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及<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个<办法>两个<规定>)发布后,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根据总局的要求,加强领导,及时部署,狠抓落实,积极推动了全辖金融机构对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反洗钱机制随着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启动,青海省分局根据国家外汇管理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站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积极探索建立以预防和打击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外汇反洗钱协作机制,初步积累了一些外汇领域反洗钱工作的经验,为今后的反洗钱工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2003年,人民银行颁布<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来,外汇局甘肃省分局根据外汇领域反洗钱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狠抓落实,积极探索建立外汇领域反洗钱工作合作机制,落实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工作制度,初步形成了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局-公安等执法部门的三位一体的外汇领域反洗钱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了全省外汇领域反洗钱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2003年1月3日,周小川行长签发中国人民银行第1、2、3号行长令,颁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并从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一个规定两个办法"构建了我国银行业反洗钱制度框架,为我围银行业开展反洗钱工作提供了法规上的保障."一个规定两个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反洗钱工作的号角正式吹响.金融机构应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充分发挥在反洗钱中的预防和控制作用,认真开展反洗钱工作,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净化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5.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金融机构反洗钱的基本制度:了解客户制度、大额交易报告制度、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和保存记录制度,为反洗钱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但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的“一个规定两个办法”仍存在明显不足,我国的反洗钱法律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蒋冠中  马进 《西部金融》2003,(12):44-45
反洗钱是我国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今年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首次在我国金融领域确立了专门的反洗钱法律制度,为我国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但从实践来看,我国的反洗钱工作开展较晚,尤其是基层的反洗钱工作仍然是一项比较新的工作,尚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1988年颁布实施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经济环境与管理主体发生了根本改变,表现为对居民个人现金收支缺乏约束、商业银行现金管理主体资格丧失、现金收支统计信息失真等.为加强大额现金管理,促进反洗钱工作,应以"大额现金管理办法"取代<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加大人民银行的监管力度、强化商业银行现金交易监测上报和统计分析职能、建立金融机构大额现金交易收费制度、建立覆盖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大额现金收支监控系统.确保现金收支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8.
基层金融机构在预防、揭露和控制洗钱犯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执行力不强。为了不断提升基层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效能,有效打击洗钱活动,必须强化认识,加强培训,建立健全反洗钱法律体系和内控制度建设,尽快建立和推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电子监测报告系统,以及建立和完善反洗钱网络。  相似文献   

9.
黄娟 《西部金融》2007,(2):56-58
日益猖獗的洗钱活动和更加隐蔽的洗钱方式需要构建有效的反洗钱机制.本文着重概述了美国反洗钱工作的实践情况,介绍了包括货币交易报告、书面守法计划、KYC原则、可疑交易报告等在内的反洗钱体系的运行机制,同时介绍了美国监管当局在反洗钱监管方面的事宜.  相似文献   

10.
目前以监测可疑资金、交易报告、监管网络和记录保存为基础的反洗钱内控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对于以洗钱为主的资金异常流动监测尚处于摸索阶段,可疑和大额交易报告也是基于人工的定性识别.随着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通过智能数据分析判断个人和企业的金融犯罪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本文基于对洗钱监测体系中模型与方法的基础性研究,通过构建洗钱监测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准则进行量化建模,建立起反洗钱智能监测系统的核心算法,探索构建了有效的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模型,以期提高反洗钱监测及可疑账户识别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证券业开展反洗钱工作受到洗钱手段多样、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监测及跟踪困难、"了解你的客户"难以做到真正了解、证券公司内部违规操作等瓶颈问题的制约的分析,提出解决证券业反洗钱工作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新形势下,反洗钱监管工作日趋成熟,监管面逐渐扩展,原有的我国的反洗钱主动监管模式已不能全面满足预防洗钱活动、规范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维护金融秩序的要求。文章从金融机构合规管理与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联系入手,从评估金融机构洗钱风险、量化风险、正确划分风险等级、有针对性采取措施等方面,探析了如何做好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人民银行反洗钱非现场监管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洗钱非现场监管是人民银行监督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有效实施反洗钱监管的一项重要手段.目前反洗钱非现场监管存在的问题是,非现场监管信息报送质量不高,缺乏技术支持,信息报送方式落后,信息查询和反馈机制缺失;非现场监管信息分析指标缺乏量化标准,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缺乏有机结合.提高人民银行反洗钱非现场监管有效性的途径是,建立健全非现场监管信息指标体系,开发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加强业务培训,对有关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监管.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反洗钱工作的不断深入,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风险等级分类工作在组织管理、标准分类、后续调查等方面不断加强,监控可疑交易、预防洗钱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本文在调查庆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做法的基础上,对该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提高,以促进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流程上控制防范洗钱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反洗钱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疑支付交易报告是反洗钱工作的基石,其数量和质量状况直接决定了案件侦破的成效.本文对我国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了四个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反洗钱与金融保密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职责必须豁免与客户身份及交易信息相关的金融保密义务,但同时又产生了相应的需要保守的与反洗钱相关的金融秘密,必须履行反洗钱保密义务。文章在对反洗钱和金融保密义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职责对相关金融保密义务的豁免,分析了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保密义务,提出了加强金融机构反洗钱保密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2年,美国针对多家银行开展了洗钱调查,并以反洗钱不力为由,进行了高额处罚,但其中也不排除其借用“洗钱”实现其政治意图.正如对中国的昆仑银行等金融机构,因为“为伊朗提供便利”而成为被制裁对象.我国人民银行充分借鉴跨国银行洗钱案例的警示意义,主动适应监管要求,适时调整了监管导向,强调“风险为本”推动商业银行主动履职,从流程控制、尽职免责、区别监管、可疑报告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以期促进商业银行坚持合规经营,从根本上提升反洗钱风险管控能力,防患于未然.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合规工作在央行指导下,通过全行员工共同努力,从无到有,并逐步完善,总体管理水平符合监管要求.但个别机构依然不能很好履行反洗钱职责,参与或协助客户洗钱的事件时时发生,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管控能力还需要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18.
反洗钱监管工作是一项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怎样从反洗钱工作实际出发把握监管原则,是一个重要课题.目前,许多反洗钱监管办法、措施、手段仍然比较破碎、不成体系.本文试图寻求一些指导理念,将反洗钱监管遵循的思想、实施的办法、预期目的等因素比较系统的串起,为改进反洗钱工作提供一个简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反洗钱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基本问题:政府导向型反洗钱进程较快,但后期动力略显不足;法律权威地位彰显,但一些细节不太细;客户身份识别形成统一标准,但对深入鉴别交易性质作用有待改进;可疑识别标准注重交易特征,但难易程度不一,容易造成金融机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避重就轻的海量上报行为.能否有效解决,关系着反洗钱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反洗钱工作应有所侧重,聚引众力;不仅做到法律与国际接轨,更要做到根据国情、根据基层操作制定特色操作标准,规范细化操作程序;想方设法提高金融机构识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披露大案要案的概要过程及处罚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一、完善法规制度,规范同业拆借市场参与主体及其交易行为 尽快修改和完善<同业拆借管理办法>,根据市场环境、交易主体及金融制度的变化,将那些不合时宜的部分进行修改或删除,并增添新的规定及内容,如增添金融机构信息披露,要求同业拆借市场的成员必须定期披露其财务会计报表及重大投资活动,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对于银行类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不同性质与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以降低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