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东 《科学决策》2008,(4):29-32
2008年以来,全球股市遭遇了有史以来罕见的连续暴跌。到目前为止,受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担忧加重和次贷危机扩散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各地股市先后出现一波又一波大幅下跌,2007年异常活跃的中国股市也面临着深度调整。虽然美国就经济刺激经济和稳定市场采取了各种措施,但由于均未能消除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心,普遍认为美国政府可能无法使美国经济避免衰退。因此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不仅没能缓解,而且波动更为剧烈。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1月以来全球股市累计市值损失超过6万亿美元,当前股市的何去何从。成为全球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受各种因素影响,2008年以来全球各地股市先后出现一波又一波大幅下跌。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全球股市累计市值损失超过8万亿美元,全球股市的连续性下跌使当前股市何去何从成为全球的焦点,也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3.
2007年11月以来的一波股市大跌给大多数投资者和投资机构带来了不小的损失.面对日益高涨的“救市”呼声.政府将有何作为?文章将从去年股票投资市场的大幅增长背后隐含的经济现状入手,从短期和长期,结合宏观经济与股权分置改革提出自己针对政府应采取的措施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李斌 《新财经》2008,(9):105-107
渐渐成熟的投资者似乎学会了逆向思维,股市在上半年走出了一波与预期相反的行情。于是,按照年初的预测,大家认为下半年应该不是很悲观。股市永远无法预期,但很多因素又不得不考虑。我们邀请了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和曹中铭,一起分析影响股市的众多因素。  相似文献   

5.
股市黑天鹅     
朱平 《西部论丛》2008,(10):82-83
坊间流传一个故事,说三十年前有一个人犯法被判死刑,但行刑时,子弹出了问题,第一枪是臭弹,犯人腿软跪下了:第二枪又没响,犯人裤子湿了:第三枪还是没响,犯人实在撑不住了,说别用枪了用刀捅行不?太吓人了。三十年后的今年,股市第一波下跌到了4500点,投资者没减仓,坚持价值投资熬住了;第二波跌破3000点,投资者冲进去抢了反弹;但第三次股市又跌了个十连阴,有投资者终于崩溃了,说别跌了,把钱没收算了!  相似文献   

6.
现在,恐怕没有人会怀疑股市将走出跨年度行情。 历史上,股市走出跨年度行睛的例子也不少,不过相比之下,现在的这波跨年度行情,应该说是在一个更为有利的市场环境下运行的。换言之,当前投资者正处于一个历史上最好的投资时期。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基于目前的这波跨年度行情,有着一些非常突出的特点,行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能够给投资者提供相当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7.
熟悉中国股市的投资者都知道这样一句股谚:冬播春收。意思是每年的冬天,往往是股市最为低迷的时候,此刻不妨买点股票,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股市大都能够走出一轮上涨行情,投资者就可以收获股价上涨的果实了。今年一季度的股市表现,似乎印证了这条谚语。从去年底到今年的1月初,股市处在无休止的下跌过程中,虽然有关方面试图提振股市信心,但是收效甚微。到了1月份,沪市探低至2132点,这是2009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点,而且也明显  相似文献   

8.
股市释疑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股市逐步出现转机,入市资金踊跃,投资者规模迅速扩大,公司业绩改善,困扰多年的非流通股获得场内流通权的问题基本解决。虽然对市场这一微观制度改革的实际效果还缺乏全面、客观的分析与评估,但大体上对其积极作用还是肯定的。也许2005年以来的A股上涨源于多种因素,但非流通股这一最大不确定因素的消除无疑增加了投资者入市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桂浩明 《沪港经济》2012,(10):28-29
在2010年和2011年,中国内地股市连跌了两年。在年初的时候,有不少投资者预测,今年股市会有所表现。果然,年初股指出现了反弹。但时隔七个月后再回顾分析,发现今年却是走了一个M形。大盘年初以来是有反弹,在3月中旬受阻回落,  相似文献   

