全。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解释不同国家生产率差异问题,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近期的研究集中关注于国际贸易与生产率差异二者问联系的微观基础上,其中一类文献主要强调出口机会和竞争刚性是如何通过将资源在低生产率企业和高生产率企业问的重配提升总生产率的(Marc J.Melitz,2003;Marc J.Melitz和Gianmarco Ottaviano,2008)。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月24日,包括中国、美国和欧盟在内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14个成员在瑞士达沃斯共同宣布正式启动WTO环境产品协议谈判,以实现环境产品减免关税,推动环境产品自由贸易。在随后半年多的时间内,各参与方举行了一系列磋商,并于7月8日在WTO总部正式启动谈判,旨在落实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承诺,将以包含  相似文献   

16.
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对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总体和分行业两个方面检验中国工业企业出口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发现出口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著负相关.造成出口效应不显著的原因除了中国尚不完善的市场体系外,还与中国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比重过高、加工环节大都处于劳动密集型而且技术含量不高的水平、加工过程短、增值率不高有关.因此,中国如果减少加工贸易的出口,便可以在不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降低外部需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技术创新的两阶段视角,利用2004-2011年中国工业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在考虑环境规制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的情况下,从关税减让的角度实证检验了贸易自由化对研发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研究发现:(1)中国工业研发创新效率整体上处于增长态势,但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和行业异质性;(2)“入世”后,我国实施的关税减让政策是富有成效的,即关税减让显著促进了研发创新效率的提升,但其对技术开发效率的促进作用远小于对技术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3)关税减让对促进两阶段创新效率的提升存在一定的条件限制,关税减让水平只有小于一定的门槛值时,才会促进两阶段创新效率的提高;(4)在技术密度、环境污染程度、R&D强度、垄断程度和行业规模等不同要素约束下,关税减让对中国工业两阶段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20.
余心玎 《技术经济》2014,(4):107-113
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再探讨,具体研究了出口企业是否具有更高的生产率、企业在做出口决策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机制以及出口行为本身是否能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增长。研究结果显示:当用TFP衡量生产率时,企业出口决策中存在自我选择机制,因此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相对较高——这与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预期结果一致;当用劳动生产率(人均附加值)衡量企业生产率时,则"生产率悖论"存在,即出口者的生产率反而较低;当企业刚进入出口市场时,其生产率会经历短期的快速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出口对企业生产率增长的作用在整体上是负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