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了影响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化稳健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的征用,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目前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令人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并就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构建西北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失地农民的数量在日益扩大,特别是"三无"失地农民的大量增多,给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隐患。失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身份,但又没有融入城市并享有城市居民应有的权力,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相关的社会保障措施缺失。因此,为其建立特殊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深入昆明市西山区的基层进行调研,得到该地区失地农民的最新具体数据,剖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及矛盾,提出了六项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部分正在实施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嘉兴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如何安置失地农民,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嘉兴逐步形成了以“土地换社保”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征用、补偿和安置政策措施。但该保障方式对长远性、可靠性等安全因素的考虑尚欠完备,实践中问题不少,必须进一步发展、完善,建立全方位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与问题特殊性,认为,从长远来看失地农民难以回归到农村经济体系中,其保障需求必须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得到满足,因此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是既能满足其短期保障需求,又能过渡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去的可持续发展的特殊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
浅议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当前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考察因此带来的损失,参照国内各地方的做法进行分析比较,总结经验,构建切实可行的关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8.
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当前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时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湖北省失地农民生活现状、相关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作了翔实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浅议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当前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考察因此带来的损失,参照国内各地方的做法进行分析比较,总结经验,构建切实可行的关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了,失地农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关于失地农民的若干问题也越发凸显出来,从而影响到失地农民的生活以及社会安定。关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则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一个有力措施,保障失地农民老有所依、病有所养。河南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失地农民的数量也位居前列。河南省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可是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河南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青树岭村频繁的土地流转 湖北京山青树岭村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是土地的流转较为频繁,尤其是2004年确地、确权以前,经常有外来户在这里购买宅基地落户.  相似文献   

12.
农民失地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透过农民失地现象本身,从不同层面对农民失地原因、失地状况进行分析,探讨通过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3.
灌区水价提升过高 ,农民收入放缓 ,许多农民不得不退还水浇地改种旱地 ,致使西电工程遇到了困难和挑战 ,有些农民生活也出现了返贫现象。造成水价过高 ,农民退水浇地改为种旱地的原因主要是电价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用水量减少等 ,解决水价过高的问题的办法 :一是出台配套政策 ,大力扶持“小康工程” ;二是加大改革力度 ,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提水成本 ;三是建立电价调整论证制度 ,保证提水电价的相对稳定 ;四是进一步调动提水工程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确立 ,使国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然而 ,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利用目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之疏漏与不足 ,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过程中 ,大肆谋取非法的土地收益 ,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 ,导致国有土地收益的大量流失。本文通过对国有土地收益流失原因及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完善立法、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强化土地执法等相应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被征地农民的主要安置形式停留于货币安置、保险安置,留地安置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安置留地的法律属性作为切入点,根据不同形式的留地安置方式引发的法律纠纷形式,进行逐一分析。在现有法律框架和政策情况下,如何预防、化解各项冲突和矛盾,就不同留地安置类型,探讨纠纷处理的规则。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政府实施留地安置的行为加以规范,在法律法规的层面确立留地安置制度,并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以切实发挥留地安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的财产属性和资源属性,决定了土地财产权不仅具有财产(经济)功能,还具有环境、生态、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以及价值因素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民土地财产权具有区别于一般财产权的特殊属性与功能。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在过去受到极大的限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财产功能开始受到重视,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保障,关键在于静态的确权保障以及动态的权利变动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现状、问题与设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仍处于制度建立的初期,各地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呈现出多样性,在制度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和农民工都不愿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障项目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未能与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相协调。本文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8.
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5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研究中的农村数据,分析了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从偏好的分布来看,有37.2%的农民偏好土地调整,而62.8%的农民偏好稳定的土地产权,但他们对永久土地使用权的偏好(23.9%)并不太强烈。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主要受个体、家庭和社区三类解释变量的影响,从研究结果来看,土地情结说难以成立,而政策变量的影响不确定;理性小农的特点虽然明显,但不能解释全部;村庄社区变量对农民的偏好有重要影响,但呈减弱的趋势;区域因素也会影响农民的偏好。因此,在较长时期内,土地调整的压力依然很大,但在农民认同、规则明确的条件下,村组内部的土地调整与产权稳定可以相容。  相似文献   

19.
企业在做核心业务决策时,以“社会责任”为市场细分依据来寻找“蓝海”市场,把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与核心竞争力相联系时,企业社会责任就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战略意义了,可使企业意识到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使“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营销”成为每个企业的内在要求十分重要,其中建立企业营销的社会责任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失地农民贫困现象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失地农民是我国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新出现的贫困阶层,他们不仅缺乏可供利用的经济资源,还缺乏改变这种状态的机会和能力,在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资源分配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我国失地农民的贫困具有被动性、区域性、边缘性和保障缺失性等特征,是当前诸多可能引发社会危机的潜在因素中最危险的因素:失地农民的困境折射出我国社会均衡机制缺损的现状,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是导致失地农民数量增长过快,使其陷入相对贫困乃至绝对贫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