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市场规则逐渐建立完备的时候,对于外资水务来说,在中国投资的时机也就到了。在新加坡水务公司看来,中国市场最为诱人,其污水和废物处理市场存在巨大的商机。9月11日,在第五届世界水大会上,环境与水源部长雅国说,希望新加坡能于五年内在中国水业市场增长三到四倍,新加坡水业公司也应该积极开展在中国的业务。虽然新加坡本地水源仍需要靠外国的供应,不过水务业却已成为新加坡蓬勃发展的行业。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希望本地的水处理设备与服务行业在十年内可增长到全球市场的3%到5%,目前环球水市场估计总值2500亿美元,新加坡只占整个市场近1%。在…  相似文献   

2.
王勤 《国际贸易》1992,(3):25-27
近年来,新加坡对外投资出现了新特点。作为我国吸收外资的重要来源国,新加坡对外投资格局的变化,促使我们必须重新选择和调整引进新加坡资本的战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3.
浅议新加坡经济波动与产业结构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尤其是主要产业支柱单一是引起新加坡近些年经济波动的主要内因之一.新加坡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相继推出了以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及"产业21计划"等一系列改善产业结构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银行业、保险业、外汇市场、证券市场等都非常发达,如何利用新加坡这一立足亚洲、辐射全球的平台,服务我国"走出去"战略,将金融中心的优势转化为我国企业自身的优势,是中新金融合作需要探索的新方向。推动有条件的中资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加强中新金融机构间合作,联合融资;以及鼓励大型企业在新加坡建立区域总部或者业务板块中心,都是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马宇 《大经贸》2003,(4):16-16
两会期间,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该"淡出"争论得沸沸扬扬,有关部门领导表示"不能轻言‘淡出'".本文不想全面论述是否应该"淡出"、何时"淡出",只想从吸收外商投资的角度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国民待遇的误区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宇 《大经贸》2001,(3):20-23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正考虑调整税收政策,其中之一就是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要求,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优惠。那么国民待遇是怎样一种标准呢?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都属"国民’,可他们的待遇又是不平等的,那么,谁的标准是国民待遇标准?现在是否适合让外商"享受"这类待遇呢?  相似文献   

7.
结构变革是经济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而其动力即是投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这其中,外资结构的演进和调整起到不可或缺的催化作用.本文即通过统计数据对中国引用外资来源的地区结构、外资来源的主体结构、引用外资方式结构等做一定量描述,为我国制定利用外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禾日 《大经贸》2004,(7):35-35
"完美"是一个比较简明的词语,汉语词典解释为:"完备美好;没有缺点。"10年前,马来西亚爱国华裔古润金、新加坡爱国华裔许国伟回到自己的家乡广东省中山市,用"完美"做公司名称,投资注册了一家"中山市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后来马来西亚爱国华裔胡瑞连加盟完美公司,共同开创完美事业。他们三位爱国华裔,分别是完美的董事长、总裁、董事总经理,三个巨头,三驾马车,引领着完美公司朝着完美事业、完美人生、完美形象的目标前行。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新加坡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海峡时报》有关"RCEP"的相关报道的文本分析,尝试解释"RCEP"在新加坡国内的舆情及其背后的理由.本研究通过分析报道样本发现,新加坡对于"RCEP"有着持续不断的强烈关注,涉"RCEP"舆论总体上呈正面,但也存在着担忧.因此,中国在外宣时应更多考虑到这种担忧,争取更多的支持,从而...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在新加坡.人们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双重冲击。来自北京的玺萌资产控股以2亿1565万新元的高价.拿下升涛湾的珍珠岛,用来建造豪华别墅。对玺萌资产控股而言.这是他们第一项在中国以外的房地产投资。而对新加坡来说.买豪宅的中国人近年来陆续多了一些.但直接杀进新加坡市场买地、开发房地产的"中国制造".这是第一家。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意义上看,外资无论怎么流动,它总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那么,投资环境好、风险低、投资回报率高、法律保障完备的地方就可能成为外资流动汇集的“盆底”.从1979年湖北设立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这在全国也是最早的几家之一)到1997年底止,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7191家,合同外资金额72.9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6.5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中国出口和引资开局都不错,双双实现开门红.但国内外的严峻竞争势态,注定要完成全年目标,决非举手之劳.为此,上海市府提出"出口'抓订单'、引资抓'环境"为外经贸的切入口;出口和引资都得主动捕捉商机.  相似文献   

13.
付虹 《大经贸》2002,(3):56-57
为什么一些跨国公司总是把总部设在新加坡和菲律宾?为什么外资在进入中国许多年以后仍喜欢在东南亚设分厂?原来,在吸引外资方面,亚洲各国可以说是各出奇招,特别是在税收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酒店管理专业是其热门专业之一.选取新加坡两所学校的酒店管理大专班,其培养层次与目标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该专业管培生项目班一致,可比性强.首先在陈述三所学校该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力求对管培生项目班课程设置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外资动态     
《国际市场》2007,(5):64-65
浦东12家企业被确认为第一批进口免办CCC认证诚信企业;11家外资零售商2006年在华开出门店102家;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达1033亿美元;九成美资公司将进行再投资;中国国美置业和新加坡太平星设8亿美元房地产基金.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经长达半个世纪的努力,新加坡保障性住房体系已经日臻完善,堪称"新加坡住房模式"。本文介绍了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重点分析了新加坡住房政策和运用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成效。并借鉴新加坡经验对我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服务化已成为经济结构变迁和产业演变的基本趋势.通过对中国与新加坡服务贸易结构及竞争力的比较,可以看出新加坡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高于中国,并在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结构总体优于中国.中国应当借鉴新加坡经验,发挥已有比较优势,持续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中国服务业价值链层级;重视中新科教人力资本合作;完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并以中新经贸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一、"中航油事件"始末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垄断中国民航燃油市场的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集团)持有中航油60%的股份.  相似文献   

19.
谈起新加坡和中国的经济合作发展,有一连串的数据可以佐证其密切。今天,我们以另外一种方式,中国企业——中化国际和易保网的两位"掌门人",谈他们在新加坡的创业经,来佐证。中化国际新加坡公司董事总经理冼明在新加坡我们"如鱼得水""那段日子充实而又宁静。"中化国际新加坡公司董事总经理冼明谈到2004年在新加坡的8个月,眼光中仍有些神往。那时候,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是世界主要的海工装备建造国之一,特别是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领域具备全球领先优势.近半个世纪以来,新加坡海工产业经历了从承接产业转移到做大做强的整个过程,其发展经验值得中国海工装备建造企业关注和借鉴. 发展历程抓住机遇从修起步 新加坡从修船进入海工修理,再引入外资进入海工建造领域,并在承接国外设计平台的基础上,推出自主设计品牌.新加坡抓住了石油危机以及金融危机前的市场机遇,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但近年来面对来自中国等国船厂的竞争压力,其全球市场份额明显下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