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我国汇率制度演变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础上,仅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这两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影响因素与汇率的线性相关假设,建立了人民币汇率的计量模型,并简单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判定这些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国人民币汇率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历史进程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作用.并对汇率机制的改革做了必要的思考,提出了一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贾丽萍 《商》2014,(40):174-174
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仅从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贸易依存度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来分析。根据影响因素与汇率的线性相关假设,建立了人民币汇率的计量模型,并简单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判定这些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有利有弊。论文主要针对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升值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业的整体股票收益率、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制造业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这样三个方面进行了着重分析,并指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企业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前景的思考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青 《市场周刊》2004,(8):60-61
当全球面临通货紧缩时,世界再次聚焦人民币,猜测人民币汇率能否顶住升值压力。研究从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究竟是怎样的入手,进一步思考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中的汇率决定因素的变化与人民币汇率波动、人民币汇率变更与金融稳定、人民币汇率与什么挂钩这些问题,提出了消除人民币升值恐惧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此次汇率政策改革入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动因,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是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人民币对非美元汇率的角度出发,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特点,进而论述人民币升值、贬值及维稳状态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探讨人民币对美元与对非美元货币汇率间的关联,剖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陷,以期为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制定货币政策目标及促进人民币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货币因素进行研究,主要就是研究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本文查找了相关数据,根据国际收支说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从中,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在实行盯住汇率制度期间,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怎么显著;而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存在着显著影响,并且它在人民币汇率决定过程中的贡献越来越大,这与该阶段货币政策存在独立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自201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从6.11下降至6.90,下跌幅度高达13%。人民币汇率波动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波动在中国的贸易出口、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吸引外资投资能力、提高中国企业利润率等方面发挥着优势;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波动也存在一些弊端,降低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形象,加重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削弱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能力等。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各行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金融角度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航空运输业、民用航空业以及港口行业的影响,并从政府和交通运输企业角度提出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具体措施,旨在促进交通运输业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客观环境下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此次汇率政策改革入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动因,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我国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水平经历了从总体基本稳定到加速升值的过程。通过分析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从要素禀赋、成本以及汇率三个层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作用机制,从人民币汇率改革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秦明亮 《现代商业》2007,(20):178-178
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点着手,分析了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问题,探讨了改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策略选择,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人民币汇率政策变化情况看,在80年代初人民币汇率政策主要是鼓励出口,汇率调整盯住出口换汇成本。但从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形成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 (一)从发展趋势看,人民币汇率政策将服从于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讨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入手,分析了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因素,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汇率政策决定当局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21日,我国“出其不意,恰到好处”的人民币汇率改革,让世界金融界的目光从关注中国经济走势的下一步棋上,又回到了人民币汇率的改革上来。本文就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状况、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及这次人民币汇率改革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三方面来说明这次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许莎雯 《商业时代》2011,(12):40-43
本文首先对"金砖四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情况进行研究和比较,回顾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按照经济规律的一般要求,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经济条件和市场运行的情况之下,分析西方经典汇率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适用性,同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决定理论,为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重点从研究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入手,探讨其深层次的内在规律,并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2009年汇率走向 1.人民币对美元采取紧盯战略 自2005年7月21日到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从汇改前8.27的水平升值了21%。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遵循的是典型的爬行盯住汇率制。2009年以后,人民币汇率步入一个稳定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称为对美元的“软盯住”,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在6.82~6.83之间。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7月的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迄今已经升值了20%,但是近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连续4日跌停,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向的种种思考。笔者认为,人民币连续大幅升值后,在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人民币适当贬值是正常反映,,应正确理解人民币适度贬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点着手,分析了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问题,探讨了改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策略选择,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汇率作为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其实质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汇率的变化通过影响货币的相对购买力和贸易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来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对外贸易活动。自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于2005年7月和2015年8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从长期来看,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是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从短期来看,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则是人民币汇率指数和美元汇率指数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