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其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日益加大。其创新和拓展对银行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我国银行业也认识到了中间业务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国中间业务立法的滞后,使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面临较多的法律风险,从而在一定限度上制约了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为防范中间业务的风险,推动我国中间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银行需要谨慎操作、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合法创新、防范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带来的风险以及加强财务制度的监督;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在借鉴发达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早日完善发展中间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最容易被人们忽视,近些年中间业务已逐步成为商业银行除传统经营项目之外开拓的主要目标,然而,我们还必须要密切关注隐藏其中的法律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手段与措施,确保中间业务稳定健康发展。因而,如何有效防范中间业务的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面对并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刘倚源 《时代金融》2014,(8Z):89-89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最容易被人们忽视,近些年中间业务已逐步成为商业银行除传统经营项目之外开拓的主要目标,然而,我们还必须要密切关注隐藏其中的法律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手段与措施,确保中间业务稳定健康发展。因而,如何有效防范中间业务的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面对并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产品中涉及保证金的业务越来越多。保证金成为商业银行降低相关业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广大公司及个人客户获取相应金融服务的重要要件。但由于目前法律法规对保证金性质的规定不明确,实践中对于保证金的法律定性存在不同认识,导致保证金被查封、冻结甚至扣划的现象时有发生,保证金的安全性和业务保障能力被打折扣。本文从法律视角研究保证金所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并提出了多种化解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必须重视中间业务的法律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世杰 《海南金融》2005,(1):27-29,26
一直以来,中间业务在银行业务领域中基本是“零风险”的代名词,但从“交行代理金新乳业信托风险”事件中发现,中间业务并不是没风险的。本文对中间业务法律风险的成因和防范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在大量金融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同时,银行业所面临的操作风险也越来越大。商业银行如何应对防范日益复杂多变的操作风险,如何采取多种防控措施,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以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这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重心,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商业银行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高,但接踵而至的是风险的明显增加。除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操作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风险,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劳动合同及工作场所、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实体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以及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新疆金融》2011,(6):145-150
<正>信贷资产转让是指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如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之间,根据协议约定转让在其经营范围内的,自主、合规发放尚未到期信贷资产业务。该业务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欧美,80年代到90年代在全球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这项业务已经成熟发展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而在我国这项业务是在2001年才开始被逐渐认识和接受的金融创新业务。2008年美国的次债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为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009年中国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刺激之下,银行信贷量剧增,尤其金融机构之间信贷类资产转让业务成为2009年乃至今后中国金融业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9.
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并称为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在国际大金融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商业银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中间业务收益高、风险相对较低、收入稳定的特点,决定了对我国商业银行现代化改革进程、提高商业银行效益水平、增强银行综合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发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充分关注并认识到其中隐藏的一些法律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确保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法律的框架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金泽 《金融论坛》2002,7(8):31-35
近年来,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重视国际保理业务,并且试图从操作层面进行规范,以有效地防范风险.对于操作层面的业务人员而言,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尤为值得关注.国际保理业务既涉及了进出口商之间的买卖法律关系,又涉及到出口保理商和出口商之间的保理关系,还涉及了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的法律关系,这些关系都可能影响到银行保理商开展保理业务的风险大小及其控制问题.因此,银行保理商了解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极为必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国际保理的意义及其法律特征,然后分析了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最后提出了银行开展保理业务防范法律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余保福 《金融论坛》2003,8(2):26-30,60
电子化银行业务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 ,它从根本是改变了传统银行的业务处理和管理的旧机制 ,促进了以信息为基础的自动化业务处理和科学管理新模式的建立 ,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但与此同时 ,借助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化银行业务具有的开放性、无边界性和交互性特征也给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 ,尤其是法律风险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电子化银行业务纠纷即是其突出表现。作者根据自己处理电子化银行业务纠纷的实践和我国现有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并结合国际惯例 ,在分析电子化银行业务对传统法律带来的挑战的基础上 ,提出了防范和化解电子化银行业务法律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商业银行开展福费庭业务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泽 《金融论坛》2003,8(1):28-32
