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薛海勇 《魅力中国》2011,(11):251-251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声乐演唱的教学已成为必修的科目,无论是西方的美声唱法,还是我国的传统戏曲演唱以及民族唱法,都对于歌唱中语言提出了明确而又严格的要求,没有语言,歌唱也就失去了灵魂,语言是构成声乐艺术的一大基。础,是来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既是声乐作品创作的基础,同样也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强调歌唱中语言的重要性,是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姚蕴珂 《魅力中国》2010,(19):190-190
中国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在音乐领域的反映,是在我国特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形成的并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状态、具有多元化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发声练习对歌唱者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独立学习声乐成为现今声坛歌唱发声训练的重要部分,如课前预习、表演,独立选择作品,独立学习理论来分析作品等。在深化教学改革的今天,提倡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独立进行歌唱发声训练,在练习中逐步掌握声乐技巧,使其独立学习在歌唱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吴林香 《黑河学刊》2013,(12):106-107
歌唱是来源于语言的艺术,是语言和音乐有机结合的产物。声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两个环节,即发声练习和作品演唱。在发声练习环节语言所体现的价值主要在教师对歌唱技巧的语言表述上,而在作品演唱环节语言更多的价值则体现在学生对歌词的准确发音上。文章既通过研究语言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入手,又具体阐述形象化的肢体语言、通俗化的生活语言对发声技巧教学的功效和在作品演唱中对语言发音训练准确性把握的重要性。旨在强调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引起同行们的共同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冯泽星 《魅力中国》2010,(9X):178-179
声乐艺术是一门音乐和语言高度结合的艺术,使歌唱语言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对声乐学习者非常重要。只有把握好歌唱语言的准确性,注重歌唱语言的情感表达,从歌唱语言的咬字吐字、声调运用、感受体验、重音和语调等几个方面着手学习,才能提高歌唱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使歌唱具有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赵文平 《魅力中国》2010,(34):137-137
钢琴音乐是从声乐艺术中产生,同时钢琴音乐又以其高超的表现形式相对独立于声乐艺术。在钢琴演奏与歌唱两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学习者本身来说,尽管两门学科的发声源不同,却有同样的研究方法.其共性主要表现在演奏者的情感、乐曲的呼吸以及对音色的控制方法等。本文从“怎样演奏才更加科学”与“如何歌唱才更加美妙”的角度进行探索,触类旁通地发掘艺术带来的深刻感悟,更加有助于我对这两门学科的钻研。  相似文献   

6.
同义词是任何一门成熟的语言都必然存在的语言现象。同义词不仅达意,而且重在修辞,正是因为同义词的这种修辞功能才使语言变得丰富多彩。各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同义词存在,深入研究同义词的修辞功能,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民族的语言,并能将其运用到俄汉翻译、修辞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7.
桂斌 《魅力中国》2010,(30):147-148
记忆作为一种基本心理过程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有着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歌唱者的一切活动从简单的认识、动作到复杂的学习、歌唱,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因此,歌唱记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声乐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民族舞蹈作品,应有其质的规定性,应有其基本形态特征,也就是有它应有的品格,我认为本民族的舞蹈语言表现的是本民族的题材.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民族舞蹈作品,应有其质的规定性,应有其基本形态特征,也就是有它应有的品格,我认为本民族的舞蹈语言表现的是本民族的题材.  相似文献   

10.
范浩杰  石志宏 《魅力中国》2010,(9X):182-183
情感表达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特征,也是歌曲演唱的灵魂。歌唱的情感表达是否准确对声乐的学习及演出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歌唱时只有有了声情并茂,才能发挥出作品的全部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瞿红 《魅力中国》2014,(1):105-105
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人们往往比较注重歌唱技巧,而忽略了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除了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外,还要深入分析作品。同时,还要尽力融入作品,展开想象、进入角色、把握好度;对作品还要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烂熟于心,并且要内化为内在的艺术素质,这样才能使艺术歌曲的演唱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芦晓星 《魅力中国》2013,(23):106-106
作为一门立足于舞台的演唱艺术,声乐演唱包含了两个有机部分:“表演”和“歌唱”。成功的声乐演唱者应完美结合“表演”和“演唱”。这就要求演唱者不仅歌唱功底深厚,还有着优秀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更好的论释一首作品.更精彩的完成一次“二度创作”.就要求歌唱者在舞台上做到“神形兼备”。以充分的艺术表现力带着观众“身临其境”,并给予观众艺术美的享受。本文对声乐演唱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及其培养与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每一个声乐演唱者都能够关注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并有意识的去进行培养与学习。  相似文献   

13.
曾慧芳 《魅力中国》2010,(6):300-300
本文通过正确分析声乐作品,把握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感情基调等方面论述了声乐作品分析在歌唱过程中的重要性。只有先对声乐作品进行了分析,有了正确的把握,才能进行作品的二次升华,通过歌者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将作品所表现的感情和情境呈现给观众和听众,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作品真正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刘彦琴 《魅力中国》2014,(16):137-137
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做到: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知识奠定基础。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因为有了语言,人与人之间才可以对各种复杂的事物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增进理解,才能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无论孩子们学了多长时间的英语,无论积累了多少英语知识,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其它阶段,英语学习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教学生学会运用英语,即能用英语进行交流。要做到这点,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陶晶 《魅力中国》2013,(10):87-87
民族声乐文化历史久远,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通过不断的继承、借鉴、吸收和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有丰富的演唱形式、优秀的艺术作品、丰厚的理论文献、科学的训练方法、妙不可言的风格特点在内的方法和体系。民族声乐艺术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声乐艺术一样,最初都是在人类生活中的劳动,宗教,爱情,教育等方面产生的,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音乐语言方式。通过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和风格特点的研究,对于更好的诠释和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和演唱民族声乐作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俄文化习俗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贤 《黑河学刊》2011,(10):40-41
俄语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俄在民族习俗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有些是两个民族各自的重要特征。只有建立在认识、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这个民族的语言,掌握这一交流沟通工具。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学习,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但是他们很少能够切实地把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连接起来。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仍然是注重单词拼写、语法运用的正确性,以及段落结构的合理性,而基本忽视了写作内容、目的、对象、环境等因素对作品风格的要求,即语言的得体性。功能文体学理论对提高大学生说明文的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资程 《走向世界》2014,(5):128-128
摄影以它真实、时效的特点记录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如今它已不是种工具,而是一种语言,一种思维力方式,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摄影学习的门槛不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得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我们身边产生了大量的摄影作品,现在从我个人所理解的范围来简单的说一下,如何赏析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19.
段建萍 《发展》2008,(2):113-113
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特别是已经能够熟练驾驭本族语的人学习第二语言,与学习第一语言有很大不同。因为学习第二语言时,头脑中已经有大量的概念,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和思维能力,而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母语中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等,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会不由自主地对学习第二语言产生干扰或抗拒作用。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这种现象就很突出。对学习英语的我国中学生来说,本族语(汉语)对外语(英语)的干扰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既产生自汉英不同的语言体系,也产生于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要尽量排除本族语的干扰,从本族语的惯式思维中解放出来,用新的思维形式去理解和表述客观事物,才能学会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20.
滕非 《魅力中国》2010,(32):265-266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他的作品中独具一格的是,他将异国曲调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并且这些作品深受广大歌剧爱好者的喜爱。作品中的异国曲调分别采用日本、中国和美国的民歌,而这些民族语汇的运用是普契尼歌剧音乐中特有的艺术语言,勾勒出了作品奇妙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