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战后日本经济波动解读日本经济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其经济绩效.战后日本经济波动是日本型经济体制变迁的反映.同时,日本型经济体制的变迁也对日本经济绩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后日本经济呈现出了增长性衰退的特点,其绩效的变化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也恰巧是日本传统型经济体制形成、强化和变革的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2.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奇迹般地复苏、崛起,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经济腾飞之“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日本政府重视宏观经济的调控,强化产业政策的引导,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开创了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日本政府认为,经济运行永远是动态的,一些产业的兴起成长,必然有另一些产业在衰退,政府的任务是及时调整,避免更大的损失。战后,日本国内最早呈现衰退的是煤矿业和纺织业,它们曾是战后初期带动经济恢复和自主的重要行业,但进入50  相似文献   

3.
江瑞平 《中国经贸》2010,(21):58-60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日本经济于2007年秋陷入了战后第14次周期衰退。这是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多项重要经济指标都创了战后最坏记录,尤其是经历了战后空前严重的负增长。据日本官方最新统计,2008财政年度,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为-3.7%,为战后最严重的年度负增长,2009财政年度仍为2.0%的负增长,而连续两个年度的负增长,在战后亦属首次。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进入80年代,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增大。但是,有人预测,90年代日本的经济将要走向衰退。其根据是日本经济长期高速发展进程中没有及时解决或是忽略了的一些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表面化,甚至趋向白热化。日本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的供需矛盾就是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日本病”探析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傅钧文日本经济自1991年5月陷入衰退以来,一直缺乏回升的动力.使政府几次预测失灵。与战后富有活力的日本经济相比,近年的日本经济堪称得厂“日本病”。一、“日本病”五大症状第一,经济增长率低下,政府干预失灵。日本经...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与日本的经济衰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晴 《现代日本经济》2000,114(6):12-15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严重的长期衰退,而美国经济由于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的出现保持了持续增长。从知识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日本经济的增长机制和增长模式,可以发现日本的经济衰退不是由暂时和偶然的因素造成的,促成战后经济发展奇迹的“日本模式”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日本经济发展最大的阻碍。日本的教训对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日本从1990年经济泡沫破裂之后,陷入了持续9年的衰退状态,经济增长率由1990年的5.1%降至1998年的-2.8%,与战后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奇迹"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期间日本政府频频换届,挽救经济的招数出了一招又一招,但目前日本经济仍处在不稳定之中。分析和思考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演变过程,或许能对当前的中国经济有一些启示。一、政策措施及效果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泡沫"成份破灭,衰退急速显现,国民经济增长率从1990年的5.1%急剧下滑为1993  相似文献   

8.
日本经济的腾飞,为世人瞩目,但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步入90年代以后,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持续时间之长打破了日本战后历次衰退的记录。1991年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由上年的2.2%跌至1.1%,在此之后,连续3年时间,实际增长率一直在零左右徘徊,呈现明显的“0增长”,陷入谷底的日本经济,总也不能形成令人满意的势头,而是走走停停,时起时  相似文献   

9.
马琳 《北方经济》1993,(4):43-45
50年代上半期,日本从战后衰退的经济中复苏,国民经济迅速起步,为使自己能在短时间内赶上和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开始大量引进先进技术。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日本几乎掌握了全世界半个世纪中发明的全部先进技术,经济飞速发展,一跃跨入世界一流经济强国的行列。日本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战后日本的经济改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起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人们总是以经济史上的奇迹而叹为观止。究其原因,国内外学者一直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笔者以为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战后初期一系列全方位的社会改革,尤其是经济领域里的农地改革、解散财阀、劳动立法等三大民主改革。诚如日本经济学家正村公宏在其《日本经济论》中明确断言的那样:“离开战后民主改革,就谈不上日本的‘战后体制’,也谈不上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本文试就这场经济改革及其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大战后,经济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日本,经过战后的恢复和五、六十年代的高速增长,一跃而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强国,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对于促成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在日本国内外的经济学界虽有各种不同看法,但普遍认为战后日本政府大力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促使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根据战后日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过程,从理论上深入阐明战后日本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原因、特点、作用及其界限,对科学的揭示战后日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贸》2009,(7):21-21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日前下令制定一个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帮助日本经济摆脱战后最为严重的衰退。目前,麻生太郎所在的日本自民党已起草了一系列可能采取的刺激经济举措,其中包括规模至少达10万亿日元(约1020亿美元)的开支及减税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1997年7月亚洲地区相继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险象环生。持续了一年多的亚洲金融危机几经反复仍无平息,俄罗斯经济又出现了问题,致使俄罗斯政局动荡不稳,经济再次濒临崩溃。日本金融危机深重,经济出现了战后最严重的衰退。美欧股市也出现了剧烈震动,危及...  相似文献   

