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苏礼 《新远见》2008,(4):51-61
1971年南亚危机可分为三个阶段。危机首先爆发在东巴基斯坦,然后逐渐升级为印度与巴基斯坦的一场冲突,最后发展为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全面战争。印巴战争爆发后,美国、苏联与中国出于各自的利益均卷入其中。印巴战争最终演变成一场以美、中、巴为一方,苏、印为另一方的国际危机。  相似文献   

2.
惠春琳 《新远见》2012,(12):42-47
周恩来曾经指出,“朝鲜战争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上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朝鲜战争是局部性的,但是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因此.虽然朝鲜战争爆发至今已六十余载,但是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却经久不衰,始终是党史、冷战史和国际关系史专家们热衷研究的课题。1975年美国朝鲜战争档案材料的公开,以及1994年前苏联外交文件的公开.都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材料,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者们的研究热情,掀起了朝鲜战争研究的两次大高潮。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降,中国学者对朝鲜战争的研究蔚然成风,研究队伍扩大、研究领域拓宽、研究成果不断涌向。本文旨在将前苏联外交文件公开之后,中国学者对朝鲜战争的研究成果做一梳理,并提出一些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1999年5月初的卡吉尔冲突是印巴在克什米尔的卡吉尔地区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武装冲突。由于这是两个最新拥有核武器国家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边境武装冲突,导致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解。  相似文献   

4.
职住平衡的研究回顾及观点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就业-居住平衡是西方城市规划界在与"城市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规划理念,并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转变为一些地方政府解决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政策.从就业-居住平衡的涵义和测度开始,简要回顾了这一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政策转向,重点梳理了西方学者对就业-居住平衡政策有效性和实现途径的不同观点,总结出其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和城市规划的启示,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共同为中国城市在市场化过程中的空间结构调整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即将过去,蓦然回首,顿觉世界变得日益"动荡".残酷的阿富汗战争、美伊战争至今余波未平,全球反恐战争、索马里海域反海盗也是越"反"越猖獗,巴以冲突、印巴矛盾、南北韩摩擦等都可能随时引爆区域性战争,世界和平似乎永远只是一枚橄榄枝,弱不禁风.而无形的战争更是随处可见、愈演愈烈,经贸碰撞、汇率大战、货币战争,这不仅仅攸关各国政府和大小企业,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影响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上的一种观点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以需求扩张为基本取向,而且,由于中国经济已经告别“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经济”时代,“过剩经济”又是市场经济的常态,需求扩张将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长期的基本取向。笔者认为,无论是从近期看,还是从远期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都应以需求扩张与供给优化的有机结合为基本取向,两者不可偏废。这两种观点分歧的根源在于他们在中国经济运行形态判断上的差别。1998年,中国经济运行形态的转变已经处在一个转折点上,这是目前学术界、决策咨询界、决策层的共识。不同学者和学术…  相似文献   

