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廷静 《光彩》2013,(3):52-53
青岛流传着一个故事:2010年6月,德国商人亨利安80岁的父亲来到青岛,当父子两人走到江苏路基督教堂时,看到教堂钟表正常运转,80岁的德国老人非常激动.原来,这座钟是100多年前德国著名钟表制造商J.F.WEULE生产的,而J.F.WEULE所用的齿轮全部由亨利安的家族企业供应.亨利安说:根据目前的使用情况,这些齿轮没有任何问题,还能再用上300年,真要维修时,恐怕是我的曾孙一代了.的确,德国制造已经成为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德国制造的产品像老字号品牌一样,经过百年锤炼,成色始终不变.  相似文献   

2.
每年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出炉,遍览其榜还是寻不出一个中国品牌,不觉让人扼腕兴叹。美国毫无疑问的位列榜首,而位列第二位的却是二战中的  相似文献   

3.
曹劼 《华商》2012,(9):19-19
或许你已经知道,2012年是“德国制造”这个名词诞生的第125个年头。如果再能够看到一些德文媒体最近的相关报道,你就更能够切身地体会到,德国人对“德国制造”这个词多么自豪。  相似文献   

4.
张文爱  刘莉 《商场现代化》2007,(13):246-247
品牌营销是企业经营制胜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国际市场上品牌营销的重要作用和当前我国企业品牌营销现状的分析,分别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品牌营销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桑椿湘 《大经贸》2008,(5):87-89
进入2008年,当一些人在议论中国出口总额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时,“德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最近,德国机械及设备制造协会宣布,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继续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德国制造之所以称霸全球,在于德国人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德国靠化工、电器、光学等新工业产品赢得了市场,其工业基础就是“制造科技”,是“传统+科技”助“德国制造”畅行全球。  相似文献   

6.
李浩 《商务周刊》2009,(24):67-69
我们的企业通常在谈自己的成就或者愿景时会讲到中国或者世界500强,但为什么一直以来中国给世界的印象都是工厂,中国制造业也没有获得相应的尊敬?实际上,中国过去主要靠的是廉价劳动力资源,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前,其次则是靠中国低价格的生产要素补贴全球的经济,带来的却是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张文爱  刘莉 《商场现代化》2007,(5S):246-247
品牌营销是企业经营制胜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国际市场上品牌营销的重要作用和当前我国企业品牌营销现状的分析,分别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品牌营销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推荐理由:经常有人们抱怨,出国购物买回来东西一不小心就是中国制造,从国外大包小包背回来的还是出口转内销。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不但让老外们看到了充斥在商场里货架上、家庭衣帽间和储物柜里的中国货,也让西方世界的主流意识在惊叹中国的崛起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之余,又不断演绎出不同版本的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小红 《商场现代化》2006,(7Z):113-113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凸显三大软肋。以企业为主体,本文提出了品牌建设的三个路弪依赖。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将自己的品牌打响到海外,是许多中国企业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然而,随着国内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海外订单减少等一系列因素的冲击,许多中国工厂的老板们发现,将自有品牌发展成国际化的品牌,可能是企业的惟一出路。我们要卖给围际时尚界人士。曰前,九兴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齐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利润微薄、产品低端和自主品牌少等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是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战略,但目前“中国创造”凸显三大软肋: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全球知名本土品牌和缺乏品牌建设的观念和体制。中国的品牌建设之路势在必行。以企业为主体,品牌建设的路径依赖与品牌建设者对品牌个性的独到理解、品牌策略的灵活运用和品牌战略的长远规划分不开。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凸显三大软肋。以企业为主体,本文提出了品牌建设的三个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3.
程严 《商》2012,(10):21-21
到德国买技术自2007年开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多以资源并购为目标。但现在海外并购以逐渐向技术、品牌和市场转向。中国投资者在收购外国企业方面越来越精明,不再仅仅是为获得原材料,而是为获取可持续成长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丁邦清 《广告大观》2006,(10S):139-139
“中国品牌万里行”的研讨会让我深受启发,在与相关主管领导与专家学者的交流中,我了解的信息与我日常和企业研讨的品牌内涵与外延存在着很大差异,我发现可以换一个角度与高度去思考品牌。  相似文献   

15.
2010年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出炉,遍览其榜还是寻不出一个中国品牌,不觉叫人扼腕兴叹。美国毫无疑问的位列榜首,而位列第二位的却是二战中的最大输家——德国。德国的工业革命足足比英国晚了近80年。而“德国制造”,更是被当时的“世界工厂”嗤之以鼻。二战结束至今的60余年,德意志民族在之后的岁月里,凭着自身的严谨态度,创造出了无数知名品牌。如此短时间内德国崛起速度之快简直叫人瞠目。  相似文献   

16.
张兵武 《广告大观》2006,(2S):30-33
《蓝海战略》如今已成为必读、必谈之书,大家都在思考书中所谈论的开创无人竞争的新市场这一话题。该书的第一作者、韩国学者金伟灿也因此成为全球媒体瞩目的焦点。扎实的内容让《蓝海战略》在全球卖出二十五种语言的版权,更由于作者的背景与个案,让高傲的韩国人大力推崇,不但总统抢先阅读,成为政府与大企业的指定读物,也被当地媒体誉为“影响未来经济政策”的超级重点书。  相似文献   

17.
《国际广告》2010,(10):145-146
中国企业三一重工早就将制造出达到“德国制造”质量的产品作为目标。3年前,这家工程机械制造商和混凝土泵车的世界市场领军企业就在莱茵兰制造了轰动。当时人们了解到,这家来自远东的企业偏偏要在科隆附近有2.5万居民的贝德堡建立欧洲总部。按照经理丹尼尔·何(音)的想法,三一重工将在那里按照德国安全标准加工产品。他希望三一集团能借助“德国制造”这个标签立足于欧洲市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最大的女鞋生产基地华坚集团(下称“华坚”)正在把一部分“中国制造”变成“非洲制造”。 1996年东莞创业,2002年江西赣州建厂,2011年投资埃塞俄比亚(下称“埃塞”),华坚成为中国制鞋业第一个走进非洲的企业。正如远古人类逐水草而居,如今中国制造业逐渐流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而华坚的发展路径或许将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企业的共同轨迹。  相似文献   

19.
“日本制造”挑战“中国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炎 《中国市场》2003,(8):66-67
<正> 最近,日本著名的财经媒体日经BP社的一篇题为《战胜“中国制造”的五张王牌》的长篇连载,成为几日来浏览量最大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日本记者列举了在风雨飘摇的大经济环境下依然有出色表现的几家日本中小企业的例子,挑战有关“日本制造已经失去竞  相似文献   

20.
手工业文化使得德国企业能够保持一种长远的眼光专注于企业最初的目标,并一以贯之,即使在艰难的时刻,也不会忘记既定的方针。2010年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出炉,美国毫无疑问的位列榜首,而位列第二位的却是二战中的最大输家一德国。德国的工业革命足足比英国晚了近80年。而德国制造,更是被当时的世界工厂嗤之以鼻。二战结束至今的60余年,德意志民族在之后的岁月里,凭着自身的严谨态度,创造出了无数知名品牌。如此短时间内德国崛起速度之快简直叫人瞠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