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有一天,14岁的柳聪和父亲一起上街,经过一家服装店时,门口站着一个笑容可掬的妇女,她一见柳聪就说:“这孩子一看就聪明。”然后又转向柳聪的父亲说:“先生,我们店里有一套西服,你穿了保证很帅,像个神气的老板。”柳聪的父亲说:“谢谢,我不要。”那位妇女依然不放过,说:“今天大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流传着一个故事:三个商人死后见上帝时,讨论他们在尘世中的功绩。一个商人说:“尽管我经营的生意接近于倒闭,但我和我的家人并不在意,我们生活得非常快乐。”上帝听罢,给他打了50分。第二个商人说:“我很少有时间和家人呆在起,我只关心我的生意。你看,我死之前,是一个亿万富翁!”上帝听罢默不作声,也给他打了50 分。  相似文献   

3.
刘颖 《全国商情》2010,(12):22-25
有这样一个故事:同样都是古匠,同样在雕塑石像,如果你问他们:“你在这里做什么?”他们中的一个人可能会说:“我在凿石头。”另一个可能会说:“我在做雕像。”第三个可能会说:“我正在做一件艺术品。”  相似文献   

4.
在律师家里     
《新智慧》2000,(1)
一个卖肉的人怒气冲冲地走进一个律师的家里,对他说:“喂,我问你,如果一只狗在我店里偷了一块肉,它的主人应不应该赔偿?”律师回答:“当然应该。”“那好,”卖肉的高兴地说,“你的狗刚才偷了我一块价值二十法郎的肉。”“好,好”,律师笑着说,“这样,扣除你的肉钱,只要再?..  相似文献   

5.
潘茂闯 《大众商务》2006,(4S):65-65
烈日炎炎下,三个工人挥汗如雨的工作着。这时,一个人走上前问道:“你们在做什么?”甲工人回答道:“我在砌砖,”乙工人说:“我在砌一堵墙。”丙工人满怀憧憬地说:“我正在盖一座美丽的剧院。”十年后.甲工人成了熟练的砖瓦工:乙工人成了一名建筑工头:而唯有丙工人,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了一名身价过亿的房地产巨子。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决定要离开那座城市时,忽然想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里抱怨了命运对他是如何的不公。他说:“如果您能借一点钱给我,我会先去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信寄出去了,他便一直在旅馆里等,几天过去了,他用尽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也将行李打好了包。就在这  相似文献   

7.
小婷 《大众商务》2006,(9):40-41
女留学生走进了“美手”培训班 我来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留学近三年了。2002年5月的一个星期日,我在给一群前来旅游的日本人做兼职导游时,一位日本女士对我说“导游小姐,你的手长得真标致,很符合做手模特的标准。”原来这位日本女士是从事专业手模特培训的,怪不得她用一种职业的眼光盯着我的手。接着,她建议我说:“我在墨尔本有一个同行,她也是日本人,来这儿开了一家专门培训手模特的公司,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先到她那儿去训练一下,然后再找机会拍广告。”说着,她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我:“你直接找她联系,就说是我介绍来的。”  相似文献   

8.
2001年中专毕业后,我进入青岛一家韩国人创办的珠宝饰品公司打工。 2003年6月的一个周末,我约朋友出去玩,她却说,奔忙了一周不想出去,就想在家里放松放松,一个人对着电视练练拳击,打打乒乓球……我满腹疑惑:一个人在家练拳击?还打乒乓球?没毛病吧你?她却神秘兮兮地说:“过来瞧瞧啊!”一进朋友家门,迎面打过来一双大  相似文献   

9.
环环相扣     
《新智慧》2000,(17)
百货公司经理核查新售货员的工作情况,问道:“你今天接待了几个顾客?” 售货员答:“一个。” “只有一个吗?卖了多少钱呢?” 售货员答:“五万八千多美元。” 经理大为惊奇,要售货员详细解释。售货员说道:“我先卖给他一枚钓钩,接着卖给他钓竿和钓丝,我再问他打算去哪儿钓鱼,他说到南方海岸去。我说该有艘小船才方便,他于是买了那艘6米长的小汽艇。他又说,他的小车也许拖不动汽艇,  相似文献   

10.
“徐光宗是个能人”,很多人都这么说。今年初,桃林铅锌矿以月薪3000元聘请他,他拒绝了。紧接着冶金工业部一个大公司以更高的待遇聘请他去任总经理助理,他仍是摇头:“我不是留恋故土,也不是不想干大事业,而是不忍心丢下企业不管,丢下厂里几百名职工不管啊!”徐光宗的话语虽短,却使人们看到了在他那火热的胸膛里,始终跳动着一  相似文献   

11.
我是从1983年开始做盆景的,但那个时候我生活在山区,对外面的世界很陌生。3月的一天,我到山上拾了捆柴,背着住家走。正在这时,有两个城市模样的人喊住了我:“同志,能不能让我们看看你肩上的柴?”我听心里直笑,这些大城市的人,柴禾又有什么好看的?但我还是把柴禾卸下来交给他们,他们打开柴禾,左挑右选,如获至宝地从中选了20多株名叫雀梅的带根的小灌木,然后对我说:“给你5元钱,把它卖给我们吧!”闻听此言,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这烂柴都能卖钱?我一边接钱,一边不解地问:“你们要这东西干哈?”其中一位操着上海口音说道:“我们是上海来的,专门收购雀梅,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上山挖,我们定期来收购。”说完,那两个人扬长而去。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内心翻腾着喜悦的浪花。  相似文献   

