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国的货币市场有两个特点:一是混乱,二是分割。混乱体现在货币体系、货币种类与结构上,分割体现在地方政府铸造与发行货币各自为政。币制的不统一和不稳定不仅增加交易成本,制约商品交换与流通,同时也严重影响国内外贸易以及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且因磅亏现象增加了外债成本,加剧了财政困难。在国内外压力下,政府着手币制改革,并先后成立币制调查局、币制局、币制委员会等专门机关来制定币制改革计划、监管与督促币制改革执行。本文以北洋时期币制局为研究对象,以民国金融档案和报刊等为史料依据,考察北洋时期币制局对推进币制改革以及货币市场整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武帝即位后,遇到了因货币混乱而造成的一系列经济问题,严重危及社会稳定,币制改革刻不容缓.本文以汉武帝时期的币制改革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当时的币制现状,深入分析改革的政治、经济和理论基础,展示了币制改革历史过程,着重强调了三个至关重要的改革举措.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币制改革的当时效果和后世影响.  相似文献   

3.
改革的背景和关于币制问题的历史情况由于1934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通货紧缩,物价下跌,1935年国民党统治区商店、银行、钱庄大批倒闭,经济危机重重,金融恐慌万状,市场局势紧迫,币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旧中国的货币制度改革问题,远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提出来了。1903年应清朝政府的聘请,美国以  相似文献   

4.
白丁 《金融博览》2005,(3):59-59
我国银币的铸造与发行,始自公元前119年即汉武帝四年。当时.作为币制改革的一种尝试,国家推行以白银与锡为币材铸出的银锡合金。即所谓的“白金币”,实为“银币”,其后,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银锭,银元宝在全国广泛流通。  相似文献   

5.
1934年,美国购银法案的实施等因素导致国际银价上涨,中国货币升值,白银大量外流,国内出现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迫使国民政府放弃银本位②,1935年实施法币改革。为获取足够外汇支撑法币发行,1936年中美达成《中美白银协定》,中国向美国出售白银换取美元。英美日等国针对中国货币问题展开博弈,最终法币未与英镑和美元绑定。法币改革后中国货币汇率较为稳定,经济迅速回升,整体上是成功的。但好景不长,抗战爆发后货币发行日益失控,经济陷入恶性通货膨胀。这段历史启示我们: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因素会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产生较大冲击;货币制度有利有弊,其作用受形势变化的影响;货币制度固然重要,但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是决定性的;货币汇率与经济、政治、外交等问题密切相关,是国际博弈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货币的本质     
谢作诗 《金融博览》2011,(19):36-37
在本专栏开篇之前,先重提旧事。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为何爆发?历史学者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简单浅显的说法就是西方列强运来的鸦片后来被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所限制,从而影响了它们攫取中国财富的利益,进而爆发战争。宋子文则不这样看。他认为中国用白银从西方列强手中换鸦片,造成白银外流,在国内形成严重的通货紧缩。是通贷紧缩使得民生凋零的。解决的根本办法不是禁烟,而是货币改制,不用白银作贷币。另一现象也颇可深思。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权,鲜有长期繁荣稳定的。从经济角度解释,是它们缺少金、银、铜等贵金属,贷币制度具有内在的难以克服的困难,它们的经济不是通胀就是通缩,从而引起了政权的不稳。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贯通概括了中国历史上的白银跨境流动情况,分析了各时期白银跨境流动的主要原因,列举了不同时期流动数量和存量的代表性估计。本文发现,中国历史上白银大规模跨境流动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国内外货币制度的变化。中国白银货币化进程和外国贵金属本位制度变化均是白银大规模跨境流动的重要原因。(2)中国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外贸顺差、借用外债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都会导致白银大量流入。明清相当时期内实行海禁则使白银跨境流动大幅减少。(3)非经济因素。如清末战争赔款和1934年美国因政治因素采取的白银收购政策,都使白银大规模外流。本文分析表明,白银跨境流动使国内货币总量变得难以控制,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有着较大影响。这凸显了维护货币发行、流通调控权的至关重要性。在当今信用货币制度下,跨境资金流动同样会给各国经济金融运行带来较大影响。深入研究白银跨境流动,仍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一向是白银生产大国,但白银业在美国经济中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业。美国的白银生产主要集中在其西部七个州。然而,来自这七个州的参议员只能控制参议院选票的七分之一,想在参议院通过有关白银的任何政策和法案,就必须得到白银利益集团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币制改革,近代以来,我国货币实现了从计重货币到计量货币的转变,货币制度实现了由传统的"银铜并行"金属货币制度向信用货币制度的转变,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促进了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在推动我国近代币制改革历史进程中,政府、钱庄、银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清末民初银锭铭文信息为例,基于利益集团的视角,通过构建政府与钱庄博弈模型的方式,认为近代币制改革本质上是商民政三者间的博弈,政府、银行和钱庄在博弈中均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以中央银行统一货币制度为目标的币制改革才是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它不仅直接导致国家货币制度的重要变更,而且对近代中国金融体制的演变具有深刻的影响。这次金融危机是在美国白银政策的刺激下引发的。白银政策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以后,美国在白银问题上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总称,包括1933年12  相似文献   

