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崩溃论”与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中国社会的现实出发,全面地分析了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发展中国家问题与转轨经济问题,并从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金融四个视角进行了总结,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带着问题增长,在增长中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南北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假定发展中国家同时进行自主创新和国外先进技术模仿,其知识产权保护在鼓励自主创新和国外技术模仿的两难中权衡取舍.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差距都对其技术进步都有重要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效应不显著.因此现阶段鼓励国外技术模仿的宽松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但随着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将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关税逐渐降低,非关税措施日益受到限制和约束,但是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其它国家出口,保护本国产业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发展中国家最普遍也最难以对付的贸易壁垒。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出口产品受到的技术壁垒阻碍也不断增加,据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直接和间接受到国外设置的技术壁垒的影响超过450亿美元,占全年出口总额的25%以上,因此,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突破技术壁垒,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欧盟EuPs指令对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影响及因应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娟娟 《现代财经》2007,27(11):63-66,82
2007年8月11日实施的欧盟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EuPs指令)引起我国政府和企业的普遍关注。该指令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质的差异,对发达国家更多地是一项技术标准,而对发展中国家则是一项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措施或是一项技术壁垒(TB)。应针对该指令作为TBT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为我国企业提出因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将人力资本结构因素纳入到贸易开放与发展中国家内部收入差距关系的分析框架之中,通过理论推理和实证检验考察了贸易开放、人力资本结构对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机制、条件与力度.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对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不但与其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类型有关,还与该国的产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本(人才供给)结构密切相关.就我国而言,人力资本结构升级速度慢于贸易产品结构升级速度,是贸易尤其是出口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印度1948年签署关贸总协定,1995年1月1日以发展中国家身份转入世贸组织(WTO),是老牌成员国。众所周知,经过世贸组织的几轮谈判,各成员国的进口关税都有了大幅降低,单方面运用配额限制的情况也有所减少。然而,以技术规定、技术标准、卫生要求、动植物检验检疫、环境保护等为特征的非关税壁垒非但没有减少,近年还有增多的趋势。最近一段时间,印度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技术壁垒的阻击,损失不少,暴露出印度在克服技术壁垒方面的弱点。我国于今年11月10日加入世贸组织,研究分析印度的情况,对我国相关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Feenstra等人的三要素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国际外包影响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理论机制,运用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包对我国工业行业总体及分部门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包和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行业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均存在明显的正效应,但外包对劳动力资源密集型部门和中等技术部门的影响效应相对更强。  相似文献   

8.
追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过程与现象,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追赶,成功地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技术差距理论也说明了技术扩散与发展中国家追赶的可能,从而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国际间的知识扩散以空前的规模与速度进行着,这为我国加速经济发展,实现追赶提供了巨大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9.
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动物福利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等诸多原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动物福利的出现无疑构成了一道新的贸易壁垒。尽管它还不像技术壁垒、反倾销那样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未雨绸缪,及早了解动物福利壁垒的相关信息,探讨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已经迫在眉睫。分析了动物福利壁垒将对我国外贸出口形成新的障碍,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现农业技术的国际转移,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获取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本国的农业生产率,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农业技术差距.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层面,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作用机制、主要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12.
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其主要特征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化光纤网络通讯和卫星和远程通讯等技术创新,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提供了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标志的“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解体,为整个世界形成统一的市场创造了条件;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相继开放,金融国界正逐步消失,金融国际化的进程正在加快;随着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和经营体系跨国化趋势日益加强,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理念开始对传统生产组织方式进行挑战,企业的生产由封闭转为开放,产品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分离出来,转由社会来实现。生产企业将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看作一条为我所用的生产线是物流时代生产企业的特征之一,并由此淡化了生产活动在空间上的边界,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生产在流通和消费领域内的延伸。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浪潮,对物流相关理论的探讨必须有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While financial or trade integ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may increase the size of the market and aid the adoption of more advanced technologies, will it also increase the level of urban unemployment for a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is model, there is unemployment in the urban sector. Manufacturing firms engage in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choose increasing returns technologies to maximize profits. Financial firms provide capital to manufacturing firms and they also engage in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We show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wage rate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changes neither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nor the level of employment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While financial or trade integration between developing countries leads manufacturing firms to adopt more advanced technologies, the level and rate of employment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will not deteriorate.  相似文献   

14.
Political competition between European countries has been viewed as being a stimulus to the innovation process and part of the reason why Europe was the first region of the world to experience sustained growth. Countries that fell behind their rivals technologically and economically became more vulnerable to exploitation. In this way, the presence of rival states provided added incentive to innovate. This paper uses a simple model of conflict between countries to study the role of political competition in economic growth. The governments of each country are threatened politically by innovation and, hence, face a trade‐off between the stability of their regime and keeping up with their rivals. The model shows that “institutional spillovers,” such as a decrease in the level of rent‐seeking in one country, can affect growth in a competing country. Thus, political fragmentation can be growth enhancing as it can result in more political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15.
温俊萍 《经济问题》2007,336(8):12-14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制度因素已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最大瓶颈.因此,拟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从制度结构和制度供求两个维度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阐释,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应对经济安全问题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和近年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从根本上不同于以往历次危机,展现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债务化特征,即一方面资本过剩(流动性过剩)推动了金融资本投机性投资,依靠金融创新制造的"财富效应"来刺激虚假的购买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政府依靠债务来维持其庞大的财政开支。债务型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终将爆发危机进行强制性调整。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与局限也日益显现.这些不足和局限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对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建立起有效的发展机制,才能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rationality of inflationary expectations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However no conclusive evidence has emerged in favour nor against the hypothesis of rationality. In this paper a new set of data is used to test the weak-form rationality of survey based expectations for a fairly large group of countries with very different inflationary experiences. The empirical tests carried out in the paper show that two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weak-form, linear rationality are met for four of the seven countries in the sample: 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and Belgium, which happen to be the countries with relatively stable and low rates of inflation. This conditions are not, however, met in the case of Italy and Denmark, with the U.K. being a marginal cas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results is left open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9.
对于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主权带来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认识经历了由盲目到觉醒的过程,主要表现是:实现了“让渡”经济主权无限性到有限性的转变;实现了不愿让渡到主动让渡部分经济主权的转变;实现了由不干预、放任到自觉强化主权、加强适度干预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2017,(9):11-23
中国在创造经济繁荣的同时,怎样创造经济学的繁荣?我们应该通过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经济学说。本文讲述了中国创新道路的故事,并试图提出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合理的解释,包括用市场规模解释大国创新优势的形成,用后发追赶解释模仿创新优势的选择,用经济转型解释自主创新优势的培育。为了构建大国创新道路的经济学话语体系,需要总结中国经济史的经验,对接世界经济史的经验,并利用经济思想史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