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国际化阶段的理论发展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对外国市场逐渐提高投入的连续过程,通常经历“不规则的出口活动(直接出口)——通过代理商出口(间接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建立海外生产和制造分支”四个阶段。该理论在某种程度弥补了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的内在缺陷而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态化,对当今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行为有很强的解释力。但是,由于该理论过分强调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市场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企业国际化的其它动因,没有吸收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的合理成份,因而也具有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2.
许斌  周静 《中国经贸》2011,(23):56-57
境外关联公司销售业务 一般的出口业务,是出口企业直接与海外买家签订销售合同,并将合同所涉货物直接运往海外买家从而完成交易的流程。目前,出口企业通过其境外关联公司销售到海外买家的贸易模式逐渐普遍起来。一般来说,境外关联公司指与出口企业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控股关系或同时受同一法人或自然人控制,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中期以来,美日贸易摩擦的加剧,日元升值所引起的出口利润下降及海外资产的低廉、信贷环境的宽松和企业融资途径的多样化多种原因,造成日本制造业在海外直接投资急剧增加。1974年,日本制造业和资源开发型海外直接投资总额尚不足17亿美元。而在1988年,仅制造业一项就高达18亿美元,1989年为163亿美元。尽管1990年年初以来,日元持续疲软和利率提高,但许多大公司都预测在中长期内日元走势坚挺,普遍认为只有通过海外生产才能在贸易摩擦加剧时确保海外市场和扩大市场份额因此,制造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方兴未艾。1909年,投资总额为160亿美元,估计1991年也将维持这个水平。照此下去,到1995年制造业的海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将达1461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的目的是依据投资国的国内因素来分析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为了考察本国的推动因素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利用投资国-韩国国内的宏观经济变量分析的结果是:(1)大型企业和韩国国内经济增长变量有负相关关系,建立选择性投资。(2)对中国出口和直接投资有互补关系。(3)中小型企业在利率变量上受影响。(4)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同属劳动密集型投资,两者都受工资变量的影响。(5)因为中小型企业对中国投资是为了通过汇率效果来解决出口上的困难,因而中小型企业受汇率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际直接投资既是一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关系中最为活跃和最为敏感的领域。我国的海外企业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以海外贸易公司为主,已逐步发展到涉及海外资源开发(矿业开采、石油天然气开采、林业开发、远洋捕鱼)、机电产品散件组装、加工制造、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馆旅游及餐饮等广泛领域,遍布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海外直接投资的对我国经济的作用海外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直接利用…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海外投资的流向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靖 《亚太经济》1998,(4):40-42
在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中,江泽民主席提出今后要进一步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预计我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然而,目前我国的海外直接投资过于集中于发达国家。为此,本文拟就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流向转变作一探讨。一、目前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分布及其弊端我国海外直接投资始于改革开放以后,投资量增长较快,但分布很不平衡。海外投资平业主要集中于北美、西欧、日本和澳大利亚。据统计,我国海外投资地区遍及五大洲的13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  相似文献   

7.
王晓东  赵勍升 《山东经济》2009,25(5):135-140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从供给的角度研究了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因素。发现实际汇率与机电产品出口之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此外还发现国外收入状况、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中高级人才培养力度、科研成果数量都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具有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机电出口额的迅速攀升也引导着国外直接投资和本土固定投资的选择方向,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机电产业的实力,促进了出口。通过实证分析,文章建议扩大机电出口的对策在于供给方面:只有持续加大物质资本、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增强机电产品竞争优势,才能真正扩大机电.产品的海外销量。  相似文献   

8.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从间接出口到直接出口、从一般出口到设立海外机构、从设立一般贸易机构到对外直接投资设立海外生产基地的过程和经营区域扩张的过程。一般而言,企业的国际化阶段会经历从初级(出口)、中级(设立海外贸易机构)到高级(设立海外生产基地)的逐渐深化和高级化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有许多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正在向中高级  相似文献   

9.
日韩启示录     
涂东晓 《新财经》2005,(1):41-41
日本、韩国经济起飞的经历,对所有后进国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日、韩两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一般被概括为出口导向型。不过,这一提法掩盖了更多的事实。事实上,无论是日本或韩国,在经济腾飞阶段,对外国直接投资却几乎关闭了大门。例如即使到了1986年,日本只吸收外国直接投资8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吸引外资就已达到19亿美元。在韩国,为了控制外国直接投资,保护本国产业,在1960年就制定了《外国资本引进法》,限制外国资本进入,并且,韩国引进外资的重点是放在利用国外贷款上,而不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日韩经济成功的真正意义,在于出口导向背后所暗含…  相似文献   

10.
港澳·综合     
香港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直接投资地   香港去年所吸收的海外直接投资金额高达 640亿美元,高于祖国大陆,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直接投资地。 内地入世后可刺激香港成衣出口   祖国大陆入世后将大幅放宽纺织品及成衣出口数量限制,使在内地设有生产线的香港成衣制造商受惠。国内的零售、批发、进出口咨询将进一步开放,令香港成衣业有更大的自由度开拓内销市场。 台湾首座工业港麦寮港正式运营   台湾麦寮工业专用港从 3月 1日起成为台湾首座正式运营的工业港。麦寮港是由麦寮港公司投资、兴建及经营,投资额 81亿元,试运营…  相似文献   

