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集群经济在小城镇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是指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村庄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由从事非农业产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聚集的社区,它包括国家已批准的建制镇和尚未设镇建制的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小城镇在我同整个城镇化进程中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地位,这是由我国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农村非农产业开始迅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城乡居民隔绝的户籍管理制度依然存在,乡镇工业不可能往城市集中,坐落于农村社区的小城镇就吸引了乡镇工业向自己靠拢,或是乡镇企业所在的乡村南于乡镇企业的集聚而发展壮大成规模,功能都和小城镇相当的“超级农庄”,从而推动农村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2.
戴建勋 《经济师》2001,(9):90-90,145
一、大力发展小城镇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 ,我国农村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 ,小城镇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1979年 ,我国建制镇只有 2 6 0 0个 ,居住人口 5 5 5 5万 ,到1996年 ,我国建制镇已达 182 0 0个 ,居住人口 1.9亿。小城镇吸收的乡镇企业劳动力占全国乡镇企业劳动力的 5 0 %。尤其是在中国沿海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农村城镇的发展速度更为突出 ,在一些局部地区 ,城乡的差别已经不太明显。 1995年 4月 ,国家体改委等 11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小城镇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3.
江瑞平 《发展研究》1998,(10):42-4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目前全国各种类型的小城镇已发展到55000多个(其中建制镇14500多个,乡政府所在地集镇37000多个,农村小集镇1000多个),相当于改革开放之初的6.7倍,而且功能也大大加强。有关资料表明,小城镇吸收的乡镇企业的劳动力占全国乡镇企业劳动力的50%,小城镇创造的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国乡镇企业产值的57%。从近20年来我国小城  相似文献   

4.
一、 城镇化是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温州市农村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小城镇蓬勃发展。全市建制镇从 1978年的 18个发展到目前的 146个,建制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 70%左右,集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 80%以上。全市建制镇已形成以 30个经济强镇为龙头骨干的城镇化群体。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温州市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 1978年的 63.8%下降到 1997年的 10 1%;而…  相似文献   

5.
孙静 《当代经济》2001,(10):42-42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的社会发展趋势,主要是指农村人口不断转移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一般用城镇人口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目前人们已基本形成共识,中国城镇化模式的主流是发展小城镇。 一、农村城镇化是推动农村工业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客观要求。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支柱,目前全国的乡镇企业已占据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全国已有的5万多个小城镇中,几乎有80%分布在农村,仅17%分布在小城镇。我国的乡镇企业可以小城镇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乡镇企业大多源自于农民自发创办的各种社队企业,产权结构不明晰,具有很强的社区性和政企一体性,此种企业产权制度上的弊端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滞后相结合,造成乡镇企业常常分散在各自乡村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附近,占用了大量优质耕地。此外,由于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和污染严重,导致污染由点向面扩展,大面积的土地被污染破坏。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加快了乡镇企业经营制度完善和产权制度改革的工作,以南京市为例,到1997年…  相似文献   

7.
李俊镇因李俊堡得名,李俊堡以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镇守指挥李俊命名,李俊自成立人民公社、李俊乡后,于1984年6月撤乡确定为建制镇。目前,全镇辖9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81个村民小组,全镇有各类企业20余家,土地面积52平方公里,集镇面积2.2平方公里,总人口19933人,其中镇区人口7000人,回族人口占全镇人口的10%,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3.1亿元(现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94元,镇财政收入460万元,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小城镇建设试点单位之一,2000年被国家列为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农村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下,我镇集镇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和  相似文献   

8.
改革十年中,平定县乡镇企业从小到大,迅猛发展,到1988年底,全县各类乡镇企业已经发展到4408个,固定资产总值达1.9亿元,年总产值33519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75%;总收入2.9亿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9%;当年向国家交纳税金1850万元,年纯利润1500万元。随着乡镇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层次、产品的质量和产业结构也都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乡村企业用地制度改革方式比较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一直努力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低成本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乡镇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更是充分利用了廉价的土地及劳动力等资源,从而有效地推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目前乡村企业用地大都是无偿、低偿式地自由使用。这主要是由于过去在政策上允许通过对农户进行适当的土地调整后,农村集体可以自由地用自有土地办企业或与人合作经营,由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加之没有明确的城镇建设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的限制,以及对乡村兴办企业类型的限制,导致乡村企业浪费土地的现…  相似文献   

10.
一、江西省小城镇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一)江西省小城镇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1978年江西省仅有130个建制镇,到2009年全省共有70个县城关镇、667个县市属建制镇,此外还有630多个集镇。在此期间,江西省小城镇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恢复起步阶段(1978~1990年)。这一时期,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