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是运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在新时期,《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给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很多变化。笔者认为.当前运管部门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1.严格年度审验.加强车辆技术性能管理。在年度审验中,除对经营户的资质和经营行为审查外.还要严格检查车辆的技术状况.有无私自改装行为.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是否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危货车辆技术性能检测是否达到一级(项次和主要项次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等等。  相似文献   

2.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是机动车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检查、鉴定车辆技术状况和维修质量的重要手段。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主要包括机动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噪声、排放污染物的检测和评价。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为保障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完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实施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的管理,保持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证安全生产,充分发挥运输车辆的效能,降低运行消耗,山东省德州市从1989年起对营运车辆实行了车辆维修卡(后经山东省交通厅统一为车辆技术状况记录卡),贯彻执行了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原则,对车辆技术状况实施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并将车辆技术管理同维修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4.
一、加强机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机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在各个时期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的快速发展,机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机务管理的变革滞后于经营管理的变革,缺乏在战略规划下的有序转轨和推进;二是车间“四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在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系统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被割裂,车间化整为零,维修班组及材料供应各自为战,生产工具更新和投资不足,维修技术和能力明显滞后于汽车技术的进步;三是车间工人的工资待遇未得到相应提高,地位也客观地受到一定影响,再加上培训脱节,技术人员流失,部分单位车间处于技术员工严重短缺并后继无人的困难局面:四是部分单位片面追求自身利润目标,对机务管理的保证、保障和服务、降耗作用认识不足,在精力和资金投入上明显不够:五是机务管理和车间功能的衰退和缺乏,运输生产安全和集约化经营健康发展面临严重威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的客观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故障检测设备技术含量提高,车辆更新换代快速多变: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对道路运输生产者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对营运车辆的安全性能和经济技术性能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5.
自道路运输市场全面放开以来,车辆技术状况监管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构建经营性车辆技术管理体系,增强监控手段,也一直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监管工作的难点。在深人分析经营车辆技术状况需求的前提下,吉林省运管系统确定了以道路运输车辆二级维护管理为切人点,运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车辆相关信息的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6.
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道路运输企业,主要经营公交客运、出租客运和长途客运等项目,拥有4000余台营运车辆(城市公交营运车辆2000多台、出租车1400多台、长途客货运车辆近1000台)。近两年来,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未发生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明显逐步好转,这与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紧握“七种利器”是分不开的。如果道路运输企业都能掌握这“七种利器”,安全管理工作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7.
交通运输部颁布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该规定明确了要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检测,并对检测周期做了详细的规定,检测结果成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进行车辆技术管理、核定车辆经营范围的重要依据.因此,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成为加强车辆技术管理、落实《规定》要求并保证道路运输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挂靠经营是一把双刃剑,总的来说弊大于利,不仅妨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和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且被挂靠企业还容易因车辆产权不明晰而遭受损失。[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路运输》2009,(12):39-39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随着替代能源的不断发展,电动车技术已日趋成熟,电动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在小范围内从事营运的现象十分普遍,缓解了能源问题对交通行业造成的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道路运输市场。对使用电力作为动力的车辆从事营运是否应纳入道路运输管理,运管机构内部有着不同意见。有的同志认为,根据《道路运输条例》的相关规定,申请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经营的,必须要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车辆,现国家有关规定把使用电力作为动力的车辆作为非机动车对待,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路运输》2008,(2):44-44
我们在实施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时,一位个体经营者申请从事普通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但他还未购买车辆,只提供了一份拟购置运输车辆承诺书。当被告知要提供相应车辆资料时,他说按照《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申请表》第四页申请材料核对表第三项的规定,需提供的材料包括现有机动车辆行驶证、车辆技术等级证书或车辆技术检测合格证复印件、拟购置运输车辆的承诺书,他没有购置车辆,  相似文献   