11.
据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发表的最新报告 ,1999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吸收的海外直接投资是930亿美元 ,在全球8650亿美元的海外直接投资总额中占11.6 %。亚洲地区去年接受海外直接投资最多的是中国内地 ,达400亿美元。但这一数字比1998年减少了大约8 %。中国香港特区是第二大资金流入地 ,吸引的直接投资额为230亿美元 ,比1998年增加了50 %以上。日本吸引的投资是130亿美元 ,比上年增加了4倍。流入韩国的资金达到史无前例的100亿美元 ,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得到的资金也已从1998年的低谷中回升上来。…  相似文献   

12.
汪华斌 《浙江经济》2006,(20):55-55
韩国是世界第五大纺织服装出口国。近年来,伴随着“韩流”在华的风靡,韩国服装品牌积极进军中国市场,势头非常强劲。据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提供的统计数据,目前已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韩国服装品牌共有60多个,覆盖了女装、男装、运动装、休闲装、童装、时装等种类。2004年、2005年韩国纤维类产品的出口总额为152亿美元和139亿美元,其中对中国的出口额分别占韩国纤维行业出口总额的18.2%和21.1%。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纤维产业最主要的出口和投资对象国。  相似文献   

13.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与国际地位 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始于1951年,至五十年代末投资额只有2.83亿美元。六十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对外贸易收支实现了长期黑字化,于是从1967年到1972年先后实行了五次资本自由化措施,解除了外汇资本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制约。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采取了许多促进海外直接投资的相应措施,例如建立外汇贷款制度、降低进出口银行对海外投资的贷款利率,以及建立海外损失基金制度等,使日本海外直接投资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14.
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与两岸制造业分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是祖国大陆制造业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大陆也成为台湾最重要的海外生产与出口基地。本文就台商对大陆投资的主要特点展开多层次的分析,指出两岸制造业分工的基本态势以及加入WTO后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 海外直接投资是投资者将本国资本投放到其它国家,建立不同形式的企业并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直接控制获取利润的投资方式。海外直接投资也称为国际直接投资,它是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形式,与证券投资、国际信贷等国际投资形式相比,海外直接投资的根本特征在于投资者直接控制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不仅仅是获得利润分成。海外直接投资具有许多优势,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本国缺少而国外充裕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可以绕过贸易保护壁垒,在国外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拓展海外市场。而东道国也可以利用国外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由于海外直接投资具有很强的互惠性和国际资源重新配置的  相似文献   

16.
海外市场风险是促使企业采取循序渐进的国际化策略的关键因素。文章构建了一个异质性企业国际化选择的两周期模型,论证了风险不确定条件下企业的动态国际化路径:企业首先会通过出口尝试获得盈利能力,如果盈利水平低于出口成本,企业将会退出市场,反之企业持续出口;如果盈利水平足够高,企业将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文章运用企业-年份-目的国层面的2005~2013年具有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信息的全新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出口经验对于开始投资该市场的概率有正向影响。出口经验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外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当企业投资于市场风险更大的目的地时,获得出口经验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趋势在2004年已初现端倪,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趋势加剧: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中海油在海外收购油气资源,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大宇,TCL收购施耐德、汤姆逊的彩电部门和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海尔收购美国家电巨头美泰克,万向集团收购美国汽车零部件公司UAI等。去年中国公司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330亿美元,中国将在今后4年成为全球第五大外国直接投资供应国。  相似文献   

18.
产业特征对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以跨国并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国际化对中国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不同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要深入探讨我国的产业发展和结构的变迁就有必要研究产业特征对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产业国际化的方式逐渐从单一的出口转向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并进.在这一过程中,海外并购逐渐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海外并购,企业可以迅速有效地获得并购目标的品牌、管理技能、研究能力、资源和销售渠道等战略资产,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本文运用2003—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据对36个产业的国际化与其产业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海外并购的动机和能力与产业收益、产业的技术密集度、产业出口强度和产业规模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产业的劳动密集度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出口强度对要素密集度与海外并购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且对两种要素(技术和劳动)的调节作用方向相反.这一结果帮助我们认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产业条件,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最近,类似于日企撤离中国、对华投资大幅下降、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大幅下降的消息,充斥媒体。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前11个月,日本对华投资下降了26.6%,美国下降了8.25%,德国下降了63.7%,荷兰下降了30,6%。就连韩国,也传来消息说韩企对华投资正在快速下降,韩国企业开始纷纷撤离中国。要知道,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前后,浙江对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直接投资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浙江对外投资(包括省外与海外)将超过外来投资(包括海外与省外),率先成为我国净对外投资的地区。浙江商人“走出去”,已成为浙江经济值得研究探讨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