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约8亿辆,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亿辆,主要增幅来自发展中国家。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全球57%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其中美国达到67%)。预计到2020年交通用油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美国能源部预测,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需求与常规石油供给之间将出现净缺口,2050年的供需缺口几乎相当于2000年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两倍。  相似文献   

2.
<正>电动车:两岸汽车产业合作的新亮点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估计已超过10亿辆,并以每年6000万辆的速度增长。2001年全球有57%的石油消耗在运输通讯上,预计到2020年,交通用油将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全球石油预估只能再用40年,造成油价不断  相似文献   

3.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计,到2020年交通用油将占到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需求与供给之间将出现净缺口,2050年缺口将达500亿桶。与此同时,交通能源消耗也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此,世界各国已达成共识: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国际能源组织(IEA)10个月来首度调高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反映经济衰退已见缓和。IEA最新月报预测,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为每天833万桶,增加12万桶,主要由美国及中国需求带动。报告亦称全球石油消耗将较去年收缩2.9%,创1981年来最大跌势。  相似文献   

5.
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使能源、石油消耗呈爆炸式增长,石油进口依赖性强,对我国能源安全提出挑战。作者在文中指出,节约能源应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首要原则,税收政策应在引导节能型汽车的生产和消费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全球经济严重衰退减少石油消费量以及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产油国因投资减少和故障造成油田关闭而停止增加石油供应量,国际能源署(IEA)13日第7个月削减了其对今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国际汽车工业面临的长期共同挑战。近几年,全球能源与环境的严峻形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汽车产业的巨大冲击,推动世界各国加快交通能源战略转型,掀起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新一轮热潮。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面临第四轮重构,汽车  相似文献   

8.
节能减排、减少煤炭消费,控制燃油汽车数量以减少石油消耗,减少降尘。中国政府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11月5日表示,解决我国空气污染问题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大幅度减少煤炭消费,控制燃油汽车数量以减少石油消耗,减少降尘。同时要严格执法,依法保护环境。解振华说,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采取了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  相似文献   

9.
资讯·箴言     
《中国经济信息》2010,(23):13-13
全球40%的石油被汽车消耗,全球以及中国汽车业仍保持20%的高速增长,估计在2050年世界石油将接近枯竭。城市公交要实现完全电动化。相当于节约了2700万部私家车的油耗,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00万吨。  相似文献   

10.
石油输出国组织(OPCE)近日宣布降低对全球长期石油需求的预测,称因能源节约,2030年的石油消费会比先前的预测低3.7%。  相似文献   

11.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国际汽车工业面临的长期共同挑战。近几年,全球能源与环境的严峻形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汽车产业的巨大冲击,推动世界各国加快交通能源战略转型,掀起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新一轮热潮。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面临第四轮重构,  相似文献   

12.
<正>从2014年至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论坛已经走过十年的时间。2024年3月15日至17日,以“巩固和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围绕这一主题,来自全球政府部门和汽车、能源、交通、城市、通讯等领域的行业机构和领先企业代表,分别就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新形势、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2日警告,石油产能的提高仍无法满足各国对能源的需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主席利普斯基(lohn Lipsky)表示,在全球对石油的需求依旧保持强劲之际,供应方响应的反馈却令人失望。  相似文献   

14.
尽管2个月前国际能源署(IEA)还在宣称“廉价石油时代已经终结”,但该机构于16日晚发布的今年首份月度报告却预测,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下降100万桶/日。  相似文献   

15.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石油短缺,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在理论上,全球有开采价值的可再生能源是全球所需能源的十几倍(详见附表)。2006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仅占全球总发电量的2.3%。在过去1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1 倍。2008 年1 月欧盟为成员国制定目标,要求到2020 年成员国20%发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中国计划到202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5% ;美国某些州也提出类似的目标。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然而多数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因此需要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6.
城市群低碳交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市群交通低碳化的一般性途径分析低碳交通(Low Carbon Transport)是指在交通出行的各个环节全面关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通过对运输结构和运输效率的优化,最大程度地减少碳排放总量。一般地,减少碳排放总量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量,二是使用替代能源。但在现实中,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在无大规模替代能源出现前,化石能源使用量难以从根本上减少,因此,发展低碳交通的首要手段是节能,其次才是使用替代能源。并且,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应用智能交通技术可达到节能25%-50%的水平。同时节能的领域可覆盖到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其降碳潜力更是可观。当然,加强电动车、生物质能汽车等替代能源交通工具的研发和商用化从战略上而言也是必须的。在这样一个认识前提下,可对影响城市群交通低碳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中空气污染正在给环境以及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在我国,使用传统能源占能源消耗量90%煤和石油时所产生的排放正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对目前几乎完全依赖石油产品作为燃料的交通领域,未来20年大部分石油需求的增长将在此领域产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产量迅猛增长,2007年已达880余万辆,预计2008年将达1000万辆。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保有量近十余年来也以12%以上的年均速度持续攀升,预计2010年将突破6000万辆,2020年将突破1.5亿辆。汽车的普及大大加速了对能源的需求,在庞大的石油消费中,汽车每年消耗汽油、柴油占总产量的50%左右,进口原油的1/3被汽车消耗。  相似文献   

19.
刘鹏 《走向世界》2008,(11):80-81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在向常规能源汽车提出严峻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环保汽车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汽车技术革命。持续增长的汽车消费、迅速增长的石油消费和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加速了清洁环保汽车的研发和推广。这不但事关国民汽车消费,更对一个国家的宏观战略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基础的现代文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空前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全球室温效应、荒漠化、气候巨变等。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我们大量消耗石油、煤炭,其速度为这些能源积聚速度的200万倍。人们远远高于自身生存所需的生活方式令大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