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抉择。新型城镇化本质,是通过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和能力,破除现有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全面发展。文章试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定义特点出发,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并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进而提出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全面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合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诸多障碍。文章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性地提出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合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合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土地、资金和人口"三要素"组合却出现了资本—土地暧昧不清、户口—土地交换不明、户籍—财富泾渭分明的现象,导致拿地不给钱,农民活不好;要地不要人,农民安不下;人走地不动,农民富不起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真正实现人口转移、经济转型和土地转换,实现城乡要素协调,助推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在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特定背景下,未来5至10年,支撑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动力何在?我的看法是,由于城镇化,尤其是人口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巨大,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上升通道。  相似文献   

5.
6.
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常住人口城镇化加速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并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城市居住现实和居住意愿之间差距大和城市融入任重道远。应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拓宽住房保障渠道,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注重农民工城市融合,有重点分步骤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非常迅速,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城市人口占比逐年攀升。但是,仍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文章首先对西方关于农村人口转移的理论进行回顾与分析,随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最后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新型城镇化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城镇化一直是政府政策导向和学术界研究的热词,城镇化进程中涉及的一个重点问题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俗说就是农民工问题。农民工的说法来源于上世纪80年代,由社会学家张玉林教授1983年最早提出,这一称谓准确涵盖了他们的身份及职业特征,即指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拥有农业户口但离开土地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党的十八大用农业转移人口替代了农民工称呼,所指的内涵并无改变,但无疑体现  相似文献   

9.
吴明明 《科技和产业》2022,22(10):88-93
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以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为路径,提升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城镇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水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为3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的经常性支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的设施建设支出和其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测算发现,温州市“十四五”期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的新增需求为449.11亿元,人均公共成本为10.52万元。建议通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拓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融资渠道、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及财政资金重点向县城及小城镇倾斜来优化温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财政支出责任。  相似文献   

10.
正城镇化是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已形成共识,但城镇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对解决人口城镇化滞后问题重视不够。有一部分人将城镇化理解为村庄的逐步消失,城市面积的逐步扩张,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也有一部分人认为  相似文献   

11.
包有或 《改革与战略》2012,28(5):49-52,77
在转变发展方式背景下,中国城市化应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单体向集群、从生产型向消费型、从东部向中西部、从单元向多元化功能升级转型,但在升级转型的进程中,受到发展理念、经济结构与制度、规划与战略和高房价等因素的约束。因此,文章提出消除制度障碍和体制创新、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有机互动、依托大城市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重建政府治理结构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对策措施,推动中国城市化的成功转型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日渐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人口老龄化是各种趋势发展作用下的结果,一般都认为产生负面结果,但随着旧常态到新常态的经济形态的转变,人口老龄化既可以是挑战也可以是机遇,合理利用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趋利避害,使得在新常态的条件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00-2012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实证计量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融发展评价指标对安徽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的作用,结果发现: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有助于提高人口城镇化速度,改善城镇化发展失衡的局面;银行对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的信贷支持能够促进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政府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占有会导致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对农村的金融抑制不利于城镇化发展失衡问题的改善。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转型时局与产城融合理念的提出,从时间维度、空间格局、产业特征以及价值导向四大层面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城融合理念进行再认识。在当前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之下,城市的发展应该逐步完成由物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型;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由功能主义过渡到人本主义继而朝多元共生的价值取向转型。未来阶段,“产”、 “城”间的融合会呈现出“产”、“城”、“人”、“境”、“文”多要素碰撞与融合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稳步和均衡发展背景下促进农村人口有效转移,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对安徽省1978-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指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对安徽省农村人口有效转移有正向促进但是作用不够显著,并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完善农业生产方式和提高转移人口综合素质等角度对推动安徽省农村人口有效转移和城镇化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的片面发展、群体的畸形发展、代际的差异发展是当下人发展的境遇。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人本取向,即坚持以人为本、制度公正、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指向,重点关注失地农民、农民工、城市贫民三类人群的发展,通过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来突破人发展的内在限度。文章认为,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完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市镇体系和教育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并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人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条件并对其具有决定性影响。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把握好人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重点是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完善市场机制和强化政府治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和促进农民市民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产业互动发展有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单一及产业空洞化既不利于城镇化,也不利于人的发展。文章认为,应通过推进产业的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艳 《改革》2004,(6):54-58
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对于西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西部地区无论是吸收外资还是国内东部发达地区的投资都不尽人意,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外资企业和东部企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不足;男一方面在于西部大多数地区也还不具备接受外资和东部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因此西部地区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促进国内外产业向西部转移。  相似文献   

20.
华兴顺 《科技和产业》2014,14(10):58-61
通过追溯新型城镇化概念的由来,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三个方面的涵义;结合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要求,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一个较为简洁的评价体系;分析了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强监督、分类实施绩效考核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