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为我自己感到遗憾,但是却为看到这本杂志的广告人感到幸运。因为去年,我正好参加一个银行的信用卡广告比稿,尽管坚持到最后一轮,还是输了。我才发现,其实对银行、对银行广告,我真的都不太了解。不了解什么叫信用卡,因为这是舶来品,股有经验,就没有感觉;不了解银行,因为以前国内很少有银行做广告(当然银行也有限,就那么几个),没有机会去了解。要是那个时候我能看到这些别人的经验,也许结果会不同。还好现在有这样的一个专题出现,虽然只是管中窥豹,不够全面,但杂志毕竟是杂志,不是书。上一次的失败经历,其实过程中让我学到了很名关于银行的知识如果再有银行的比稿,相信可以变得更专业一些。但在阅读这一期的文章中,我依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例如,第一道门里的"满意度问题",第二道门里的"无价时刻",第三道门里的"十大建议"……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需要做广告,所以,我们都还有机会就从拜读这些文章开始,如果认为对,我们都有收获,如果觉得不对我们就都有机会击败他们!嘿嘿……  相似文献   

2.
<正> 编辑同志: 前几天,我放在家中的一个500元未到期存折和我的身份证都被小偷盗走。第二天我们就去银行办理挂失手续,可银行的工作人员说存款已经被本人持身份证取走。我们认为银行工作人员在没有验明取款人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就办理了提前支取,给我们造成经济损失,要求银行承担责任。但银行负责人说经办人员认  相似文献   

3.
陈春花 《商界》2007,(2):39-41
企业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组织,因此它的边界也会经历生老病死的变化,掌握了变化的规律,就可以对企业边界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管理无食谱     
叶匡时 《品牌》2008,(5):75-75
<正> "叶老师,我的企业想要进行组织变革,能否请你提供具体方法?"常常有企业界的朋友在碰到某些企业困境时,就希望有人能提供他们一些具体解决困难的步骤;我通常都告诉他们,管理不是做菜,没有食谱可循,企业界朋友接着就会说,你们企管教授的责任不正是要提供我们管理食谱吗?我会接着说,假定真有这些食谱,那表示所有的企业经营者都可以照谱操作地从事管理工作,那企业就不会有经营失败的问题了;另一方面,我们当教授的  相似文献   

5.
鲍承沛 《浙商》2005,(2):116-116
在大多数人的印刷中,企业和银行打交道好像除了存贷款以外就剩下代发工资,资金结算一些事情了,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杯中酒”,但“杯中酒”再多未必能抵挡2004年宏观调控的资金压缩。很多企业不禁要问,在这个变革的年代,我们的企业和产品要大量走出国门,我们的市场版图要重新整合,我们的企业组织架构要进一步改造的时候,银行是不是就只会向我拉存款和“大晴天给我准备雨伞”?  相似文献   

6.
《商务周刊》2008,(12):41-44
如果不是华硕,而是苹果推出了Eee PC,大家会怎样评价它?你还会抱怨它的处理器频率不够,存储空间太小,没有采用Windows XP吗?我们会说什么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不是Eee PC,你在用Mac Book Shuffle,是不是很炫、很有感觉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无边界革命     
柴新建 《商界》2005,(2):23-23
在创业初期,制度的成本是非常低廉的。因为企业没有太多成文的规定,这时的公司并没有明显的组织界线.显示出很大的灵活性。但企业变大后,每一个企业都有了许多的条条框框.产生了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麻烦。  相似文献   

8.
必须承认户外的一系列边界,但好的创意可以突破甚至利用边界。从本质来讲,户外创意是有边界的。很多人会觉得户外广告缺乏内容,而且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但这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户外广告的优势。只要人们走到户外,就能够看到户外广告并且接收到信息,有时候,户外广告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消遣。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想象中,美国银行最有竞争力,其良好的服务是中国各银行所望尘莫及的。记得以前曾听过一个故事,说是美国的银行取款可用电话预约,一个电话打过去,10分钟内银行就会将你需要的现金送过来,真是让受够了国内银行气的我羡慕不已。现在美国率先进  相似文献   

10.
谢佩洪 《商界》2013,(11):60-61
报事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便利贴,在任何一个办公场所你都能发现它的踪迹;拖把、无痕挂钩,估计已经是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小物件了;车身反光系统,一定是让每一个走夜路的司机竖大拇指的玩意儿……但大众却不一定知道这些产品的发明、生产者——3M公司。  相似文献   

