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邓宗兵 《重庆经济》2004,(6):32-35,37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农村劳动力合理配置问题,还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乃至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确为“建设长江经济中心”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5.
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经济》2002,(4):10-15
  相似文献   

6.
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党和政府以及理论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这个问题迄今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解决四川南充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实施多元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并将其纳入国家统一的劳动就业规划,实施制度创新和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7.
8.
浅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文 《新西部(上)》2010,(3):31-31,46
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内需不足和工业化的联系等方面阐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通过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因素,提出建议:第一是以产业政策促进劳动力转移;第二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并尽快剥离附加在原户籍制度上的不公正的福利分配;第三,建立完善统一开放、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多地少”等问题,使我国农村积压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稳有效转移成为日益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提高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对于实现本世纪经济目标、全面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关系重大。“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在全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人口非农化的基础上实现农民收入增加,与此同时提高整体农村人口素质。下表是关于农村人口及劳动力结构的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相似文献   

11.
12.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结合入世的现实国情,分析了我国现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转移困难所在。提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农民素质、扩大向国外劳务输出等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市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对原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近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有4亿多农业劳动力资源,有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仍以每年数以万计的速度增长。如此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及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是21世纪农村经济发展乃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廖芳 《老区建设》2008,(20):36-37
我国农村沉淀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这支庞大的队伍能否成功转移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论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分析了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乡镇企业,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层级流动,使我国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9.
20.
贺宇 《改革与战略》2007,23(10):62-65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项政府主导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当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着三种棘手的政府问利益博弈问题.即政府部门间利益博弈、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劳动力输出地政府与输入地政府间利益博弈.这些利益博弈问题,增加了政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难度,阻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整体进程.文章就此进行了着重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