11.
清末币值不稳及货币制度混乱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危机。在此背景下,陈衍提出的货币改革主张在湖北新政中得到了体现,其金融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陈衍币制改革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详细解读及内容的系统梳理,对其币制改革思想及其实践效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并以史为鉴,对当前中国货币制度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曹源 《青海金融》2007,(B08):55-57
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托古改制,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目的是搜刮民间财富,其结果是破坏了五铢钱制,导致币制极度混乱。自居摄二年至天凤元年,王莽颁布一系列改变币制的法令,禁五铢,行新钱,先后规定和使用的货币达三十余种。就铸造工艺而言,王莽所铸钱币工艺精美,其中包括了“一刀平五千”和“六泉十布”等一些精品;钱文书体考究,  相似文献   

13.
蔡杰华 《新疆金融》2008,59(5):55-56
1949年,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夜,新疆金融是一片混乱,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各族群众怨声载道。新中国诞生之前新疆金融的混乱程度成为中国金融史、货币史上一道奇观。1939年毛泽民在新疆实行币制改革后(发行新省币,实行“废两改元”),新疆的财政金融有了极大的好转,新疆经济开始有了起色。但好景不长,毛泽民的改革成果被撕下革命伪装的盛世才扼杀。在中央银行法币、  相似文献   

14.
货币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有着灿烂的货币文化,曾经对世界货币文化尤其是东南亚货币文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货币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强大的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离不开特定文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币制改革以后,秦半两钱作为统一的货币开始在中国流通并取得了独尊天下的地位,中国的币制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一向是白银生产大国,但白银业在美国经济中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业。美国的白银生产主要集中在其西部七个州。然而,来自这七个州的参议员只能控制参议院选票的七分之一,想在参议院通过有关白银的任何政策和法案,就必须得到白银利益集团的支持。1934年,罗斯福总统为了取悦美国的白银利益集团,颁布了《白银收购法案》,授权美国财政部以高价购买白银,直到财政部持有的白银储备的货币价值达到黄金储备货币价值的三分之一。该法案直到1963年才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16.
王云五是今天大多数人都非常陌生的历史人物,然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却是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著名社会名流,也是金圆券币制改革策划和推行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17.
1948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为挽救日益恶化的军事和经济危机,于8月20日抛出了所谓的“金圆券法案”,在国统区实行币制改革,然而短短9个月便崩溃,金圆券成为世界上最短命的货币。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开放经济中的补贴政策空间分析框架,以WTO补贴通知文件及美国质疑中国补贴项目信息为基础,对中国补贴政策进行了政策空间分析.文章讨论了WTO改革背景下,与多边补贴规则有关的重点议题对中国补贴政策空间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从"确保既有政策空间不被挤压"与"争取可利用的政策空间"两个维度,提出WTO改革背景下优化中国补贴政策空间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13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拟定将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撤销铁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同时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土面积是世界第三,铁路运输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客运方式,也是中国内陆最主要的货运方式,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命脉,改革失败的后果严重,风险较高,本文立足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借鉴美国铁路发展经验,对铁路改革进行了分析,并就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3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拟定将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撤销铁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同时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土面积是世界第三,铁路运输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客运方式,也是中国内陆最主要的货运方式,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命脉,改革失败的后果严重,风险较高,本文立足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借鉴美国铁路发展经验,对铁路改革进行了分析,并就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