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小明 《发展》2007,(6):15-16
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配套工程,它关系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关系到城市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的进步,解决好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均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由农村进入城市,在所有的外来务工者中,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民工"的称呼较为排斥,对过去的农村生活,他们也不愿提及。其实在他们心中,早不把自己当做是农民。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融入城市的愿望。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融入城市的渠道和不断高涨的房价,让他们对于城市的梦想只能望而却步。现如今,农民工并不能和城市很好的进行相融,这一群体的大部分人没有身份认同感。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存在一定限制,农民工的生活存在着很多有待改善的问题,例如,工资水平较低、社保不健全、子女的教育受到一定的限制等。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不只是位置、空间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他们如何逐步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从心理和文化上认同城市的过程。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其融入城市所产生的诸多问题需要被重视,更需要运用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研究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现实状况及产生的问题,并为相应问题的缓解与应对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广西经济》2006,(5):48-50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务工经商,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20多年过去了,农民工的作用已经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如今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民进城务工已不仅仅满足养家糊口,他们更渴望融入打工的城市,做一个真正的城市人。因此,切实保护农民工权益,及时转换农民工身份,从根本上减少农民,完成从农民工到城市新移民的转变,促使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已成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作为一支活跃的新生力量,与农村繁荣和文明密不可分。农民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造就了一批新型农民;加速了农村基础设置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杜萍 《中国报道》2007,(4):41-42
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大,区域性差异也很大,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要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注重县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整个国家的协调和平衡。因此,县域经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当然,各个县的情况包括资源条件、环境条件、技术条件、社会条件都不一样,所以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6.
何晓红 《特区经济》2006,(4):121-122
改革开放以来,数千万农民工为深圳特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民工的贡献对深圳特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它有利于深圳经济发展,有利于深圳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深圳社会进步,有利于深圳精神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实施新的战略举措。一、坚持工业主导,加快推进新型工业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逐渐形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潮。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体正逐渐成为新型农村生产力的代表,发挥着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并且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完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帮助改善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条件,对农村经济体制结构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农业发展方式。同时返乡创业者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者,传播了现代城市文明,促进了农村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最近,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将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产生非常积极的助推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进行,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和力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从产业发展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能否妥善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稳定的大局。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发展角度,论证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撑,并从政策鼓励、利益驱动、创业培训方面给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沙仲才 《发展》2006,(10):11-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建设新农村,发展生产是关键和核心.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甘肃已登记注册的县、乡(镇)、村三级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2000多个,包括:养牛协会、养羊协会、洋芋协会、蔬菜协会、苹果协会、中药材协会等,活跃在全省农村经济生活的多个领域,直接为农民供销服务.  相似文献   

12.
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武成 《发展》2005,(7):6-7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壮大县域经济,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乡镇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壮大县域经济,就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回乡创业契机下的新农村建设主体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乡创业农民工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回乡创业农民工的优越性决定了其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最佳选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吸引更多的优秀农民工回乡创业,壮大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规模,使新农村建设能够顺利进行,文章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西乡县紧紧抓住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注重发挥农业比较优势.重点突出特色产业,大力建设生态农业观光示范点,积极推进农业旅游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许贵元 《发展》2006,(8):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警惕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农民工达13181万人,如果再考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大约9665万农村劳动力,则全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2846万人,已超过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总量的40%。农民工己遍布全国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是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并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农民工队伍的产生和不断壮大,对改变农村面貌做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且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公正与和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的全局。  相似文献   

17.
陈文杰  张军 《乡镇经济》2009,25(10):85-87
文章通过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展研究,提出如何抓住金融危机引发的农民工返乡潮,积极采取明确的措施,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使之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农民工"精英群体"是农民工群体的佼佼者,是农村的精英,是农村素质相对较高的中青年。表现出了其特有的一些特征,蕴涵着巨大的能量,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应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期,因势利导,统筹规划,科学决策,从制度、决策上支持,为其回流投身家乡建设提供良好环境,最终将有效推动我国城乡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大建设。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松  韩伟 《辽宁经济》2007,(12):16-16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它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辽宁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浙江的科学发展提出的希望和要求。这既为浙江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浙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浙江奉化滕头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滕头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