10.
“熊市什么时候终结?”这是一个困扰国内投资者的悬念。2004年股市留给投资者的是失望与损失,那么,2005年是节节败退,还是否极泰来?转折的时点会不会出现在这一年呢?就目前形势来看,专家认为2005年的股市走出2004年阴霾的曙光已经显现,股市将迎来转机。  相似文献   

11.
唐兵 《环球财经》2009,(11):113-113
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中国股市在短短9个月内翻了一番,给那些在2008年底盲目跟风看空市场的投资者上了很好的一课。同样,今年8月份的股市大跌在反映了获利了结的短期市场行为的同时,也说明了投资者对高估的股市价值的担心:2009年7月底,中国A股的市盈率高达35倍,为全球之首。  相似文献   

12.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6月16日】中国股市上周遭遇12年以来最大周跌幅,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而3000点一直被投资者普遍认为是政府的底线。由于毫无迹象表明政府会立即采取“救市”措施,现在悲观情绪蔓延。许多分析人士和投资者现在开始谴责北京限制物价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措施消弱了大型国有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从而动摇了股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世界金融与秦国经济杨行1995年以来,世界金融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墨西哥金融危机使外国投资者对投资裹足不前,一些投资机构开始注意到一些新兴股市与墨西哥股市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如出现庞大的经常帐逆差和对外资过分依赖,一些国家如菲律宾、印尼和泰国还遇到高...  相似文献   

14.
以然 《新财经》2001,(3):77-77
一直以来,就微观经济而言,股市与房地产总是息息相关,互为衰荣。如果股市进入牛市。房地产业就会受到影响,投资者情愿把更多的钱投入股市。如果股市一直低迷的话。资金就会转入风险较小,但回报率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的房地产业。  相似文献   

15.
《新财经》2000,(5):29-29
“投资起步”栏目开设已有5年,虽然股市中的“战斗”仍未结束,但到了该做小结的时候了。5年以来,我一直尽量避免在栏目中向投资者推荐某个板块的股票,也甚少吹捧基金。我的主旨是提供指导性的意见,而具体怎么做就由投资者自己计划实施。  相似文献   

16.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股市的这一课题做了系统的深入的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了如下重要结论:1)在中国,从年度来讲,货币供应量对股市运行有很大影响,每年新增的M0(M1)增减方向与股市涨跌方向基本同步。2)自1995年1月以来,上海股市已经是一个弱有效的市场,利用其自身的历史价格信息无法对未来做出预测。3)M1确实对股市价格的变化有影响,利用M1的信息可以增强对我国股市的预测能力。但M1与股市价格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4)股市价格的变化会引起M0的变化。这些结论对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来讲,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同时,对货币当局调控股市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中国股市的分水岭,2005年之前是一个阶段,2005年之后中国股市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2005年之前,政策对市场起主宰作用,市场波动的特征是涨跌持续的时间都很短,属于脉冲式的行情,不存在真正的牛市和熊市。2005年后,随着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张及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市场的力量开始真正主宰市场,政策的作用逐渐弱化。这样看来,2007年底以来的下跌是中国股市第一次真正的熊市。  相似文献   

18.
易宪容 《沪港经济》2008,(10):18-18
最近有一份市场调查显示,42.99%的投资者认为,中国股市在1500点时才有投资价值;25.49%的投资者认为,在2000点时才有投资价值;只有不到20%的投资者认为当前的股市有投资价值,而且40%以上的投资者认为,今年的股市要下跌72%以上才有投资价值。这说明了尽管今年的中国股市在世界市场上表现最惨,但投资者仍然对当前的市场没有信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股市由于“股权分置”、由于“一股独大”、由于恶性圈钱,致使才十几年的市场对投资者来说却变成一个净亏损的市场,一个没有回报的市场,一个套牢的市场。正因此,也造成众多投资者纷纷逃离股市。  相似文献   

20.
王青洋 《中国经贸》2014,(4):108-108
我国股市从1990年12月设立以来,经历了23年历程,跌跌涨涨,但其周期循环却表现得非常有规律,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加以利用,可以帮助中小投资者了解中国股市,获得一定收益。但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要与现实相结合,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希望本文可以对预测未来的走势能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