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主办银行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为防止管理者侵权而创立的投资者对企业管理者实施监管的三种典型监管模式之一。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我国自 1996年开始推行的“主办银行制度”效果并不显著。有效创建旨在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新时期“主办银行制度” ,需要政府、银行、企业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目前银企关系是扭曲的,必须进行产权改革,根据不同的企业实行适合我国国情的银企关系。具体设想是在中小企业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主办银行制度,在大型企业实现产融结合,发展银企集团,使银行全面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实现银企关系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最终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应将其纳入监管范围。国外发达国家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制度已相当完善,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急需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进行修改,明确将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立法宗旨和银监会的监管职责加以规定,建立由专门监管机构查处银行消费者权益受损制度和纠纷调处制度,切实保护银行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银行金融风险是过渡经济时期主要的金融风险,是我国经济潜在的最大的不稳定性因素之一.这种金融风险属于制度性风险,防范银行金融风险的着力点应以塑造现代银行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为主.  相似文献   

5.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银行监管制度。当时,逐渐确立财政部泉币司作为银行监管的主体,创设并普遍推行银行监理官制度,颁行了一系列相关的银行监管法规,特别是制定了一部专门的银行监管法规。其中许多地方对当今我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不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信息结构不对称与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结构不对称是银行体系出现不良资产的一般原因。由于信息结构不对称导致的金融风险具有客观必然性 ,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思路必须从消除或缓解信息结构不对称问题的角度入手。实行主办银行制度、建立声誉机制、规范和完善法律机制、改进呆账准备金制度和加强政府的金融监管都是可以考虑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主要特点。无论是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还是政策性银行改革,均体现了政府的强制性制度供给。农村信用社和政策性银行逐步商业化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将直面政策性银行和合作金融缺位的无奈与尴尬。农村金融变迁的结果并未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反而降低了金融支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信托业的现状 信托业在中国的重新崛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1979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我国第一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具有法人资格的信托投资公司394家,其中全国性的23家,地方性的371家,加上金融租赁公司14家。从组织体系来看,我国信托投资机构分别源于银行系统主办的金融信托投资机构,财政系统主办的财政信托投资机构,国务院直接领导的与各级政府主办的国际信托投资机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其它部门主办的信托投资机构,其中银行系统的信托投资公司占信托公司总数的近半数。  相似文献   

9.
张远 《西部金融》2012,(2):68-72
目前影子银行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运行的潜在风险。虽然我国影子银行不论在构成还是运作方式特别是风险表现形式和程度上与美国影子银行有较大差别,但是,当前我国影子银行的不规范和无序运作,开始对我国金融健康运行构成威胁。所以,应及早规范我国影子银行的运行规则,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影子银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追溯我国银行体系不稳定的根源,应该更多地关注银行自身的行为动机及影响银行行为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这一观点:我国银行市场退出机制长期缺失破坏了我国银行的自律机制,是导致银行行为更加冒险的一个关键因素。并通过理论逻辑分析和动态规划方法来论证我国银行业市场退出机制缺失对银行冒险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特点、原因和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国中小企业融资普遍都难的情况下,西部中小企业融资尤甚。这种状况源于金融部门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面临多重约束后的理性选择。解决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大力发展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及主办银行制度、民间风险投资,以及大、小政策性银行的融资创新。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以来,我国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业务量波动幅度较大,表明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市场还很不成熟,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基础并不牢固.影响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健康发展的原因,既有制度、市场、文化等外部因素;又有公司理念、产品种类、销售渠道、服务技术等内部因素.加强监管协作、建立战略联盟、打造薪酬激励制度、加快产品转型创新、实行银保联网是解决银行保险业务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银行监管部门重视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但尚未形成银行风险监管的长效机制。本文试图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银行风险监管长效机制建立作些初浅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银行公司治理的特征出发,建立一个不同股权结构下银行治理效率变化和治理制度演化的理论模型,探讨外国所有权与国内银行治理制度演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与非控股大股东之间的有效制衡关系是实现银行治理效率的最优安排;只要外国所有权的制度质量高,并且股权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超过一定的阀值,就可以实现国内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向国际先进的治理制度演化。为实现我国银行改革的预期目标,监管当局应增加外国股权投资者的制度质量评估,适当提高持股比例、延长持股年限,促使战略投资者与国内银行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银行保险的发展在欧洲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亚洲市场也获得了一定进展.相比之下,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才初现端倪.在我国现行的金融法律制度框架下,探讨欧洲、亚洲银行保险的发展动因和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平台的合理构筑,推动我国银行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16.
欧洲、亚洲银行保险的发展动因、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保险的发展在欧洲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亚洲市场也获得了一定进展。相比之下,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才初现端倪。在我国现行的金融法律制度框架下,探讨欧洲、亚洲银行保险的发展动因和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平台的合理构筑,推动我国银行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17.
银行消费者是指非以盈利为目的接受银行服务的个人;银行消费者离不开银行服务,银行服务的复杂性,决定银行消费者易受侵害;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也为了维护金融安全,监管部门必须通过设定相应的制度来保障银行消费者。这种制度必须得到真正的落实,以避免美国金融危机中银行消费者被侵害的局面;在我国必须制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中国进一步融入了金融全球化的大潮,面对金融混业经营的世界趋势,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国现在的银行监管制度远不适应未来银行的多元化综合业务发展的需求,银行监管制度改革可按照由功能监管替代机构监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正规监督与非正视监管相结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内地上市银行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激励制度及其与银行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上市银行业绩与高管薪酬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薪酬设计制度存在长期激励不足。我国上市银行对高管层的经济比例过小,高管层的报酬普遍偏低,起不到有效的激励作用。通过提高高管年均薪酬而实现上市银行的业绩还有较大空间。这时我国正在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有启发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资本监管是银行监管的核心,自上世纪以来,我国的监管制度就处于不断的改进中,并随着银行商业体制化的转型而逐步趋于完善。这个过程中,监管制度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监管经验,实现了监管制度的一系列变革,同时也指导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新资本管理办法》颁布之后,银行经营管理又需要面临新的形势,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内容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资本监管的经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