11.
公司无边界     
王育琨 《商界》2006,(11):104-104
一个“无边界”的公司,要把围墙推倒,让供货商和用户成为一个单一过程的组成部分,还要推倒那些不易看见的种族和性别藩篱,这就要求把团队利益置于个人之上。一般公司都会对发明者或是想出好主意的人进行奖励,而作为一个无边界公司。它将不再仅仅奖励千里马,而且要奖励伯乐,奖励那些甄别、发现、发展和完善了好主意的人。此举促进了公司的各级领导与他们的团队一起分享而不是独占荣誉。同时无边界的公司还将向其他公司的好经验好主意敞开大门。“每天发现一个更好的办法”成为推广无边界行动时最流行的口号。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签署的WTO协议,2006年以后,外国银行将大规模地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同我国银行在同一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而外国银行凭其庞大的经营规模、雄厚的资金实力、优良的资产质量,特别是外资银行较高的信息化程度,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5年内基本赶上或接近外资银行的信息化水平,否则就会丧失竞争主动权.金融信息化将成为我国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现在我国面临的一个比较严峻的经济问题,中小企业能力和资金都有限,假如在有效的贷款得不到实际的效益时就会面临破产,而银行收不回贷款也会蒙受巨大损失,这就造成了这种对立的局面,银行不敢轻易将贷款发方给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自然也不敢完全施展拳脚,如何使银行机构加大对我国中小型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力度,是我们现在应该考虑变现的问题。对于一些潜力中小企业的扶持也应该增加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4.
周红艳 《华商》2014,(23):52-53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阿里系的又一重型武器“蚂蚁金服”渐渐浮出水面,坐实了马云在金融行业的雄心。阿里上市的钟声余响仍未停歇,另一个阿里系的重型“武器”就又浮出了水面。如果说去年今日的余额宝风潮,银行是被“撞了一下腰”。那“蚂蚁金服”推出后,恐怕就再也没有人会怀疑马云“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的决心.因为这枚“银色子弹”,几乎满足了人们对于未来金融行业的所有幻想。  相似文献   

15.
唐雪 《中国会展》2021,(1):64-64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我们非常希望能够打开思维边界,思考我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会展业的融合和发展。前不久我们开了一次战略解码会,培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主要的核心产品是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场地的租赁或者场地物理空间的售卖。场地是不是我们的核心?确实是,但并不是唯一。疫情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也让我们梳理了一下这几年走过...  相似文献   

16.
《市场周刊》2014,(3):13-13
下一个塞浦路斯在哪里?哪个国家的银行问题威胁到整个国家的经济?一个简易的衡量指标就是看银行资产和GDP的占比。一个国家的银行规模大并不是坏事,事实上,大银行健康经营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如果大银行风险敞口过大也会造成致命威胁,就像塞浦路斯一样。这份“全球十大银行风险最大国家”清单援引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2013年12月的报告数据,目标是全球各大上市银行——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看到一个路牌广告,那是一家银行为自己的银行卡而作,广告语是“比现金还方便”!你肯定不会认为这是虚假广告,但你会去质疑吗?实际上,银行卡在支付功能上永远不可能比现金更方便。但你会宽容这家银行,作为一种广告宣传难免有些夸张,把一个社会理想化为追求目标,倒也值得钦佩。  相似文献   

18.
有一位企业家,在一次经济论坛会议上作了一个发言,刚刚走下讲台。他身边的一个银行经理就问他:"你需要贷款吗?"企业家愣住了,说:"我不需要贷款。"银行经理说:"如果你需要贷款可以随时来找我。"说话间递给企业家一张名片。企业家与银行经理素昧平生,不由有些疑惑,于是问:"你是认为我的发言精彩吗?"银行经理说:"不全是。"企业家又问道:"你是觉得我的企业有发展前途吗?"银行经理说:"我对你的企业其实并不了解。"企业家大惑不解地问:"既然这样,你跟我只是一面之交,怎么敢贷  相似文献   

19.
正很棒的一点是,尽管四位讲者各自讲述全然不同的主题,但却有相同的一根主线贯穿在他们的演说当中,且都是关于"人类想象力的力量",这种能量一旦释放,便会克服、超越所有的自然限制。今年,戛纳又有数不胜数的演讲和研讨会。有些还不错,有些就比较糟糕。然而,总是能有那么几场,用好内容启发创意人的心智。我个人是完全被Neil De Grasse Tyson,Mick Ebeling,Jun Reikimoto以及Neil Harbisson四位讲者和他们鼓动人心的话题大大地"蛊惑"了。让我觉得很棒的一点是,尽管四位讲者各自讲述全然不同的主题,但却有相同的一根主线贯穿在他们的演说当中,就是关于"人类想象力的力量",这种能量一旦释放,便会克服、超越所有的自然限制。  相似文献   

20.
晨辉起初只是一家生产普通照明产品的小企业。没有充裕的资金,也没有大型的实验室,但在创业十几年之后,却发展成了一家专业化的光波光电技术企业,积累了上百种独具特色的特种光源产品,企业的创新思路也变得愈发宽广而活跃。十几年间,晨辉到底凭借什么,从一个毫不知名的小企业,变成了一个具有强劲技术实力和研发创新能力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