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传真     
《理财》2006,(2)
审计实行政务公开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实现审计监督与服务并举,扩大社会与民众对审计的认知与了解,优化发展环境,禹州市审计局按照《关于2005年度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六项措施,强化政务公开。一是完善相关制度。明确政务公开的主要载体、内容、程序、人员职责等,规范政务公开的管理。二是明确公开原则。结合审计机关的特点,本着依法审计,客观公正,注重实效,利于监督的公开原则,为领导决策与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三是拓宽公开渠道。除在政务网站设立“政务公开”专页外,充分利用宣传版面、禹州市审计信息网等网络与报刊载体,扩大公…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元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具有二元构造特征的传统公权利理论出现危机。以自由等价和人格主义为基础,以水平私益冲突为核心,普罗伊斯建构了多元行政法律关系中判断公权利的利害调整模式。通过区分权利分配与请求权指向这两个维度,利害调整模式实现了私人间水平关系与国家和私人之间垂直关系的整合。在多元行政法律关系中,不仅公权利的内涵有所不同,而且法律之于公权利证成的作用得以凸显。利害调整模式立足于行政法律关系理论,优化了公权利的判断方法,推动了公权利理论的发展。面对多元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复杂利益结构,我国也可以借鉴利害调整模式,完善冲突利益的协调机制,实现无漏洞的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3.
一、构建开放式地税是现代行政管理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开放”已不再是新鲜词汇。于社会而言,改革开放的成果向我们展示了“开放”的内涵:于行政管理而言,在这个社会生活深刻变革、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时代,只有公开透明才能进一步实现组织行为、行政决策与干部、民心、民意、民情的联动。在主题为“超越危机——管理科学发展在中国”的2009复旦管理学国际论坛上,  相似文献   

4.
淮阴区行政服务中心财政局采购中心,认真落实软环境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受理事项,严格按程序办理。在实施政府采购过程中,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组织严密的原则,办事人员对客户傲到“四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热茶暖心、一副热心接待。所有招投标一律在市级以上采购网上公开发布,承诺期内办结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近现代西方一些宪法学家和行政法学家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行政机关的裁量权,以及对其进行控制的问题,例如,英国宪法学家戴雪认为,裁量只是“专断”的一个委婉说法,曾任英国诉法院院长的丹宁认为,对法律中的裁量权应当严加控制,凡是对行使不当的裁量应被判为非法。英国的一些法官主张,裁量权不应是专断的或反复无常的方式行使裁量权就是用该权力的行为,由此可见,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和使用有着很大的争议,本就行政自由裁量权及控制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杰 《当代金融研究》2021,2021(4):123-138
受经典行政行为形式理论诱导,偏重于“单一节点”的研究方法无法管窥行政信用评级之全貌。借助于行政过程论研究范式下的阶段性构造分析,行政信用评级本质上是由信用信息归集行为、信用信息评价行为、信用等级计算行为、信用等级公开行为组成的复合型行政活动。其中,信用信息归集行为的法律性质有四种,分别为不真正多阶段行政程序行为、实质意义上的行政内部行为、行政协议行为、行政事实行为;信用信息评价行为应属于内部行政行为;信用等级计算行为应当定性为自动化具体行政行为,但在评级机构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况下,仅成立内部行政行为;信用等级公开行为属于行政事实行为。行政信用评级本质上并无授益或负担属性,但评级结果对信用主体的声誉、资格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当从创设依据、适用范围、技术程序与救济机制等四个方面强化对行政信用评级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7.
(一)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处理办法》的规定,涉及国家和部门秘密的公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涉密公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法创设证券发行预披露制度并非偶然,而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美国、欧盟、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证券法都没有规定证券发行预披露制度,我国是将美国行之有效的举报制度上升到法律层次,是一种立法技术上的创新。证券发行预披露制度是公开原则的内在要求。本文认为,我国证券发行预披露制度在诸多方面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正> 会计信息披露是公开原则的具体体现。公开原则是股票发行与交易的基础,贯穿于各国证券法律体系,成为证券立法的最高指导原则之一。通过会计信息披露,证券市场将能受到一种理性约束,从而有助于提高其有效性。我国自上海、深圳两证券交易所建立以来,中央及地方证券监管机构便着手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工作,业已取得不小的成效。同时,我们亦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0.
行政强制正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国内学者对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以及即时强制的概念及种属关系并未达成一致见解。文章对行政强制与行政强制执行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对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进行了还原及分类。认为行政强制与行政强制执行是作为行政法中的两个重要的并列概念。行政强制又分为一般行政强制与即时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执行又分为非诉行政强制执行及经过诉讼的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措施分别是行政强制与行政强制执行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王晋清 《中国外资》2009,(22):196-196
行政问责制是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党中央对行政问责非常重视,先后在中央和地方掀起了一股“问责风暴”。本文通过参考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实施现状,介绍了行政问责的内涵,并重点分析了其施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会财会》2008,(10):57-57
一、行政机关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主动提供政府公开信息,一律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治国方针,湖北省积极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努力打造“阳光政府”,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政务公开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的工作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张璐 《金卡工程》2009,13(11):187-187
本文在承认“有限公定力说”的基础上,尝试用排除的方法,列举出现阶段公定力理论存在有限性的情形,具体包括无效行政行为领域上的有限性、行政诉讼程序上的有限性、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领域上的有限性等,间接界定出公定力理论的应然范围,以便于公定力理论顺应民主行政、参与行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关键和重要环节。完善的行政问责制有助于新型政府的建立、行政效率的提高、行政人才的造就、行政理念的优化和责任法律的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行政问责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文化不配套、信息不公开和公民参与不积极等问题。要将行政问责制放入提升政府执行力的视野中对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6.
个人信息权的内涵 个人信息权是“自然人依法对其个人信息进行控制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密切关联,二者的内容上有许多重合,因此有的学者认为个人信息权应称为信息隐私权,即个人信息权是广义隐私权的一部分。本文认为,个人信息权的保护范围更为广泛,隐私权更加强调信息的隐私性和敏感性,只要与公民个人相关的一切信息,都应纳入信息权的范围,受到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7.
廖琴 《金卡工程》2010,14(4):94-94
无效行政行为是行政行为公定力的例外,我国的无效行政行为概念并未与可撤销等相关行政行为区分开,对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标准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这将不利于贯彻依法行政,不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本文从无效行政行为的概念出发,阐述了我国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现状,并从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标准、救济制度、法律后果等方面论述建立我国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  相似文献   

18.
南宫市财政局从“行政提速,服务提质”出发,积极落实全市财政系统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现场会精神,领导重视,措施有力,使这项活动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9.
孔明 《金卡工程》2009,13(5):183-183
行政信息公开有利于形成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和谐、制约权力、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手段。完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必须扩大公开的内容、范围、渠道,明确程序,普及信息公开知识,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构建协调一致的信息公开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0.
郑琳 《当代金融研究》2021,2021(3):140-154
摘要下放是当前行政审批改革理论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课题,而深圳的制度实践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视角。行政审批下放并非一个法律概念,其内在本质是授权与委托,背后运行的制度逻辑是实现地方的有效治理。下放过程中承接机关缺乏主体资格,需要通过规章授权和修改法律、法规进行合法性补强;事项范围和层级的混乱,亟待合比例地统一标准和条件;正当程序的缺失,则要通过内部程序、公众与专家的有效参与以及完整的信息公开等程序设计予以填补。行政审批下放要求确保承接单位具备实施条件,监管的重点是确定下放审批机关和现实施审批机关为监管主体,标准化的评价模式主要围绕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程序构建。这一切都旨在促进行政审批下放的合法、高效与便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