11.
道路危货运输车辆总数不及全国民用汽车总量0.5%,不到全国营运车辆总数的2%,但其载运的是危险品,易燃,易爆,易腐蚀,强辐射。其运输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容不得半点疏忽和闪失。 “十五”期间,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级行业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危险品运输安全,出台实施了《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运输条例》、《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等数个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规范危险品的生产、仓储、运输,将危货运输纳入法治轨道。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五次开展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治理整顿,严格市场准入,规范经营行为,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是危货运输安全形势仍然非常严竣,需要进~步完善并细化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严格市场准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高应急能力,保障有序发展;需要企业强化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在安全管理上舍得投入,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利用网络监控平台等科技手段,加强车辆监控和从业人员管理,保障运输安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日前,杭州市运管局公布了2月全市“两客一危”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工作情况。截至2月底,省局运政信息系统中符合交通运输部“两客一危”定义且经营范围、营运状态、营运证有效期等状态正常的杭州地区车辆总数为6375辆,上线5996辆,上线率为94.05%,较上月上升07.4%。运管局要求各级运管机构继续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及时掌握车辆下线原因,对停驶、报废、转籍等非正常营运的车辆,督促企业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提高应急综合监管平台数据质量,同时要督促企业进一步规范系统平台、车载终端的安装使用和运行管理,保持终端设备技术状况良好。并有效接入省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有路大家行车,有水大家行船”的道路运输经营放开思路一经推出,个体交通运输发展十分迅速,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挂靠经营现象儿乎遍及各省、市、县。由于挂靠者成分复杂,车辆挂靠后,日常车辆技术管理和日常安全教育管理难以落实,严重危害交通安全,交通事故率较高。交通丰管部门从2003年起,开始对道路运输行业的客运车辆挂靠经营行为进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在对机动车实行定期安全检验的基础上,又对道路客货运输车辆(营运车辆)实行了定期检测和强制维护制度,应该说这是一项保护和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的举措。但是,由于具体工作存在随意性,因此道路运输车辆定期检测和强制维护制度常常被指责为保护部门利益、增加经营者负担等等。  相似文献   

15.
2003年,邵阳运管处克服了重重困难,不但较好地完成了年审、安全生产管理和企业资质评定等各项工作.还圆满完成了道路运输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规范了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该市道路运输经济仍保持了持续增长势头。现已开通营运班线862条,通达14个省(市)和省内各地(市)及市内所有乡镇和  相似文献   

16.
新疆国际道路运输管理部门通过在国际道路运输单证管理中引入二维条码技术,在海关等口岸管理职能部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缩短了企业车辆通关时间,提高了通关效率,并且,通过二维条码的加密技术,大大提高了行车许可证/单证的伪造难度,有效地打击了非法营运的现象,维护了国际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为新疆国际道路运输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道路运输》2005,(3):32-32
在《道路运输条例》实行后,一些地方仍在实行营运车辆定点二级维护制度。根据《行政许可法》和《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车辆维修属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行政许可范围,凡符合车辆维修开业条件,并取得一类、二类维修经营许可的,都可以从事车辆二级维护经营业务。对营运车辆实行定点强制维护的做法是否合法?请编辑部解答。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路运输》2005,(9):48-49
如何理解从事道路货运经营的车辆条件?答:按照《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觇定≯(以下简称《货规》)的观定,申请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的,必须要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嘘并经检测合格的运输车辆这里所指的“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主要指车辆技术厅面和其他疗面的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汽车运输是现代化的运输方式之一。汽车运输的整体构成大致可分为:为运输生产服务的营运系统和为运输车辆服务的技术保障系统。汽车运输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就是要全面地组织、指挥、协调和管理所有为运输车辆服务的各项技术工作;就是要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节约燃润料消耗、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保证行车安全而用好车、维修好车,为运输生产提供安全、优质、及时、可靠的运力。  相似文献   

20.
英国的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始于1847年的运输法案。1930年之前,英国道路运输处于自然发展时期。从1930年开始,英国实行控制运输能力的基于地区级管理的运输车辆营运执照制度,主要是限制持有营运执照的专业运输企业车队规模和经营范围,使道路运输与铁路运输平衡协调地发展,标志着英国开始对道路客运业实行质量和数量的双重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