14.
1998年6月13日,《日本经济新闻》以《创负增长记录的日本经济》为题,对1997年以及1998年1-3月期的日本经济做了这样的概述:97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0.7%,为战后最低值,内需贡献度是一2.2%,为战后最低值,住宅建设-21.1%,为战后最大的减少幅度:个人消费-1.2%,为战后初次减少,公共投资-7.2%,为1973年以来最大的减少幅度;98年1-3山期,设备投资-5.1%,为1965年以来的最大减少幅度;对外输出-3.8%,为1986年以来的最大减少幅度,据此,《日本经济新闻》悲观地宣称,日本经济已患上了衰退并发症,陷入了二战以来最坏的负增长状态,且受财政紧缩,金融体系破绽,亚洲金融危机,民间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1998年日本经济仍处在低谷之中,对此,日本的国民在7月12日的参院选举中,已经用他们的选票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满,不满的结果导致了执政的自民党在参院失去了多数议席以及桥本首相的辞职。  相似文献   

15.
西方报刊认为,战后日本经济出现了两个奇迹,第一个是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第二个是日本比其他国家更好地渡过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第二个“奇迹”的问题。石油涨价促使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更加激化,使资本主义经济更加陷于困难之中。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矿业生产,毫无例外地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下降;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各个国家的工矿业生产都下降了,唯有日本例外。1980年日本的工业生产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保持了65%的高增长率。情况如表1:  相似文献   

16.
二次战后,日本凭着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通过改革和调整,促成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直至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令人注目的世界经济强国。从某种角度来看,战后日本是以“储蓄大国”转变成“经济大国”的,这一经验值得我们探索与借鉴。一、战后日本如何提高和维持高储蓄率日本经济界普遍认为,日本经济的“高增长率没有高的储蓄率是不可能维持的”。持续的高储蓄在相当大程度上支撑了战后日本的高投资和经济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如何走出衰退?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世纪的最后10年是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衰退的10年”,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短暂恢复之后,日本经济再次陷入衰退,本文分析了日本经济10年衰退期的增长特征,再次陷入衰退的表现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日本经济新生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已成为高速发展的经济大国,日本教育发展的高速度与高水平,也为世人所瞩目。日本教育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囚之一,足不容置疑的。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是过去几十年教育成果的积累。特别重要的是,日本教育是“有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和经济呈现出多极化格局。美,苏长期对抗的局面已不复存在,苏联解体,美国削弱,而日本和德国经济却迅猛崛起,并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先后陷入战后第九次衰退,受周期性结构性双重因素的困扰,回升乏力,显得不景气。  相似文献   

20.
一、工业优先发展与农业 战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经济奇迹,成功地实现了以工业带动着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地增长。南朝鲜、台湾、日本就是典型的代表。为了实现工业导向的高速增长,农业部门作出了重大牺牲,以致在日本、台湾、南朝鲜的经济增长格局中,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在相当长时期内呈现强烈反差,一面是高速增长的工业,一面是衰退的农业。可以说,工业导向的高速增长曾一度加深了二元经济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