12.
烈日炎炎下,三个工人挥汗如雨的工作着。这时,一个人走上前问道:“你们在做什么?”甲工人回答道:“我在砌砖。”乙工人说:“我在砌一堵墙。”丙工人满怀憧憬地说:“我正在盖一座美丽的剧院。”十年后,甲工人成了熟练的砖瓦工;乙工人成了一名建筑工头;而唯有丙工人,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了一名身价过亿的房地产巨子。启示:是的,相同的境遇,心态各有不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态的差别,将使命运产生巨大的反差。人生就如此简单。你选择了怎样的心态,也就选择了怎样的人生。世上不可能的事情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情是做出来的;眼睛只能代表视线,眼光才能决定未来!  相似文献   

13.
Bill Relchert的哥哥是个医生,他的父亲也是医生。不仅如此,他的祖父和曾祖父也都是医生。那么,又是什么力量促使Reichert先生坐在Palo Alto城的Peninsula Creamery咖啡馆,一边吃着鸡蛋和火腿,一边和我们大谈特谈风险资本呢?他说:“我是Reichert家族第一个不当医生的人。我想,是我外祖父身上的基因最终把我引到了这条路上。” 当然,不是指把他引到去咖啡馆  相似文献   

14.
9月10日,有个从山东潍坊打来的电话。这是一个想学厚德福酱肉绝技的青年人向赵经理询问:“我从这么远的地方去你们那里,人生地不熟的.能学到你们酱肉的真正技术吗?”他还特别强调说:“我可是一点基础都没有啊,可是又想去你们办的培训班,但又怕白跑一趟。正举棋不定的时候才给你们打这个电话的。我们素不相识,你能说给我个实话吗?”对方言辞恳切,话里话外使人隐隐觉得这是个求技无门,正为自己的未来充满着忧虑的人。赵经理自二年前开办传授厚德福酱肉培训班以来,已经无数次的接过类似求知若渴的电话,也使几十名像这样处境的人通过厚德福的培训,开始了崭新的人生一页。甘肃嘉峪关市的下岗职工赵平、黑龙江伊春的中年人余昕、江苏  相似文献   

15.
甲乙两个经济学家,在野外散步, 边走边热烈地探讨深奥的经济学问题。正说着,甲看见路旁一堆狗屎,思索着对乙讲:“你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吗?”乙回答:“这非常合乎经济学所强调的理性,我当然相信。”甲于是指着那堆狗屎说:“你若吃了这堆狗屎,我给你 100万元钱。”乙起先十分恼怒,但是想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中国人凭着特有的勤劳、聪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生意做得如日中天。没多久,轻而易举就能赚取巨大利润的生意吸引了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中国人进入到了国际市场。中国人的产品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国际市场采购,中国人的生意从当初的一家做到现在的 N 多家。一个美国人来到国际市场,他走到第一家中国人的摊位前看看,中国人热情地招徕:“买我的吧,其他家只顾卖产品,售后服务比我的差。”美国人看看就走了。到第二个中国人的生意前,第二个中国人说:“你来我这里买就对啦,其他家的货都是假的,只有我这里是正宗的。”美国人仍是摇摇头走到第三家中国人的摊位前,第  相似文献   

17.
有没有问题     
有一个企业家坐在餐厅的角落里,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一位热心人走上前去,问到:“您一定有什么难解的问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给您帮帮忙吧!”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14岁的柳聪和父亲一起上街,经过一家服装店时,门口站着一个笑容可掏的妇女,她一见柳聪就说:“这孩子一看就聪明。”然后又转向柳聪的父亲说:“先生,我们店里有一套西服,你穿了保证很帅,像个神气的老板。”柳聪的父亲说:“谢谢,我不要。”那位妇女依然不放过,说:“今天大减价,你可别错过良机呀!”  相似文献   

19.
美国谈判专家荷伯科恩说过:“现实世界是一张巨大的谈判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谈判家。” 有一位教徒问神父:“我可以在祈祷时抽烟吗?”他的请求遭到神父的严厉斥责。而另一位教徒又去问神父:“我可以在吸烟时祈祷吗?”后一个教徒的请求却得到了允许,悠闲地抽起了烟。这两个教徒发问的目的和内容完全相同,只是谈判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但得到的结果却相反。由此来看,表达技巧高明才能赢得期望的谈判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想象中,法国是一个时尚国度,许多我可望而不可即的大品牌都来自这里.原以为法国人一定是个赶时髦的群体,可当我来到这里才发现,法国人很多时候是在跟时尚对着干.” 上班第一天,我就见识了法国人的不时尚.那天正巧有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来公司,我不会法语,接待时自然用目前最通用的英语跟她对话.没想到她却用英语对我说:“对不起,我不会说英语,请你说法语.”后来她坚持要求请个法语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