20世纪 40年代中后期 ,福费庭融资业务由瑞士苏黎世银行协会首先开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福费庭融资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国际银行业的广泛重视。最近 ,福费庭业务在我国也受到各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 ,各国有商业银行和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据本行实际 ,积极开展福费庭业务。由于该项业务在国内尚属于比较新的业务 ,为了更好地把握该项业务的特点 ,有效地规避和控制风险 ,本文首先分析了福费庭的含义和法律特征 ;为了准确地把握福费庭业务 ,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业务风险 ,本文接着阐析了福费庭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 ;最后就商业银行开展该项业务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商业银行事务外包的若干法律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金泽 《金融论坛》2003,8(6):24-29
商业银行为了关注于战略经营环节 ,而把一般性的事务外包给外部机构去从事 ,以便更好地运用自身的核心能力。商业银行事务外包有各种业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需要其采取各种内部控制措施 ,同时也需要监管当局外部的监督和管理。我国银行事务外包监管法制目前呈现空白状态 ,亟待完善。我国监管法制的完善尤其应注意如下问题 :协调好监管的有效性和银行机构效益最大化的关系 ,合理限定银行事务外包的范围 ,规范监管机构的权限与监管程序 ,确立保护客户信息的法律机制 ,规范银行选择外包商的基本程序和机制以及银行内部的应急机制 ,解决好跨国外包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风险的产生与纠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骞翮 《金融论坛》2002,7(11):2-8,19
在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制度下,委托人为追求高成长速度对代理人授权过度,使代理人在商业银行经营组织内部形成了绝对的权力,一般员工与代理人形成了利益同盟关系,拒绝或是不能向委托人提供经营信息;委托人与一般员工之间没有形成直接的利益关系,因而互相也没有形成信息交换关系,这就使得委托人无法改变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了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与监督的不对称,从而形成了委托代理风险.要消除委托代理风险,商业银行就要保持一种稳健的增长速度,改变委托人对代理人授权过度;同时从多途径入手,保护员工的利益,使委托人与一般员工之间建立信息补偿渠道,改变信息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16.
利率调整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方向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骞翮 《金融论坛》2002,7(5):22-27
近几年来,中央银行先后8次降息.在降息的背后,带动着中央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上的全面深入.降息所引导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低利率水平下的利率市场化将直接引起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的下降,引起间接融资的降低,从而动摇着我国商业银行单纯依靠存贷款业务发展的生存根基.我国商业银行为迎接低利率水平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挑战,必须根据自身实际,全面调整业务经营方向;深化资金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自身的实力特点和发展定位建立存贷款业务的定价机制;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改变单一的赢利结构;转变营销理念,以全新方式开展营销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业务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推动力,但是在业务创新和银行监管之间存在一条称之为法律边界的灰色地带.在这个灰色地带,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自由度由银行监管的松紧程度决定.入世后随着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如果中央银行继续实行这种严管政策,势必造成中资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境地.出于这一考虑,从情理上说对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只要不违反禁止性规定,中央银行应当是允许的;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业务创新的契机.本文试图对业务创新的法律边界进行阐述,同时对目前存在的某些具体业务创新的法律边界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处理法律边界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8.
赵群 《金融论坛》2003,8(8):15-19
债转股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既是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口收购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存续期间资产管理与处置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发挥债转股政策的应有效应,在加速国有企业扭亏步伐的同时,实现化解金融风险的目标,关键在于能否妥善解决好代表国家利益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之间利益目标差异所产生的各种风险。本文在简要阐述债转股政策出台背景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债转股运作中存在的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经营风险,并分析了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围绕上述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9.
面对WTO的统一规则,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尽快修改完善国内的相关法规,建立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商业银行法律体系的重任.本文分析了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法规约束和商业银行经营现状,提出了商业银行法律体系建设的具体思路:一是转换政府角色,约束政府行为,变政府直接金融管制为间接金融调控;二是以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和完善;三是稳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的过渡;四是在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的同时,给予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民待遇;五是从市场准入、资本适足性、清偿能力等方面完善依法监管措施,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六是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和改革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明柱亮 《金融论坛》2003,8(11):28-32
党的十六大以来,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一项新的国策,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在东北特定经济背景下,长期与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休戚相关的国有商业银行所承担的政策成本、经济转制成本和国企改革成本也逐渐被认知。本文联系某行实际,从信贷资金财政化风险、信贷资金政策性风险及国有企业转制风险等多个层面入手,阐述了实现国有商业银行脱贫解困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并且,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也离不开其后续支持。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自身要树立新观念,构造新机制,增强自我调整能力;同时,还要争取国家、上级行及相关部门的必要扶持,促其尽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