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十年来,中国商品房体系快速发展,造就了“黄金十年”,而保障房建设则几乎成为“鸡肋”。从2010年开始,孱弱的保障剧啪与起色:政府明令调控当前住房结构并下达保障房数量指标;住房公积金制度、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廉租房、限价房等住房保障模式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2.
信息荟萃     
李克强:抑制商品房投机投资性需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强调,要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现保质按期竣工,确保分配公开公平公正,使建设成果惠及更多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更好地发挥保障房建设对改善民生、稳定增长、调整结构的重要作用。李克强指出,今年将进入保障房分配的高峰,公平分配是"生命线"。更加详细地公布保障房开工、建成、分配结果、退出情况等信息,加快全国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和联网,为公平分配保障房提供基础支撑。李克强说,要不断健全住房供应体系,使保障房建设和商品房供应发挥各自应有  相似文献   

3.
郑世刚 《上海房地》2010,(10):23-24
目前我国的住房供给体系和保障体系中,中高收入者购买商品房,由市场供给。低收入群体住房通过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解决,由政府直接或间接供给。介于商品房市场和政策保障房之间“高不成,低不就“的群体,我们通常称为“夹心层”.是“买不起商品房,又没有资格申请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人群”.  相似文献   

4.
随着住房改革的深化和房地产市场快速成长,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但与商品房相比,保障性住房制度还很不完善,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有时未将保障落到实处。本文将以濮阳市住房保障现状为例,分析保障房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租赁型保障房与产权型保障房的区别当前,在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中,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是典型的租赁型保障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人才房等则属于产权型保障房。两类保障性住房主要有以下区别。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提出将公租房与廉租房并轨运行,推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去年12月住建部表示将指导地方有序开展共有产权保障房的探索。今年,在全国"两会"多个场合"共有产权住房"被多个部门屡屡强调。《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共有产权住房"将先纳入现行的保障房体系管理,此后将作为市场主体来供应。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黄石、淮安被住建部  相似文献   

7.
自1998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住房制度改革,不再实行福利分房,使得商品房市场得以大发展。为了保障人人享有住房的权利,国家建立了商品房和保障房同时发展的"双轨制"模式。2003年出台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2006年又通过了《城镇廉租住房工  相似文献   

8.
住房保障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是指对保障对象在保障房申请、购租、入住、使用、退出及领取补贴过程中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评价、运用等系统化管理的工作。通过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个人信用体系,将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工作水平,推进社会综合征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2007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对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对象和标准进行了严格限定;2008年民政  相似文献   

9.
政策     
《东南置业》2013,(4):12-12
自5月10日起,在北京购买产权保障房时,申请人夫妻双方应共同签订买卖合同;保障房未上市转成商品房前,不得随意抵押、担保、作价出资、买卖、赠与;对保障家庭实施住房动态核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出台新规,进一步规范保障性住房售后和租后管理。  相似文献   

10.
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相结合的保障制度,是我国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但目前我国实物型保障房存量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目的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以租赁型为主的实物型保障房是当前及今后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住房保障供应体系的主要内容。解决好租赁型保障房运营管理过程中的租金  相似文献   

11.
张建军 《价值工程》2013,(36):199-200
由于我国住房供给制度不够完善,致使住房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高收入者能够购买多套住房,而低收入者却买不起房,只能借助于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居住问题。由于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商品房价格不断提高。政府若能积极完善好住房保障体系,便能解决社会中大多数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逐步下降商品住房房价。本文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问题是供给和需求体系的不匹配,社会低收入者住房保障不够完善。故此总结了新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问题,并深入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体系中的缺陷,提出了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的阙如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代农民工怀抱着扎根城市的梦想,但是这种梦想却因为高房价、低收入以及政策限制等因素所引致的住房保障不足而可能成为一种奢望。在一定意义上,农民工住房保障的不足已经成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瓶颈"。故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保障其基本居住权利,已是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认为着力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推动户籍改革以及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提供多渠道的住房服务等,是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国民的实际生活中,公营住宅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在政府的主导下,日本形成了以公营住宅、公团住宅、公库住宅为三大支柱的公共住宅供应体系。政府在财政、金融和税收制度上,对公营住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解决日本住宅短缺问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限价商品住房管理模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各地的房价涨幅居高不下,已经对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造成很大影响.为了缓解供需矛盾,稳定住房价格,中央提出了"双限双竞"的宏观调控措施,各地也纷纷依据精神推出了限价商品住房供应政策.文章主要从限价商品住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结合国内几个城市的相关政策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对限价商品住房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施琳琳 《价值工程》2008,27(2):27-30
住房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是住房保障制度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经济适用房制度、廉租房制度、住房公积金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制度。从财政和金融政策两大层面,分析了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财政金融支持问题,提出了解决住房保障资金问题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完善政府住房保障投入;设立专业性的住房银行;发展并完善商业性抵押贷款业务等。  相似文献   

16.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成功地由住房实物分配的福利体制转向了住房配置货币化的市场模式,客观来看,这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通过回顾这一历程发现住房制度改革提高了城镇居民居住质量、提高了住房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初步建立了住房保障体系,但也存在改革目标与改革手段混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突出、住房不公平程度加剧、社会为住房改革付出沉重代价和市场化程度过度的偏差。最后提出综合制定房地产政策并实行普通商品住宅限价限购、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政府加强住房消费引导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邓锋 《城市问题》2012,(8):73-79
公租房小区有三个特征:一是租房者和买房者的混居;二是政府在公租房小区有着相当比重的经济利益;三是居民都是社会的收入中下阶层。公租房小区要避免变成贫民窟,其关键之一是中下阶层的居民能够也愿意参与到小区的治理中来。在此基础上,公租房小区的治理应该强调以小区居民代表为主体组成小区管理委员会,居民代表由居民大会选举产生,买房者的投票权高于租房者,政府代表拥有一定比例的投票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急剧攀升的地价和房价使得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不足,住房困难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加大公共财政支持保障房建设的力度。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利用公共财政支持住房保障的现状、保障房建设资金来源,对其资金需求进行预测,建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搭建省级融资平台、建立保障房基金,采取BOT或BT形式的财政投资合作建房模式提高财政使用效率,因地制宜根据各地房地产市场发展程度采取适合的保障方式,并加快制度和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社区土地信托制度及其与经济适用房制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社区土地信托制度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一种模式.在社区土地信托制度下,社区土地信托公司或组织持有土地所有权,低收入买房人得到的只是房屋所有权和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权.因住房价格中不包含土地价格部分,从而保证了低收入家庭对住房价格的可负担性.社区土地信托的住房保障资源的可循环利用、非营利组织运作、促进社区发展的视角等优点,对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住房是商品的片面认识导引下,一次房改后住房体制陷入商保失调的另一个极端状态,导致房困问题难以破解并影响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于此,国字号住房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但由于未从住房两板块结构出发分类加以调控,某些层面的调控效果不尽人意,也由此受到质疑。本文对此进行解读并给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