7.
范剑平 《经济界》2002,(2):41-43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经济突然衰退使世界经济险象环生,中国经济在2001年几乎一枝独秀,以强劲内需增长基本抵御了外需下降的压力。恐怖突袭事件和由此引发的报复战争使今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得愈加错综复杂,2002年国际经济环境将更为严峻,必须审慎选择正确的宏观调控政策,才能使我国从容应对国际经济寒流冲击,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一、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下的经济走势预测 虽然国际经济环境可能是近10年来“最寒冷的季节”,但我国广阔的国内市场使我们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数年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维持较旺盛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作为平抑经济周期波动、稳定经济发展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根据中国在转轨时期所具有的经济特点,构建了一个小型的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型,并根据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模拟了2003-2004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由于传导机制的不畅,导致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效果、旨在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减税政策的效果不明显,而扩大城镇居民消费的、提高职工工资的政策效果则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政策性因素对我国股市流动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我国股市2001~2004年间6个具有代表性的政策事件为样本,利用事件分析法对各政策事件发布前后股市流动性的变化进行考察,分析政策事件从整体上是否影响股市流动性的走势。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政策对股市流动性有显著影响。当利好政策出台后,股市累积异常流动性明显上升,而当利空政策出台后,股市累积异常流动性大幅度下降。同时也证明中国股市存在信息提前泄露,以及中国股市的流动性具有非常大的波动性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业而言,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新一轮宏观调控如同疾风骤雨,全面而深入地触动、改变着中国房地产业的生态环境。中央政府反腐力度突然加大,一批涉及房地产违规操作的高官纷纷落马;地方政府在政策的高压之下,心理的天平开始由财政收入向住房保障倾斜;以开发商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优胜劣汰速度加快,大鱼吃小鱼的游戏频频上演;专家、学者、民众以空前的热情参与到关于“暴利”、“房奴”、“房价”的全民大讨论中去。从未有哪个行业受到中央的如此重视,从未有哪个行业受到民众的如此热议。我们甄选出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九大事件,由事件引申到现象,由表层深挖出内涵,借此勾勒出2006年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轮廓,记录下中国房地产业转型过程中的踯躅足迹,昭示过去一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业的里程碑式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黎婧敏 《新前程》2009,(12):54-55
事件 房价 脱缰野马 谁也不会想到,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却拯救了中国房地产市场。2008年下半年对房地产全面推行救市政策之后,在天量信贷、低利率、购房入户、放开二套房、取消限外令等等利好政策下,2009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地王”你方唱罢我登场,房价更是像脱缰野马快速飚升……  相似文献   

12.
刘学东 《经济界》2000,(3):21-2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格局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和心,对这个关乎中国人民命运、社会前途的重大问题,必须反复作出正确判断。妥善解决。亚太金融风潮、科索沃危机、印巴冲突、车臣战事、李登辉两国论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中国政府面临新一轮冲击波。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中写道:“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含意是什么?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是要求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中小企业政策的理念转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家彬 《经济界》2002,(5):95-96
最近,我们对日本的中小企业政策进行了专题考察,分别与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官员、学者进行了座谈,访问了地方的商工会议所和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日本近年来在中小企业政策的理念、目标和实施方法等方面发生了生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日本中小企业政策的理念转变根据日本学者黑濑直宏教授的观点,日本中  相似文献   

14.
一、国际外资政策的转变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外资政策一直是各国经济政策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主要原因就是外资对于东道国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自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外资政策也经历了三代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经历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体制改革、制度变迁和机制创新的精彩转型。这个转型过程包含了太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试验、决策、辩论和学术研究,不胜枚举。在这场思想革命和社会试验过程中.党的理论创新以及学者的呼吁和政府的决策形成了合力.不断打破原有的神话和教条,引领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比国家崛起更值得期待的是企业的崛起。中国经济崛起了,但崛起的中国企业在哪里?21世纪头10年影响世界最重要的事件,既不是2001年的‘9.11’,也不是随后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而是‘中国的崛起’。2009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主编扎卡亚如此表示。新世纪似乎确实对中国情  相似文献   

17.
李琳 《上海房地》2010,(4):39-41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房地产行业开放性问题一直是政府及学术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进入中国房地产行业做了相关的政策规定,国内众多学者也对相关问题作了有力论证.指出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有利有弊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引起了我国学术界专家学者的强烈共鸣。一些经济学者、法学学者、社会学学者等等,纷纷在媒体上发表见解,在各自的研究领域纵横捭阖畅论WTO。历史学家们又是怎样看待中国入世这一历史事件呢? 主动融入全球化加入WTO,使中国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一种必然结果。然而,在历史上,虽然中国曾经先后出现过不少开放和强盛的朝代,但与外部世界真正  相似文献   

19.
王璐媛 《河北企业》2007,(11):36-37
美国学者艾利森曾经说过,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政策有效的执行。由此可见,政策执行是整个政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中介环节,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村政策的有效执行是促进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根本要求。但不可否认,  相似文献   

20.
一、政府采购政策执行与执行组织关系的理论基础1973年美国学者史密斯发表《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使其成为研究政策执行最早和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也使得更多政策学者意识到政策执行力和制定完备政策同等重要。韩国学者金日坤指出:"一国经济的发展是否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