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经济》2008,(3):1-1
三月伊始,两件大事接踵而至,势将对我们的经济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第一件是中共天津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第二件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在京隆重召开。前者的深刻影响和意义在于.“大讨论”的目的就是要横下心来干事创业,必须担纲起全国经济发展第三极的重大使命:后者的深刻影响和意义在于,全国“两会”的胜利成果必将对天津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2.
干部转移     
“哟,党政干部搞转移,真新鲜!我们看个子丑寅卯去!”一位戴鸭舌帽的中年汉子指着飘动着的“热烈欢送”的标语嚷开了。于是乎,小伙子停车止步,姑娘们叽叽喳喳,老者们竖起了耳朵,小宝贝问妈妈:“转移是什么意思?”这天一大早,万载县府院前就沸沸扬扬地滚开了。  相似文献   

3.
“干部”是一个外来词语,其涵义是指在国家机关和公共团体中起骨干作用的人氘在党和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都称为干部。党章明确指出:“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就规定了干部就是要从事党的事业,就是要做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干部的第一个字是“干”,干部不干事,就不配叫干部,不配当干部;干部不想干事、不肯干事、不会干事,就不是好干部,甚至不能当干部。干事是干部应尽的本份。  相似文献   

4.
黄宇 《发展》2012,(3):111-11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来源。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生产方式不断变革,人们在享受现代社会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环境改变等许多问题,随之,“工作倦怠”也成为当今社会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问题。2007年8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进行的“上海市员工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显示,40%的员工对工作感到倦怠,高级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倦怠最严重,高级员工倦怠感明显高于高级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批评一些干部“不会说话”,在很多场合处于一种“失语状态”:“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为什么会“失语”?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冲着矛盾来,就着难题住。浙江省委两年来不断深化的领导干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活动。做得确实有点“绝”——什么时间去、怎么去,全由你自己定。有关部门只是不定期派人到基层群众中打听,“来了没有”、“干了些啥”。同时,还通过网络和媒体,将领导蹲点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作”,一批一批拿出来“晒”,是否真蹲实干,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7.
肖擎 《科学决策》2007,(4):33-33
“有些领导,住的房子都已经200多平米了,还在说买不起房,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房价那么高是媒体炒来炒去炒出来的”。在今年的两会上,贵州省省长、原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在接受广州媒体的集体采访时,讲出了一番心里话。  相似文献   

8.
群众常把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称为“领导”,“领”是带着,“导“是引着,都有指示方向、让人跟随的意思,可见导向作用是各级干部的重要职能。到什么地方去,能不能、敢不敢、愿不愿到“最困难”、“意见多”和“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是对领导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  相似文献   

9.
他,参加“干部进民企促发展”活动,来到互邦实业集团,为民营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他,扎根基层,一个多月跑遍重庆17个区县,行程8000余公里,践行群众路线。他是黄科。他用自己的“企业日记”,记录了基层里的“那些事”。  相似文献   

10.
“为民,务实,清廉”,一支政治坚定、作风顽强、心系群众、真抓实干、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在巫山县深得民心。  相似文献   

11.
干部“走读”现象严重不知从何时开始,社会上流行起“走读官”。什么叫“走读官”?“走读官”是对乡镇领导干部的一个别称,他们一般家居县城,工作却在基层,回家由公车接送。当前,随着乡镇干部的不断变动和城乡干部交流的增多,乡镇干部城市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干部“走读”的问题愈演愈烈。报载,某省909个乡镇中,党委书记、副书记异地居住的占总数的53.4%,1620多名乡镇长、副乡镇长,在城里居住的达到28.7%。而在某些地方,就某一局部而言,这种状况尤为严重。据对河南省某县调查,该县18个乡镇36名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2.
明平英 《当代陕西》2008,(12):33-33
干部选拔任用环节是整个干部工作的核心,也是群众意见最大,出问题最多的环节。对这一环节的有效监督,能够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提高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满意度。近年来,我们以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为出发点,在干部考察、决定、任前等环节监督机制方面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古语说“忠孝难两全”。可是,在富平县,“忠臣出于孝子”作为一种导向,被纳入了干部考察的内容:富平县委组织部最近下发文件,对拟提拔或重用的干部是否守“孝道”的考察,将直接影响他们最终是否能获得提拔、重用。  相似文献   

14.
什么叫“储备干部”?根据谐音,我把储备的“储”改为相处的“处”,干部的“部”改为布置的“布”,这样就成了“处备干布”。  相似文献   

15.
1989年4月下旬以来,河南省光山县39个局委的88名干部,陆续来到全县39个后进村、贫困村安营扎寨,进行为期三年的承包治穷。一举改变了过去扶贫“雷声大、雨点小”,犹如“蜻蜒点水”、“打一卯就走”的“游击”作风,为了使这项工作收到实效,光山县委采取了四条措施:  相似文献   

16.
裴知强 《中国报道》2009,(1):109-109
一个网友在地铁里捡到被丢弃的文件,然后发了一个《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的帖子,江西新余“人力资源考察团”和“温州培训团”一起被曝光,前者11人13天花费35万元,后者23人21天花费65万元。  相似文献   

17.
干部培训班,本来是对干部进行理论和知识培训的地方.可是时下有些干部不是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而是利用党校、干校培训期间“认一认人,串一串门,养一养神”,把培训当成是“拉关系”、“跑门子”的好机会。于是,一股吃喝风应运而生.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今天你的档次高,明天我的档次比你还要高。一些学员除了早餐外.几乎不需要在培训班食堂就餐。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的“三秋”生产中,河南省西平县谭店乡党委、政府成立了11个“帮助弱势群体服务小分队”,帮助缺劳力、无机械的计生闲难户、军烈属、残疾人搞好“三秋”生产。图为党员干部志愿者在帮助辣椒种植合作社的“留守妇女”收割辣椒。  相似文献   

19.
渭城区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在全区架起了干部选拔任用的“高压线”、“防火墙”,有效地解决了干部选拔任用责任不清、事实不符等问题,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一是科学确定记实内容。将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及责任人全部列为记实内容。重点对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四个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记实。  相似文献   

20.
干部下乡潮     
今年4月,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第四次来到他“下乡住村”的点——山西省武乡县砖壁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